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荷花图均由75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2年6月初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南门湿地。
雨荷
东山湖公园南门湿地有条浮碧桥,我每天中午在公园即兴独舞之后,都习惯去桥上走走,观赏湖中荷花,用G10相机拍几幅。那天我从桥南走到桥北,未察觉游客梁女士用手机拍视频。后来她发给我,看自己挎个蓝布包随意走路,我觉得正是75岁阿坚常态,就决定发表出来。包上印着“1992成都”,是老同学去开会领的,他转送给我已30年,一定没想到我还用着。也不是没钱更换,但既然它够大、耐脏、实用,就继续服务好了。我主张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包括日常点点滴滴的节省。不少人认为,老三届、老知青年轻时、中年时吃过不少苦,晚年有条件就该享受富足日子,没必要继续节俭,可是有些习惯自己愿保留,不用在乎旁人怎么说。正如我的晚年怎么过,时间精力怎么分配,自媒体发什么图文视频,都该由自己做主。只要遵纪守法,为人做事便问心无愧,泰然坦然怡然。
视频:75岁阿坚东山湖公园浮碧桥漫步
话虽这么说,还是要承受非议、误解、质疑甚至谩骂的,尤其我从2005年至今,一直以同志母亲身份做彩虹公益,自然会在公众中引起不同反响,有褒扬就有贬斥,有赞誉就有诋毁。近日查找旧博文,读到2011年10月21日发表的陌生人来信。时隔11年,我想还会有很多人觉得写信者不无道理,而我们要开展性别性向多元的科普,却不那么容易。下面再次全文转发来信——
吴女士:不瞒你说,我儿子也有“同志”倾向,在儿子极力的推荐下,我开始了解“吴幼坚”你究竟是何人?正当我们对“同性恋”这有悖人类繁衍生息哲理的观念是否正确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吴幼坚”标榜着是一位同志母亲支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