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深秋的一点思考

标签:
吴幼坚73岁同志母亲转陈坤、杨立德微博人生晚年一点思考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本文题图插图均由73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0年5月2日下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图为阿坚我在东半岛即兴独舞时,一位年轻人带着男孩观看,舞罢我问孩子多大,听说两岁,我说自己比小孩大71年,然后请年轻人替我和男孩合影。
走在人生深秋的一点思考
□ 吴幼坚
五月第一天,早上看到陈坤微博,很赞赏,除在微博转发外,还截图发博客——


五月第二天,早上看到杨立德微博,同样很赞赏,也与博客网友分享——
杨立德 今天 08:23
【信仰】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我们退休人士本无所谓节假日,愿意的话天天都可以休假。其他同龄人大都儿女结婚孙辈出生,老人要分出时间精力乃至资金,去帮忙照顾晚辈,就像我几位姐妹那样。而我独生子与子婿在旧金山登记结婚,却没考虑要子女,所以73岁的我仍是吴妈妈,而没自家孙辈叫我吴奶奶。但在公园经常会遇到小男孩小女孩,他们跟大人一起看我即兴独舞,往往比较好奇,有时我和家长聊几句,和小孩逗笑一阵,他们临走就和我拜拜、飞吻,真是非常可爱。很多同志父母在子女出柜后,经过学习思考也能接受事实,但对子女没养育后代耿耿于怀,一直成为难解的心结。每个人、每个家情况不同,对生活的要求也不同,我不打算影响谁,只说个人感受。人生再长也不过百年,我已走在深秋时光,那是色彩斑斓的收获季,衣食无忧身心尚健,应该回眸往昔细品滋味。我原生家庭和小家庭,都有不少老照片,要边整理边“看图说话”,或长或短都写点文字,有些可以发表,有些则留给注重历史、研究文学的儿子。2020年已过了三分之一,余生不知还剩多少时日,哪有功夫去想抱孙子之类?看到别家孩子可爱自己会开心,不一定非要自家屋里有,好比看到公园四季各种花开,我就忍不住拍照,何必都搬回自己家栽种呢?
晚餐:黄豆蒜瓣辣椒焖猪皮、汤(瘦肉、青瓜、芹菜、蘑菇)、白米饭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