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4岁同志母亲与年轻母亲聊孩子性向推荐博文供家长参考情感 |
分类: 出柜话题 |
74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1年12月27日下午于广州东山口某店铺门口留影。
她偷看儿子手机后彻夜未眠

粤语“有d意思”即“有点意思”。


她 16:59吴老师您好!也不知道这封私信你能不能看到。我是一个12岁男孩子的妈妈,昨晚出于好奇,偷偷看了孩子的手机,这一看,我感觉自己天都快塌了!他跟同学聊天,说自己喜欢男孩子,而且还有很多带颜色的男孩子小视频。看完手机,我彻夜未眠,这对我来说,是个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今天用做梦为借口,跟孩子聊了很多,他否认自己是,我也没明说。我自认为是一个开明的妈妈,但遇到这种事情,我感觉好无助,而且情绪非常低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突然我觉得自己好像患上了心理疾病,一想到那些聊天记录,或者自己一安静下来,就忍都忍不住地流泪!我觉得自己需要被开导,但又不敢跟身边任何人透露,然后自己百度,看到了您和儿子的新闻,就像是看到了一束光!吴老师,如果有幸被你看到这封私信,能不能跟我聊聊!——一个无助的母亲
我17:11你好!感谢信任,我明白很多家长像你这样,一旦得知孩子是或可能是同性恋,就感觉天都快塌下来(家长来信常这样自述)。其实你们都过虑了,即使孩子确实是同性恋,也不过属于占人口比例3%~5% 的性倾向,又不是生理和心理疾病,没必要那么惊慌害怕的。我平时不用手机,不开微信,以前也没用QQ,和人们交流只是通邮件或微博私信,还有应约面谈,所以我给你发一批博文网址供参考吧,若你看后还有疑虑可以继续来信。另外,如果你能邮购《彩虹》,对你会有帮助,对我做公益也是支持,具体做法附后。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同性恋从来不可怕,无知才可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zn2v.html
科普:25个常见的对同性恋的误解
母亲发现15岁儿子是同性恋而求助
她:14岁儿子说是同性恋我该怎么办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_archive_1266309985_201702_1.html
16岁男同母亲与我通信谈儿子出柜事
她:15岁儿子说他喜欢男生
父亲来信咨询13岁女儿性倾向问题
她 万分感谢您!吴老师,我现在迷茫的是,我想跟孩子沟通,但他都不承认,就没法沟通!我怕他遇上那种坏孩子,被伤害,毕竟现在男同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
我 你不必要儿子立即承认,交朋友的过程家长无须过多干预,凭偏见去认定谁好谁坏就更不妥。你先静心阅读完我推荐的博文再说吧,我和其他家长已经聊过的话题,相信对你也有启发。
她 好的,我会花时间认真看,谢谢您,吴老师!
我 这是我十几年前刚开始做公益时,和一位北方家长交流的内容。她儿子当时读中学,后来考上大学了。
两位同性恋者母亲的网上交流
孩子处在青春期,让他们逐步认识自我吧,不要样样都不放心,过分管束对他们成长不利。每个人都曾经年轻,都希望父母关爱但要留出空间,你我同样是这样走过来的呀。这篇也可以参考:
父亲偶尔得知15岁儿子自认是gay
她 嗯嗯,感谢感谢!!我得先把自己治愈,才能跟孩子健康有效地沟通。
我 对!亲子关系是一辈子的事,涉及在各种问题上的沟通,而不仅仅是性倾向。如果你邮购《彩虹》认真读过那20多篇纪实,就会对如何做母亲有更深切认识。(《彩虹》简介及邮购办法略)
途经文明路: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

《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上下集共150分钟,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每套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