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岁月淘洗的记忆

标签:
吴幼坚75岁同志母亲名著《说吧记忆》美国电影《大河恋》情感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内容简介
《说吧,记忆》是小说大师纳博科夫的经典回忆录,时间跨越三十七个年头,是纳博科夫本人极为重要和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往今来以时间和记忆为主题的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奇特而优秀的一本。它跨越了现实与虚构,更像是一部小说。它的语言带着一种坦率的清澈和解剖学般的精确——以一位鳞翅目昆虫学家透过高倍放大镜观察蝴蝶翅翼上美妙的花纹,并将之描绘下来的那种精确,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阅读感受。记忆和对往昔的回顾往往主宰着纳博科夫的小说,故而这本自传正是解读他的小说的绝好密码,因为回忆本身即是幻想和现实之间的某种隐蔽的桥梁,作家在其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纳博科夫忠实读者的必读书,为深入解读《洛丽塔》、《微暗的火》、《防守》和《玛丽》等重要小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书中收录20多幅纳博科夫家族的珍贵旧照,还原纳博科夫笔下的岁月。
《说吧,记忆》是对传记文体的一种颠覆。在通常的文学知识里,一般会认为传记是要尽可能贴近真实的,但在普鲁斯特以来的现当代作家眼里,尤其是纳博科夫这样的作家眼中,人的记忆中还包括想象,记忆并不可靠。因而《说吧,记忆》跨越了现实与虚构,无法归类,几乎更像是一部小说。经过漫长岁月的淘洗,有些东西消失了,有些东西留存下来,其间的取舍很微妙。纳博科夫拥有非常惊人的记忆力,能从过去的时光中抢救出无暇的记忆碎片,并用像植物一样蔓卷的语言,在文本中富有装饰性地把思绪延伸开来。纳博科夫特有的复杂性,如同巴洛克式的繁复而又富丽的花纹图式,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结构,甚至还是一种复杂的思维结构,读者能从中品尝到它所流淌出的甘美的滋味。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原价50元的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欢迎关注公众号“三色堇吴幼坚”,将陆续重发博客已无法阅读的部分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