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74岁阿坚2022年3月18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花开尽兴开
花谢无遗憾
前些天广州很暖和,红棉怒放落花遍地,人们纷纷捡拾回家晒干。我也捡了几十朵,分为几串挂在阳台上。怎料第二天就降温,连日冷雨不见阳光,而且是“回南天”,到处湿漉漉的。眼看花朵发霉只能丢进花盆,应了龚自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广州满城红棉,大部分落花是无人捡拾的,除了环卫工清扫掉,多数很快就在地上腐烂。也不必感到惋惜,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的,符合物质不灭定律。下面几幅3月21日摄于东山湖公园。当时天气还晴朗,有人捡花有人拍花,这两日去的话,风雨中落花堆叠更多。
敏感细腻的人留意四季更替,而鲜花报春是不会错过的。今年2月初,儿子远涛在旧金山湾区拍花,发朋友圈附言:赠你一枝春。
与此同时,广雅校友、学长YuK昱与亲友去我家乡恩平泡温泉,恩平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哦!他发图文如下——
春假恩平浸温泉 (七绝)
啸啸寒风过春时,
滚滚热流涌温池,
卧泉共友论闲闻,
冷暖人间各自知。
同样是在早春二月,我和朋友去广州市郊从化温泉,既享受“滚滚热流涌温池”,也欣赏流溪河春水,拍农家小院荷兰豆、油菜花。
春姑娘脚步轻盈,裙裾飘拂,由南至北,由东往西……亲友从江南、西南发信,告诉我那儿的春天有多美。这是江南友人拍的樱花——
这是西南四妹拍的桃花梨花,她写道:“丽江的春天很美,眼看着小院的梨树开花,今年花特别多,我常在树下流连细细欣赏一树繁花……这两天花开始凋谢了,风吹过来纷纷扬扬飘落,让我想起寒冬腊月时漫天雪花飘舞,如今阳春三月又是另一番景象:飘飘洒洒梨花雨!”
花开总有花谢时,我也有心化作春泥更护花。昨晚我和豆瓣一位男同通信——
我 你好!前天你发豆邮:“我觉得少数群体在这个地方生活没有什么希望,您认为呢?”我刚发的日记多少能回答你这个问题,请去看看。如果一个出生就脑瘫的男同,也能在这个地方看到希望,好好活下去,我们也可以的。不过,如果有意愿、有条件离开这地方去别处,我也理解,比如我儿子子婿就在旧金山湾区。无论在哪里,关键看内心是否淡定,尽量排除干扰,追寻最渴望的生活。
年轻人说我一个举动改写他人生
https://www.douban.com/note/828174759/?_i=8212158RtWRm47
他 谢谢您!亲爱的姐姐。
我
很少年轻人叫我姐姐,能叫我阿姨、老师已经把我辈分降低了,很多人都叫我妈妈,甚至有叫我奶奶的,哈哈!我回访过你主页,看到你自我介绍说做过两件脑残的改变人生轨迹的事,不知是什么事?不过要是不想说也没关系,只要你确实有信心好好生活就行了。你真的在湖州生活?你知道吗,我2018年初与一对男同情侣去过湖州,还在雪中拍了许多照片。那时不认识你,否则就可以见面聊聊了。发在湖州长岛、莲花庄留影给你看看。
他
我在湖州** ,有机会可以见面聊聊的
一般来说,我去过旅游的地方,就很少专程再去,比如浙江省湖州市,基本不会再去。75周岁了,国内外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被疫情耽搁几年的旅游,不知何时恢复常态,一旦能出行,要好好统筹时间精力。所以我很明白,许多人是没机会见面的,但这不影响我对他们的诚意。昨天博文写到的成都男同,恐怕也甚少可能见面,但我继续与他交流。他说家庭背景和小雨一样都不算很差,父母也曾从经济方面控制过他,但由于他的坚定终于争取到为自己人生买单的权利。我:“你现在靠什么取得经济收入?开网店吗?”他:“没有,我现在正准备创业,准备在成都开一家彩虹餐厅。”我:“彩虹餐厅名字有特色,但会不会让多数异性恋顾客不想消费?另外,你要特别注意疫情期间,经营餐饮业非常麻烦,一旦要防控就不允许堂食,只能外卖,很多店子都因此做不下去。你不要轻易投资,要看准时机才动作。”总之,我会以姐姐、阿姨、老师、妈妈、奶奶等各种身份,关爱熟悉或陌生的朋友。愿你们身心快乐,如沐春风。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