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色堇吴幼坚
三色堇吴幼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609
  • 关注人气:22,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2023-10-07 09:00:53)
标签:

吴幼坚

76岁同志母亲

分管广雅广播室的情况

谢育才的革命历史

人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题图:76岁阿坚2023年10月5日下午摄于广州东山。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15周岁那天加入共青团,给我莫大激励,时时事事处处想到,自己是班上第二个团员,要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学习不能退步,各科保持中上成绩。其次热心做社会工作,当好同学的入团介绍人,帮助他们创造条件加入组织。校团委选派一批团员去市团校接受培训,与其他学校团干交流经验,学习结束前还联欢,很多人十分活跃,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广雅去的人之中,我年纪最小、团龄最短,只有努力吸收知识的份。

       团校正搞基建,课余组织学员义务劳动,从工地将余泥挑到西边低处倒掉,再挑两个竹筐回头装泥,如此一趟趟往返也挺累的。广雅团委委员兼学生会主席章立鸿,比我高一届,身板结实待人和气,一看就是劳动能手。他挑得多,走得快,回头总要抢过我的担子走最后一程,再加快脚步赶上挑空筐的我。他是热心人,又是男生,我就没谢绝帮助。一天傍晚,西边满天红霞,一轮红日缓缓西沉。我们远远望去,不禁赞叹这瑰丽景象。为了欣赏夕阳,大家往西跑,登上山坡,踮起双脚,尽量看得久一些。最终红日在我们注目下完全隐身,且等明朝从东边升起。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清晰完整地观看日落,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1950年华南团校第二期学员留影。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初三开学不久,我被选入广雅团委会,担任宣传委员,分管学校广播室,并编辑出版油印刊物《广雅团讯》。考虑到要给班上20多位同学做介绍人,我的课余时间明显不够用,于是退出广雅文工团戏剧部,改为参加学校文学组,每周活动一次,写写文章谈谈文学就可以了。

       学校广播室在大礼堂舞台南侧,里面有碌架床,供四位不同年级男生休息,他们负责技术。广播室有整套设备,由男女生播音员轮流播音使用。每日内容有国家时政、校方信息、班级来稿,还有文学音乐之类。稿件应该是播音员准备的(我不可能也不必要包揽),具体分工记不清了。广雅校庆播音我特别重视,从音乐到文字都参与选编,并提议由声情并茂的李次岩、朱晓黎搭档,向全校师生员工及来宾播送。11月1日清晨,校友创作传唱多年的《广雅颂》,通过广播在校园回荡:

             我们可爱的广雅,

             让我们为你歌唱,

            你的光荣传统永远发扬,

            你的革命历史永远记在我们心上。

            …………

       后来,朱晓黎被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选上,程凯也同时成为省台普通话播音员,李宏图则是粤语播音员,三人都提前离校走上工作岗位。李次岩却没被选上,不知是否政审不过关。他妈妈和我妈妈解放前是地下党战友,这就算有“港澳关系”,不能被重用吧。我们班有个女生初选时被认为是“罕见的女中音”,由于父亲属于香港启德机场起义人员,而没能通过复审,1968年秋去海南当知青。李次岩在广雅和我弟弟同班,他们只读到高一就被迫中断学业,去海南岛当上“兵团战士”。我不清楚他有怎样的人生历练,返城后因缘际会,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秘书。任仲夷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是一位敢为人先的勇者。他突破重重束缚,始终坚定地站在改革的潮头。李次岩做任仲夷秘书多年,曾经近距离地了解、感受到任老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负责《任仲夷画传》撰文,记述了任仲夷从出生到逝世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并配有三百余张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我曾陆续从报刊读到次岩多篇文章,感觉没有相当水平是做不了任仲夷秘书的,比如我就做不了。广雅藏龙卧虎,学生中有许多人才,只是未必有好机遇。

       校广播室搞技术的男生,都是物理学得特别好,动手能力又强的。李渤海是其中一人,多年之后在广东省电视台做高级工程师,有多项发明创造。他和我相见时笑道:“你在校团委分管广播室,是我们的上级呢!”我弟从小热衷摆弄无线电,入广雅后物理学得好,后来也被选到广播室。他从兵团回广州读中专,毕业后兜兜转转,最终做了自己擅长喜爱的工作——在某企业集团任电脑工程师。

       我们新三甲班发展了新团员,成立了团支部,好友少芳也入团了,后来我还请她做了我弟的介绍人。全班同学都报名入团课班,唯独男生小谢不肯报名。他物理学得好,班主任周老师指定他任课代表,他还被选到广播室。初中阶段粮油奇缺,大米每人每月定量21斤,后来也不过加到24斤,个别高大男生也只有27斤,菜里油水又少,学生总处于半饥不饱状态。上面要求广播室睡前播放抒情乐曲,给学生催眠以利健康,我对小谢说此事他很上心,怎么对我动员他入团课班满不在乎?

       那时提倡忆苦思甜,我知道小谢来自干部家庭,父母弟妹们都在海南,他长期住校,寒暑假才回家,于是决定与他家长联系。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时,老师组织大家给解放军写信,那是我第一次给陌生人写信。不久后收到海南澄迈县回信,远方的解放军叔叔感谢我的问候,他们一心保家卫国,鼓励我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现在,15岁的我又给陌生人写信,汇报自己、班里情况,告诉对方您儿子不肯参加团课班,希望您帮忙动员他……我不记得怎么称呼小谢的父亲,“谢叔叔”?“谢伯伯”?“老谢同志”?难以想象一个年轻女孩,怎样像大人般写明颇为复杂的内容。总之信件发挥了作用,不久,接到时任广东省农垦局局长、党组书记的老谢回信。

      广雅冠冕楼前那方形池塘一带,是我喜欢流连的地方,古老的石桥,桥北端池畔的石凳,几棵红花楹枝桠斜向水面,每年夏季满树红花灼灼,羽状绿叶仿若凤凰羽毛,别称凤凰树名副其实。晚饭后,我约小谢来到池畔,坐在石凳上谈心。我把他父亲的回信读给他听,然后耐心劝他参加团课学习,我愿做他的入团介绍人。老谢在信中称赞我懂事,无愧革命家庭出身的团干。他写到自己和妻子的经历,写到父母参加东纵北撤,小谢1946年12月生于烟台,随大人雪中行军行军差点冻死……父母希望小谢同样热爱党,追求进步,做革命接班人。小谢肤色较黑,平时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这晚我絮絮说着,他默默听着,直到晚自习铃响,我和他才一前一后走回课室。

      课后一位女生问:“幼坚你和小谢谈心说了他什么?怎么他回课室一脸严肃,好像还哭过?”我答:“怎么可能哭?我只是和他讲他爸来信的内容,动员他加入团课班。”“他同意了吗?”“同意了。”“哗,你好犀利,他那么古板的人也被说服了!”我想,不是我厉害,是他爸的话打动儿子的心。我始终没有问过小谢,他当晚是否哭了。但几十年后,我确实目睹小谢痛哭失声。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另,我觉得有必要发本文附录,阅读它能进一步了解小谢的家史,增加我对老谢夫妻的敬意。15岁那年我收到老谢的回信,肯定没有如此详细的内容,而且那时谁也没能预料1966年至1976年发生“十年浩劫”。无论如何,我钦佩老谢这样信仰坚定、矢志不渝的志士仁人。他和很多人跌宕起伏、历经磨难的一生,予我莫大启迪,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附录  谢育才生平(综合小谢文章及网上资讯整理)

      谢育才(1904~1977),海南万宁县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第一次大革命和苏维埃运动,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41年奉中共南方局派遣,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不久即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和怀孕的妻子王被拘禁在江西泰和马家洲集中营。王勖第一个孩子即小谢的哥哥继强,不是王勖自然分娩的,而是被敌人用大竹杠子,从王勖肚子里压出来的。

谢育才曾三次设法越狱及多次通过难友对外通信息,以打破敌人“秘密逮捕”的险恶用心,但不幸都告失败。敌人对他增加门锁,加重手铐脚镣,加高铁丝网。发现再难逃脱,谢育才准备守节而死。不久,他获悉江西省委被敌人全部破坏,敌人严密地封锁消息,企图进一步破坏南委。而南委尚不知情,处境非常危险。他想到敌人曾多次劝降,是否可以将计就计,于是决心牺牲个人名节,假装“自首”,寻机越狱,向党报警。

19425月,谢育才夫妻乘监狱看守疏忽的机会,忍痛抛下未满周岁的儿子,以迷惑狱方,爬窗越狱成功。两人冒着被追捕、枪杀的危险,昼伏夜行,风餐露宿。经过江西、广东、福建三省,跋涉千里,走了24天,赶到福建平和县,找到县委领导,及时向南委汇报了江西省党组织被破坏和一些人叛变的情况,以及国民党顽固派企图破坏南委的阴谋。

但不久之后,由于南委组织部副部长郭潜被捕叛变,并亲自带领特务破坏了南委,使得大部分县级以上组织被破坏。由于这个事件发生在谢育才越狱归来后不久,谢育才受到怀疑, 舍己救党的真实性无法调查核实。当时党组织对谢育才作出的审查结论是: 不管谢育才同志当时思想动机如何,但在敌人面前签字愿意放弃共产党立场,是一种背叛行为,应予开除党籍处分。但姑且念在谢育才同志在以往对党有很多贡献及越狱回来救南委,又在潮汕地区协助党建立与发展韩江纵队,能坦白检查错误,从19452月参加韩江纵队起算作重新入党。

19506月,谢育才受命担任广东省汕头市首任市长。此时,意外又发生了。谢育才夫妇在狱中丢下的孩子被特务庄祖方收养(庄妻无生育能力),之后庄祖方一家带着孩子逃到香港。后来,广州市公安局策反庄祖方,经叶剑英同意,孩子回到谢育才身边。但不久广州市公安局因策反庄祖方被错误定为与敌特勾结,局长、副局长被开除党籍、逮捕、监禁。谢育才因孩子的事情跟庄祖方联系,也被错认为是跟敌特分子勾结。此间,在清理江西特委遗留的档案时,发现谢育才在离开集中营时,在死结”“密结上签名而没有向组织交代。事实上,所谓死结指的是个人政治上无保留”, 密结是说离营后要保守集中营的秘密,这是进出监狱必须办的手续。但是,组织怀疑他是假越狱,是受敌特之意而潜伏下来的。因此,谢育才第二次被开除党籍。谢育才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申诉。19574月,在华南垦殖局处长的岗位上,谢育才工作表现突出,广东省委决定同意谢育才重新入党

带着这个历史“污点”,1976年谢育才被定为叛徒,第三次被开除党籍。1977年, 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一年,他便郁郁而终,没能等到身份清白的那一天。临终之际,他留下遗言: 我虽历尽坎坷,但坚信组织最终会理解我对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颗赤诚之心。临终前,谢育才叮嘱妻子王勖,一定代他向党表明心迹,澄清事实,恢复其始于1926年的中国共产党党龄,否则他死不瞑目。

1977年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为他撤销动乱中定为叛徒、开除党籍处分。1988年中纪委撤销1951年华南分局纪委对他开除党籍的决定。1988108日,中纪委受理刘田夫等老同志及王勖关于谢育才历史问题的申诉,经中纪委常委会再次复议并报中共中央同意,发出《关于恢复谢育才同志1926年至1945年一段党籍党龄的通知》,终于恢复了谢育才1926年至1945年的党籍、党龄。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谢育才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马家洲集中营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马家洲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内陈列反映谢育才夫妻斗争历史的画面。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韶关市博物馆陈列表现谢育才夫妻冒险跳窗逃走,忍痛留下幼子迷惑敌人,抓紧时机赶路向南委报警的油画。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1963年我与小谢在广雅冠冕楼前方形池塘边红花楹树下谈心,把他父亲谢育才给我的回信读给他听。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回忆录】给1926年入党的老谢写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