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由74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1年11月3日中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图为北门附近开放的芙蓉花。
母亲的爱像鲜花长开不败


母亲曾珍1957年春在北京中央高级党校学习期间,于颐和园后山路旁留影。

妈妈对着烂漫桃花(梅花?)笑开颜。
农历九月廿七是母亲曾珍诞辰,她出生于1918年,病逝于1993年。母亲诞辰一百周年时,在香港的大姐提议,每年深秋姐妹相聚缅怀母亲。2018年大姐返穗与二妹、四妹、五妹会合,同上白云山观赏秋色,共忆母爱绵长。2019、2020、2021三年,大姐都因疫情影响留港,姐妹间除在网络交流外,今年11月1日,广州三姐妹小聚纪念。母亲正直善良勤劳俭朴,对革命事业忠诚热爱,她的优秀品格潜移默化,深刻地影响着女儿们。我们每个人聊起几十年人生,都庆幸成为吴有恒曾珍的女儿,永远感恩父母的言传身教。
母亲爱花爱美爱生活,五个女儿也都如此。其他姐妹都在家里栽种花木瓜果,我则争取每天去东山湖公园,观赏拍摄花木和各种美好事物。今天进北门走不多远,就见草地上栽种的芙蓉开花,于是和其他游客近前拍摄。正好借花传情,向母亲献上女儿永恒的爱。人有生老病死,花有花谢花开。人离开这个世界究竟去了哪里,不同宗教有不同解释,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我相信物质不灭定律,无意追寻具体去向。姐妹们互相勉励,活在当下,活好今天,就是妈妈对我们的期望。花谢了来年再开,比如公园里的芙蓉,每年都被去除多余枝叶,留下矮矮不起眼的根部,积蓄养分待花开时节绽放。听过这说法:一个人去世后,只要仍有人记得音容笑貌生前轶事,他/她就等于仍活着。亲爱的妈妈就这样活在我们心里,她的爱像鲜花长开不败。
我知道妈妈工作忙,家里那么多小孩,印象中她没功夫抱我、亲我。五妹比我小七岁,刚满月就跟妈妈和保姆下基层,三人住在广州市郊的麻袋厂,我正巧放暑假也去住过。每天保姆送婴儿去办公室,妈妈只是匆匆走到户外,在花棚下阴凉处喂奶,完了立即把女儿交给保姆,自己又忙公事去了。连五妹都不能在妈妈怀里待久些,我就更没有亲昵机会了。直到近年四妹扫描家中老照片,我才留意到一幅我八九岁的留影:我坐在法政路“平园”家中阳台边,右手抓木麻黄树枝,妈妈站左侧从身后扶着我。那时家里刚买相机,不知是爸爸还是大姐照的。噢,原来还有这样的母女合影。20多年后,经历十年浩劫幸存的妈妈,带着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回到亲人身边。春节前后,我们陪妈妈去人民公园,我和她有了新的合影。可惜此后太少母女合影了,等意识到时已来不及弥补。尚感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我已发表多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把最想说的话都说给妈妈听了。妈妈病逝时74周岁,若不是受冲击被关押而患病,长期服药损害身体,原本十分健康的她应能长寿。如今我正是74周岁,妈妈,我会淡定过晚年,细细品人生,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不愧为你养育的女儿。

曾珍(1918-1993)
曾珍,广东省五华县人,1918年生于香港贫民家庭。1935年加入“中华民族革命同盟”,投身抗日救亡。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吴有恒、赖石昂三人组成香港地下党支部。 后曾珍经组织批准与吴有恒结婚。1937年12月,中共香港市工委改为中共香港市委。吴有恒任市委书记,曾珍任妇委书记。193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设立妇女工作部和妇女工作委员会,曾珍任委员。她通过做女工工作,办女工夜校、组织女青年会活动等形式,发展女党员,积极联络上层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10月,任东南特委妇运部长。1943年调到广州恢复党组织活动,开展妇女工作,发展“游击之友”组织。1946年上半年调回香港。1949年4月再到广州领导地下妇联。1949年10月27日,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广州市工作委员会成立,曾珍为副主任。后调任卫生局副局长、手工业局和二轻局副局长等职。1958年曾珍从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成返穗,即受吴有恒“地方主义”冤案牵连,从此得不到提拔重用,后安排为市政协专职常委。1966年“文革”爆发,吴有恒被捕入狱,曾珍患上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却被当作装疯卖傻监管。“文革”后曾珍获得平反。1993年11月病逝,时年74岁。
11月3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