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柜拉拉考虑迟早要借形婚应付父母
(2022-07-09 22:42:02)
标签:
吴幼坚75岁同志母亲出柜拉拉考虑形婚不提倡不撮合形婚情感 |
分类: 恋爱婚姻 |
吴妈妈你好,有一段时间没给你写信了。现在去信还是说不开心的事,不好意思。今天我跟母亲通电话,她一直告诉我xx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问我要不要见,我的回答是不想见,可是以我母亲的性格,我这样的回答她一定会跟我说很多,直到我答应见为止。所以可想而知,我们还是不出意外地争执了起来,其实我并不想跟母亲争执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没办法解决的问题,父母接受不了我不结婚,更别说接受我喜欢女孩子了,我也没办法接受去相亲,去过父母希望的生活。其实母亲来电话告诉我xx介绍相亲对象的事情很多次了,所以真的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我出柜两个月后,没能扛住父母给的压力,就说我以后会结婚的,可是母亲硬逼我给一个期限,所以我无奈地说会在2025年之前结婚的。其实我知道出柜之后还这么说很不好,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因为出柜的事情气晕过母亲两次,并且母亲在我出柜后没多久就告诉我,她忘记了很多事情。虽然可以说谎骗人,但是我想,母亲的神情应该不会骗我,毕竟那两次气晕母亲是真实发生的,我赌不起。在出柜的时候,我曾说过,如果父母真的接受不了别人的眼光,我可以选择形婚,但母亲也不接受我形婚。其实我所承诺的结婚,依旧是形婚,因为我没法像异性恋那样与男人建立婚姻关系,所以只能选择形婚。但是形婚的话,肯定是需要有自己独立的能力,不管是经济能力,还是处理其他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时间去完成的,何况从2019年末之后,我就没有固定的工作了,想要奋斗是真的很难,所以我想要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去把这些事情落实了,然后找一个能相处得来的形婚对象作为家人。母亲之前也有答应说不掺和我的婚事,但却有无时无刻不在跟我说相亲结婚的事情。所以也有一个不情之请,如果吴妈妈刚好认识四川的男同,跟我情况差不多,只能通过形婚的方式过父母这关的话,可以介绍相互认识一下。
我现在不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过去的一年我也过得很颓废,甚至到现在,我所感知到的只有绝望,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也没有了努力的冲劲。我知道自己不该这么过活,但是现实给的压力是真的很大,我会努力让自己挺过去,还请吴妈妈不要担心。不瞒吴妈妈,昨天我喜欢的女孩子跟我说她有对象了,那一刻心里很痛,可是又好无奈,好无能为力,更何况她是新加坡籍华人。我跟她算是通过游戏认识的,通过这种方式认识,还产生了感情,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没必要,甚至会觉得这种行为很蠢,可是我想,对一个人产生喜欢的感觉,好像有时候是没有办法去控制的事情。跟她认识之后,我们也有微信聊天,语音或者视频,虽然这样的行为很傻,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去控制。关于这件事情,就浅说到这里吧,毕竟我跟她之间彻底没可能了,我也没有勇气去改变什么了。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自己现在是不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我怕以后她不能光明正大地同我回家,不能得到我父母的认可,我会觉得很愧疚,所以我会从一开始就去压抑这样的一份感情,很遗憾,也很无奈。(完)
我还没给她回信,有时真不知说什么好。她该知道我一向公开说,形婚是无奈之举权宜之计,我不会撮合男同女同结为形婚对象,去演戏给父母亲友及社会公众看。但每个成年人都应对自己人生负责,性少数成员的恋爱婚姻,要非常慎重对待,不要违心地走进异性婚姻,使配偶成为同妻或同夫,也不要劳心劳力花钱操办形婚,即使以假乱真功夫做足,假的始终是假,一不小心就露馅,要收拾残局时,你会暗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原价50元的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欢迎关注公众号“三色堇吴幼坚”,将陆续重发博客已无法阅读的部分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