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3岁同志母亲大学生《彩虹》读后感雨中东山湖随手拍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本文题图插图均由73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0年10月29日傍晚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雨中。
不必忍受内心痛苦去迎合社会眼光
□ 吴幼坚

某大学学生上《性别与文化》课程,阅读《彩虹》部分篇章后写下数十篇读后感,经学生同意陆续在此转发。
转载:读《彩虹》三篇文章的感想
作者:黄中佑
1)
萍妹和她的旅美儿子
《彩虹》的作者收到一位退休女士的来信,提到她的儿子留学美国,毕业后工作,在这期间儿子交过几位女朋友,但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她儿子开始怀疑自己的性倾向,一旦与女生发生亲密接触就很紧张,但与男孩子就有所不同。我觉得其中的问题可能在于他小时候的经历,日常生活中是否极少与女生相处,周围大多数都是男生,所以他对女生的感觉有所减弱,可能也不愿与女生进行社交活动,难以激起对异性的兴趣。父母对孩子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在青春期发育之时,没有及时地灌输孩子对异性的正确认知。(坚注:看来黄中佑同学对同性恋成因缺乏科学认知,试想社会上充斥着异性恋教育,家庭内外都是异性恋占主导的环境,哪用得着在子女青春期灌输异性恋正常的观念啊?)
然而现今中国社会对同性恋这门课题有所保留,作者想要到学校举办相关讲座,却被校方阻止,认为学生不需要有关同性恋的讲座,听了会适得其反。其实同性恋的发生并非绝对化,还需要认清自己的性倾向,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烦恼。
2)
三男一宅
读了写“三男一宅”的文章,对中国式同志家庭有进一步的了解。文中的Tommy和Joe组成了同志家庭,共同养育了Jack。然而我发现Jack对于他的家庭没有很大介意,坦然地过着日常生活。其实我觉得同性恋可能对长辈而言是个很丢脸的事,或许他们的时代没有很注重对性的认知,更多在于如何生存在这社会中,因此强烈地反对同性恋。Jack对同性没有存在着歧视,同时也接受这同性家庭的相处模式。
Tommy向父母出柜,他父母绝对难以接受。在他们的认知中,家庭必须由一男一女组成,对于同性恋的家庭模式必然反对。站在父母的角度,他们认为自己的儿子不正常,与另一个男组成家庭,如果传开去势必遭人议论;可是站在Tommy的角度,他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掩饰对同性有兴趣,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3)
寄往天堂的黄百合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到同性恋也是人,并不是什么怪物或者异类,他们只是在性取向的范畴上对异性产生不了兴趣。他们绝对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活在他人眼中。现今有些人对同性恋难以接受,但是换个角度想,同性恋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吗?他们只是跟着内心来追求想要的一切,其实同性恋者往往背负的信念比我们还多。自身必须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对抗压力,不然就会像文中的小雨一样,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我觉得同性恋没有错,他们和异性恋是不一样,可是没必要为改变他人性倾向而出言伤人,导致同性恋拉低对这个世界的期望。换做是我,我会选择尊重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他们不必忍受内心的痛苦去迎合这个社会的眼光。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有着一定的意义。如果因为是同性恋就被当作异类,异性恋要去歧视、远离甚至伤害他们,那么和杀人凶手有什么区别?
10月29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10月29日早餐:汤粉(红萝卜、胶笋、青菜、两鸡蛋、少许粉条);午餐:燕麦粥、蒜瓣南瓜;晚餐:汤(土豆、芥菜、黑木耳、青红椒)、卤水鸭、白米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