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阿坚2020年6月26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半世纪前阿坚湛江海南行(一)
半世纪前的1971年秋,我在粤北阳山县当知青期间,曾独自南下,去湛江、海南几个农场,看望母校广雅中学的兵团知青,以及我的亲弟亲妹。时隔50余年,往事逐渐淡忘,但当年老照片仍在(原件已捐给广东省档案馆),有助我忆起若干片断。如实写出来,总比让它湮灭有意思。我弄不清楚兵团建制,就写某某农场算了。诸事繁杂,全文不能一气呵成,将断续写出,分段发表。
1971年秋,24岁的广雅中学阳山插队知青吴幼坚独往湛江、海南看望兵团知青及弟妹。阿坚梳着当年流行的短辫,身穿浅蓝“的确良”衬衣、“老实威”红黑格新外套,胸戴毛主席像章,在出生地湛江海滨留影。
湛江是我的出生地,1947年春我在这海滨城市出生。那时父母都是中共党员,父亲领导武装斗争,母亲坚持地下工作。我六个月大时随母亲、大姐离开,24年后独自回来。比我年长九岁的大姐从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分配到湛江做医生几年了。北航毕业特招入伍搞科研的姐夫远在西北,大姐母女住城郊的医院宿舍,一间挨一间的平房,要去水井担水回家用。大姐晚上回中医院洗澡、洗衣服。她整整10年担水用,后来自己骑着三轮车,去各工厂讨水管,这里三米那里五米,安装起来才有自来水。那村子条件确实差,唯一的公厕也很脏……我南下首站就是大姐家。
出远门之前给自己添置新衣,每人每年凭票购一丈三尺六布料,我买回红黑格子棉布,请同学少芳缝制外套。她逐一量身长、袖长、肩宽、胸围……说数字与书上中码一致,你是标准体形,以后不需要量。试穿新衣时,她妈妈直夸奖:“这种布料耐脏又好看,正是‘老实威’!”我身穿浅蓝“的确良”(涤纶俗称)衬衣、“老实威”外套,戴着毛主席像章,坐长途车从广州去湛江。路况很差,途经平乐、九江、龙江、澜石四个渡口,乘客全部下车等渡轮。车多人多,汽车一辆接一辆开上渡轮,单车、摩托车、人也争先恐后上船,场面非常混乱。渡江后未等泊稳,人车又抢着上岸,折腾不少时间。
中午停车吃饭,忽遇广雅高三男生L,回广州探亲后返农场。三年没见,L还是书生气十足,惊喜地向我伸过右手,我哪里习惯这动作?很不自然地和他握了手。L读书时比一般同学爱看马列理论,凡是全级在礼堂开会,轮到自由发言时都举手,站起来滔滔不绝,给大家很深印象。他掏钱买两份饭菜邀我边吃边聊,两人聊得起劲,听到司机按喇叭催促时,我慌乱中差点找不到自己那辆车(我对数字一向迟钝,没记住车号)。午饭时L写下地址,要我记得去找他。在大姐家住了些日子,我坐班车去海康县火炬农场。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凭着地址等信息,就敢出门去陌生地方。记不清怎么到的农场,路上还遇到男生L,他异常惊喜邀我去做客,我说时间来不及了。回阳山后他来信希望交朋友,那时人们都理解“交朋友”的含意。我回信告诉他,下乡前已和暨南大学男生阿波确定恋爱关系,我和L就没再联系。直到各自返回广州工作,同级校友共贺四十岁生日,我和L才见面。
我在场部说要找中学老师冰沙,就有人通知她来接我。冰沙教初一物理和化学,领着我走两个多小时回南片学校,她最近说记得有14公里。我俩很有缘,幼儿园、小学、中学同班,我父亲曾任广州市委书记,她父亲和我母亲都是广州的局级领导,长辈们彼此相识,两人关系就不止是同学,还是朋友。她和其他老师住一排茅草房,同住的女老师借床给我,让我俩好好叙旧。不巧停电,冰沙点亮煤油灯,和我聊到深夜。我说男友阿波有个暨大同学在新会,和你一样教中学,那人温文尔雅,你和他交往挺合适的。冰沙说,我已经和鲍恋爱了。我一怔,鲍是军队子弟,虽然同班但我少接触,印象中爽朗粗犷,和秀气的她反差大。她解释道,1966年革干革军子弟常在一起,两人就产生不一般的感觉。冰沙拿出鲍从部队写来的信,油灯下我看他写思念之情,出现乳房、亲吻等字眼,不禁脸红心跳,我和阿波互相写情书,完全不敢用这些词汇,每封信还先来一段毛主席语录!冰沙只不过比我大20天,可她是家中老大,一向比我成熟。后来她和鲍结婚生女,感情稳定。
第二天冰沙和我坐顺风车到场部,再带我去各处参观。见到不少广雅校友,在剑麻地、橡胶苗圃、医院、建筑队,用家里相机和他们合影。这是我到的第一个农场,还比较舍得拍照,越往后越要控制,因为带的胶卷有限,还要去好几个农场呢。由于我是高三学生,又是广雅中学团委委员,其他班级不少同学认识我,而我未必认识他们。但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知青。
以下是在海康县火炬农场的留影:
在剑麻地与三位高三女生合影(左一是冰沙)。
橡胶苗圃
在场部医院和冰沙、小明合影。
小明用铡刀给中药切片。
比我低几届的广雅女生住院,我和其他女生去探望,和大家交谈。
建筑队男生女生都身手敏捷,鼓励我爬上脚手架,胆小的我不敢站起来。
在场部道路上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