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1年3月22日去广州南沙金洲看望朋友,下午游览蕉门河双桥一带。阿坚照片由小陈摄,其余阿坚随手拍。
游览南沙金洲蕉门河双桥
广州同志母亲徐妈妈不幸病逝,我写了悼念文章《清风徐来》,她儿子小陈来信说:“看到亲友会发来您关于徐妈妈的纪念文章。 很感动,谢谢您对妈妈的怀念。妈妈在临终前也有和我提到您,还有一起回忆了当初出柜时候的点滴。只可惜没有对方的微信,也不想因病打扰,所以没有和您联系。妈妈还口述了葬礼的悼词,注明要强调这10年里面在亲友会中的工作。当初很感谢您给我妈妈做的工作,让她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生活充满了意义。”我回信:“你妈妈正直善良热情,带动广州一群家长,做公益帮助了不少人。我和她都因投身彩虹事业,让晚年过得充实快乐有意义。她和你爸迁往南沙不必爬楼梯,但入广州一趟很费劲,不得不渐渐少参加活动,而我本来就少参加广州活动,所以几年都没见面,挺遗憾。感谢她临终还提到我,我明白彼此在心里。”
3月12日小陈出广州,请我在东山口饮下午茶。我说到儿子远涛和爱人2016年在旧金山登记结婚,目前在湾区伯克利居住。也了解到小陈和爱人在新西兰登记结婚,同样是生活工作都好,可令家长在国内放心。徐妈妈去世后,小陈和父亲商议晚年安排,尚未完全拿定主意。我表示想上门看望老陈,弥补未及时看望徐妈妈的遗憾。3月22日我从东山口坐地铁,1号线转5号线再转4号线到金洲站,小陈来接我去他家附近酒店,老陈已在等候,三人共进午餐。随后父子俩请我去家里做客。我和徐妈妈同龄,远涛和小陈同龄,父母都接受独生子是同性恋的事实,支持儿子及其伴侣出国登记结婚……我们两家人有相当多共同点。想到不久前徐妈妈仍在这里居住,现在已天人两隔,父子俩的感受我完全理解。我们唯有继续积极乐观生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纪念。我还说到先生病逝、儿子出国后如何安排晚年,包括饮食简约而食材多样化,营养均衡;常去户外活动尤其坚持即兴独舞;天天保证相当长时段上网,更新博客微博豆瓣;与求助者书面联系,也可应约面谈,以自己的方式做公益……老陈情况与我不同,无法照搬我的经验,但我想无论如何都要珍惜生命,活好每一天。
我从龟岗买原味蛋糕带给父子俩品尝,他俩送我两件质量很好的羽绒外套,一件是小陈买给妈妈的,她舍不得带去医院,说留到逢年过节穿,另一件也很新,让我试穿不长不短正合身,还有一条全新的羽绒裤。我说你们留作纪念或送亲戚吧,小陈说一般人会忌讳,吴阿姨你不嫌弃,我知道妈妈的衣服有朋友喜欢,心里也好受些。老陈留下妻子在医院穿的羽绒背心,正如我留下先生那件男装羽绒服,它们都曾有亲人的体温。我明白,相处几十年的伴侣离去,心理上的影响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平复的。
下午小陈陪我去蕉门河景区,观赏淡蓝色的蕉门河双桥。天气阴沉,我的外套颜色也沉,头上纱巾亦不显眼,所以整批照片都很一般(我还用软件处理了一下)。前两年我先是在地铁上遥望双桥,后来在阳光正猛的时候远远拍照,效果都不佳。我问小陈有没有陪妈妈来拍照,他说回国探亲时间有限,陪妈妈去过其他地方,新家附近的双桥反而没来,最后这次妈妈住院已经无法来了。所以他体会到必须多陪陪父母以减少遗憾。他和我步行到蕉门地铁站才告辞,说吴阿姨以后可以来拍视频,我说如果天气好、状态好,倒可以穿色彩明亮的衣裙,扬六米飘带起舞。这背景挺特别,要趁自己腿脚还灵便,争取留下独舞影像。下面按时间顺序发当天照片——
网络照片:
3月12日小陈与我在东山口合影。
3月22日与老陈小陈共进午餐:脆皮烧鹅、鲜虾蒸水蛋、柴鱼等各种料炖汤、上汤辣椒叶、白米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