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3岁同志母亲大学生《彩虹》读后感东山湖公园夏日掠影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73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喜欢户外活动,常去广州东山湖公园东半岛即兴独舞。2020年7月24日傍晚,阿坚我如常起舞,偶遇游客热心为我拍照。其余照片则是本人随手拍。
大学生感慨: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 吴幼坚
广州依然酷热。夜里我并非一定开空调,因更喜欢流动的空气——风,如果很迟才睡觉,白昼暑气已消散,就靠风扇降温,凌晨还会停了风扇,让晨风从窗外吹进屋里、床上,感觉比空调舒服。不过今天凌晨倒破例去洗冷水澡再继续睡。中午洗第二次澡然后睡午觉。傍晚备好晚餐食材,出门去公园前又洗澡更衣。锻炼完慢慢走回家里,不用说先洗头洗澡,再边看电视综艺节目边吃饭。瞧这一天竟洗四次澡,可想而知够闷热的。很多人说天气热,疫情也未完全控制住,还是尽量少出门吧,可我喜欢户外活动,就一天天坚持下来了。大连因出现较多确诊病例,宣布进入“战时状态”,通过种种措施严加防控。前些时候是北京、黑龙江,后来是乌鲁木齐,现在是大连……人们议论道,这样没完没了的,何时消停啊?香港疫情也有加剧势头,正在抢建港版“火神山”……香港亲戚半年没回广州探亲,恐怕还有一段时间原地不动吧。网上线下种种信息都无法令人轻松,中国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关系,这里就不说了。普通老百姓能说什么,又能做什么?这是近年最恼人的一个夏季。别人看我天天在东半岛扬飘带,仿佛不知世间喜怒哀乐。其实,我正是要借此舒展身心,而保持一点乐观、热情,继续做些看似可有可无的正事、好事、实事。
某大学学生上《性别与文化》课程,阅读《彩虹》部分篇章后写下数十篇读后感,经学生同意陆续在此转发。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作者:方乙晴
(本文是大学生《彩虹》读后感:16)
















7月24日早餐:汤面(西红柿、大白菜、菜心、两个鸡蛋、半个面饼);午餐:燕麦粥、蒸红薯;晚餐:汤(丝瓜红萝卜、猪肉)、小炒(猪腰、青红菜椒)、白米饭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