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4岁同志母亲老人免费体检接种新冠疫苗健康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周一下午拿着去居委领的接种疫苗预约单,与朋友结伴冒着瓢泼大雨,边走边问路,找走设在某小学旧址的接种点。只见铁栅栏关闭,门外站满按预约而来的人,大声和院内保安说话。他告诉大家不必等,今天没疫苗了,明天上午九点开始接种。于是人们边议论边离开:才四点钟就没疫苗了?我们是请假来打针的,又要再来一趟!明天还不知好不好请假,也不知几点没疫苗……我和朋友商量,周二下午提前来,不至于两点多就没疫苗吧?周二出门不久又突降大雨,我俩打着伞疾走,生怕去迟了。远远看去铁栅栏前只有一人,心顿时凉了。走过去听她正朝院内保安喊话,原来周二这天没疫苗,而不是我们来晚了。怎么办?她告诉我们,自己是来打第二针,今天又白跑了。两位老人来到门前,听我们交谈一脸失望。刚才是男士推轮椅,后来协助女士站起,拄着双拐挪过来,这下雨天他俩来一趟不容易。
回家路上朋友说,你这么积极锻炼的老人,两天来冒雨往返也觉得累,那些身体不好七老八十的人更吃不消。其实我主要感觉是心烦,可是也明白接种疫苗比核酸检测复杂,人力物力财力都无法承担服务上门,只有让老人、小孩和中青年一样,亲自到场接受评估,然后才接种。政府没有硬性规定人人接种,不像核酸检测一遍遍不许遗漏。但既然号召接种,能响应当然最好。远涛两口子在美国都打过两针,不久前去墨西哥旅游比较放心。他知道我尚未接种疫苗,就说妈妈有条件就去打针吧。我对朋友说,周三再去一趟,事不过三,但愿顺利。
原先有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若未进行体检,须先去社区卫生院进行免费体检,过后由全体医生集体评估,认为可以接种疫苗才能接种。我十多年没去医院做过体检,虽然也有不少老年朋友说没那么严格,他们接种前答复有无疾病、有无过敏反应等等,量量血压,也就可以了。但我还是担心排半天队到时又作废,于是周二下午去居委开体检预约单,周三清早冒雨去街道卫生院,空腹进行免费体检。朋友陪着我排各种队,耐心等候量血压、验血、照心电图、照B超、送尿检……十天八天后可前去取单并听医生讲解验单。随后我俩第三次去接种点碰运气。这天有疫苗,很多人在排队,他陪我排在六十岁以上长者队列,慢慢往前移动,经过量血压、医生现场评估、领接种单(同时领到一盒50个口罩,朋友不算长者就没礼物)、接种疫苗——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疫苗(Vero细胞),在留观区待一段时间再离开。此时雨过天晴,我在路边花木前留影,心情也轻松了。手机屏幕上出现蓝色舞狮标识,祝我打完第一针。等到打完第二针,就会出现黄色舞狮标识。
中午了我还一直空腹呢,我请朋友进餐厅吃饭,感谢他陪伴,也慰劳自己。到家后我告诉远涛,今天还算顺利,打完第一针。儿子发来两个鼓掌表情说:“事不过三,总算完成!”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