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洋甘菊(俄罗斯国花)
【回忆录】苏联展览会
广州老街坊大都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花湖那边有座建筑叫“苏联展览会”。我这篇回忆录写自己和家庭的内容不多,只是有几幅老照片勾起往事,再参考网上搜索到的资料,形成这篇图文,或许算得上集体记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当年广州人简称“苏联展览会”,于1955年10月5日在位于广州市人民北路的中苏友好大厦开幕,展出苏联在工业、农业、文化方面的1.17万余件展品。这是广州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美好记忆。以下转载有关资讯——
1955年2月,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在中苏友好条约签订五周年之际,决定在广州筹办“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以促进全市人民对苏联的进一步了解,增进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为此还决定兴建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作为展馆。4月5日,中苏友好大厦建筑工程破土动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杜国庠,中共广州市委第二副书记吴有恒等省、市领导人以及苏联驻广州领事柯六奇、副领事毕乐为·卡普拉洛夫等参加了开工典礼。经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于是年9月底,大厦建筑工程即全部竣工。(坚注:我的父亲吴有恒参加了开工典礼,下图后排左起第二人)

1955年4月5日,苏联展览馆建馆工程开工典礼(父亲吴有恒在后排左二)

中苏友好大厦宏大、庄严、瑰丽,总体占地面积11.4万多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83万多平方米,每天可容3万人次以上的观众参观。
从大厦的正门进去,迎面是一尊高7.7米、坐落在6.5米高的底座上的巨大塑像——一个中国工人和一个苏联工人相互紧握右手,苏联工人的左手高举着凌空飘扬的旗帜,中国工人左手拿着一卷建设蓝图,两人携手并肩迈步向前,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团结共进。这是苏联著名雕刻家、斯大林奖章获得者烈夫·亚非维奇·凯尔别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烈夫·达维达维奇·莫拉温两人的杰作。
塑像的后面是一个1万多平方米的广场,中心有一个39米长、16米宽的喷水池,池的两边装有22盏反射灯,每灯的周围又有12支小喷水管,水池两头又有两座用三合土制成的大莲花,花蕊里装有18支喷水管和一个更大的反射灯。只要启动开关,簇簇晶莹的水花便会从喷嘴中跃出,扬起3米多高、大小不同的水柱,在阳光下映出美丽的彩虹。晚间,池里的反射灯打开,光线射在水花之上,犹如团团薄雾。人们透过这迷?的水雾,向灯火辉煌的大厦望去,整座大厦就像神话中描写的水晶宫,十分瑰丽动人,使人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久久不愿离去。
跨过大厦广场,迎面是三层楼的中央大厅。大厅高23米,六对从地面直矗楼顶的大柱构成了大厅宽阔的大门。大门上方嵌着苏联国徽和一个红五星,及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CCCP”四个巨大的字母。
1955年10月5日,“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开幕,展出苏联在工业、农业、文化方面的1.17万余件展品。开幕式于上午9时在中苏友好大厦中央大厅前的广场隆重举行,9000多名来宾穿着节日的盛装前来参加了开幕式。广州市市长朱光主持了开幕典礼,苏联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尤金、广东省副省长贺希明、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主席鲍里辛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席冀朝鼎相继致词。接着由朱光市长剪彩,来宾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进入大厅参观。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中苏友好大厦已不复存在,但当年“苏展会”的盛况,至今犹深印在中年以上的广州市民心中。(引文完)

明信片:中苏友好大厦前门



羊城晚报曾在多年以后以图文形式回顾苏联成就展

全景

中央大厅

工业馆大厅

农业馆之一——谷物馆

儿童玩具转台近景

乐器、无线电和家具馆一角

造型艺术馆之一角
苏联展览会开幕时我八岁半,记不清跟着家里哪位大人,和弟弟、五妹一起去凑热闹。比我大九岁的大姐已是高中生,她在展览会前的高大雕塑下面留影。那时中苏两国关系亲密,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苏联老大哥”,都期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苏联那样的美好明天。我和弟妹年纪小,顶多跟着大人进馆转转。琳琅满目的展品看不过来,我只是一个劲觉得:哗,好高的屋顶,好阔的大厅!
不知道有没记错,我家的相机是在苏联展览会上买的。它很结实,显得笨重,但十分耐用。家人用120胶卷拍摄了不少老照片,否则我晚年写回忆录也不可能有它们配图。1968年我去粤北山区插队落户,带着相机给知青们留下了历史印记。苏联展览会开了好头,随后记得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办展览,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我也有跟着大人去参观。那个年代参观各种展览是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形式,广州文化公园常年举办的展览,我们都常去看。家人在捷克斯洛伐克展览馆买回小圆铁盒装的糖果,外形像枕头,糖心是软的。吃完糖果的小圆盒,成了我的“宝贝盒”,收藏小珠子、徽章、彩色玻璃等等,不时打开仔细瞧。我还看中一款花布,是深蓝底点缀着玫瑰花,大人买回为我做了条连衣裙。在波兰展览会买回的玻璃果盆最有特色,内壁是光滑的,外壁有三条美人鱼雕塑,她们等距离排开,胸部丰满腰肢纤细,三条鱼尾支撑着果盆。那个年代国内还很封闭,看不到这样的裸体艺术品,我欣赏着美人鱼妙曼的体态,觉得新奇而美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除了安徒生童话写的小人鱼,波兰首都也有美人鱼传说,她们就叫华沙美人鱼。我去丹麦旅游时特地去看小人鱼铜像,而华沙美人鱼则至今仍只看到照片。
时易景迁,风云变幻。中苏友好大厦后来改名广东友好大厦,1957年第1-2届广交会租用该场地举办。再后来,那一带的变化我就没怎么关心了。

大姐在雕像下留影

我和弟妹在展览馆外草地留影

著名的华沙美人鱼雕塑,就在华沙古城的中心广场上。
1957年第1-2届广交会,租用了广东友好大厦(原中苏友好大厦)举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