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彩虹》回应了我事业与爱情的梦想

标签:
吴幼坚72岁同志母亲大学男同读《彩虹》应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本文题图插图均由72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0年3月6日下午用G10相机摄于广州培正路、东山湖公园。
他:《彩虹》回应了我事业与爱情的梦想
□ 吴幼坚

一对四川男同情侣分别阅读《彩虹》,其中一位结合实际写来读后感。他发私信说:“之前,我写了几百字就不想写了,因为一想到我对象的家庭,我就很累,不愿多想。今天他鼓励我写出来,因为全国还有很多家庭和他的一样,我才一鼓作气写完了。” 我答:“你替我感谢他促使你完成这篇读后感吧!”今下午我去东山湖公园途中,绕了一段培正路,天色较暗,拍照效果不佳,但也附在本文后面,其余就是公园里的随手拍。

作者:小棕熊饲养员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有梦想,也有迷茫。我的梦想,有学业、事业的部分——我爱教育学,尤其是教育史方向,希望在这个领域探索、立足、做出成绩。对此,我也有迷茫的地方——中国的性教育太落后了,落后到谈都不好意思谈的地步。北京师范大学的性教育课本《珍爱生命》推行异常艰难,我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在中国推进性教育。《彩虹》回应了我的梦想与迷茫。读完《彩虹》,我想,这不仅是一本“LGBT人生纪实”,还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性教育课本。与众不同在哪儿呢?常规的课本以说理为主,《彩虹》却以故事为主,从而使它的价值观更容易渗透进读者的心灵。我的梦想,还有爱情、婚姻的部分——我多想同那些异性恋者一样啊,遇到相爱的人,就被家长祝福,然后在一起生活。可是,我是一个同性恋者,相爱的人,真难找啊,就算找到了,“出柜”也绝不简单。《彩虹》也回应了我在爱情、婚姻上的梦想与迷茫。
教育学有许多分支学科、研究方向,可能因为我和对象都面临“出柜”难关吧,我格外关注家庭教育。其实,了解我对象的家庭情况后,“家庭”这个词,常常让我感到沉重,甚至让我比较反感这两个字。但是作者吴幼坚的家庭着实让我羡慕,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有着满满的理解、包容、尊重、亲密,可谓是我们的“模范家庭”。今年元旦,我和对象一起从成都回重庆,我家在成都,他家在重庆。因为新冠肺炎爆发,我在重庆一下子待了两个多月。在与对象的爸妈和弟弟共同生活中,我常常感到无奈、生气。我越是无奈、生气,就越羡慕吴幼坚的家庭,越想去学习吴幼坚的家庭教育。
在我看来,我对象的爸爸并不像爸爸,而是一个公司老总。我很难看到他对儿子的鼓励,言语中常常是贬低、打压。我不明白贬低他的两个儿子对他有什么好处?他甚至用“没有精英基因”这样的论调来让两个儿子服从现实,别追求什么远大梦想了,认命吧,你们就是普通人,赶紧找个工作、赶紧娶媳妇儿生娃吧……所以我对象有时缺乏自信,哪怕在旁人看来,他的摄影作品、为人处世、学习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是他自己仍然觉得不行。每次看到他妄自菲薄,我都焦急得很。我希望他读到这篇文章时,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是我们的教育最想要培养出来的那种人,绝不是他爸爸口中那种毕业后难以在社会立足的人。
他父亲也不关心儿子飞得累不累,在乎的是飞得高不高。他始终用一种商人的思维模式来处理亲子关系。我对象高考没考上所谓的一本,他就觉得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大学没必要读了,还不如去打工呢。他是一个典型的“读书无用论者”。他的经验告诉他,读书是没什么用的,能说会道、跟任何人都能玩到一块儿才是关键。我看到郑远涛和吴妈妈一起共读好书,共同进步,终身学习,真的非常开心,因为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和谐的家庭。大家不妨认真读一读书中儿子写的《记得》,和母亲写的《为了心中的彩虹》,就能深切感受到这是一种多么优秀的家庭教育啦!
他父亲是一个只管给钱,没什么关爱的父亲。他只看到我对象高考成绩没达到他预期的目标,但是他不知道我对象多么需要他的陪伴,不知道我对象曾经难过到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不知道他和妻子总是吵架让我对象一点不想回家,甚至不知道我对象读几年级……他只知道,我的儿子是要读一本大学的,可是我花了这么多钱供他读书,他没考上,他最好别读了,读书又不是唯一的出路。
我之所以花大量笔墨描述我对象的家庭,是因为我对象认为,中国还有很多家庭像他的家庭那样,夫妻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不融洽、父权家长制盛行、思想滞后严重,他希望我写出来,与有类似经历的人相互沟通,建言献策。
我是比较多愁善感、情绪敏感丰富的,那些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总能牵动我的神经,小时候看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高中学的《孔雀东南飞》,这样的文学经典总让我流连忘返。因此,《彩虹》里的《寄往天堂的黄百合》也令我泪目。面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吴妈妈总是牵挂着他,她担心这个孩子做傻事,一直尽最大努力开导他。吴妈妈和小雨的交流,非常朴实,但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其实吴妈妈那些话也是说给我听的,因为此前,我也是觉得“深情必得以死来解读”,但是现在我不会这样想了,无论我对象的父亲控制欲多么强,思想多么顽固落后,我都不可能放开我最爱的人的手!深情必得以坚守来解读!这篇文章结尾,作者吴幼坚对广大家长的呼吁让我深以为然。我觉得,吴妈妈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她的思想解放之程度,真的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就像郑远涛在序里写的: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英雄是“想要做自己的人”;假使你如此,你无须成为米尔克,甚至无须成为吴幼坚,只要生命之虹恣意地闪耀过,便不枉此生。祝福吴妈妈已经不枉此生了。您的言传身教都是我应该学习的!非常感谢吴妈妈奉献了这样一本好书来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早餐:汤面(菜心、红萝卜、土豆、两个鸡蛋、半个面饼)

晚餐:黄豆焖鸡;汤(芥菜、口蘑、红萝卜、肉片);白米饭

东山培正路随手拍:









从培正路转到恤孤院路:




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彩虹》: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彩虹》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有国际书号,每本人民币70元(含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原定50元的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或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要哪本)。需者发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吴幼坚询问,也可私信@三色堇吴幼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