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2岁同志母亲北京男同恪出柜自述亲子关系家庭问题思考情感 |
分类: 出柜话题 |
北京男同自述:我的出柜之路(8-9)
□ 吴幼坚
2019年4月6日,北京男同“恪”开始在豆瓣发表《我的出柜之路》,共14篇。我全部看完并征得他同意,予以删减,加小标题再转发博客,以供更多有需要者参考。
8. 给自己带来伤害最大的是家人
恪2019-04-20 07:52:04
9.无论如何都要与父母分开过自己的生活
恪2019-04-26 20:44:46
前几天刚和领导说了辞职,也真的被父母还有最近的事情折磨得完全没有精力工作了。出柜以来几乎每晚都会做噩梦,梦到父母拿着显微镜观察我,自己像是一只做实验的小白鼠,总是被无形地观察着。虽然知道要学会自我调节,但有时候人的心理压力太大总会崩溃。一直以来父母的压力,加上最近裸辞的焦虑,让自己这几个白天都一直很焦虑。最近看到父母白天会出去逛北京城,会觉得他们在慢慢有了自己的生活,但是今晚又意识到,他们一直是有自己的生活的,但是监控我,规范我,改变我,甚至于毁灭我,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一直傻傻地以为可以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而已。他们并不会尊重孩子,他们也只是这样的父母。父母都是有局限性的,就像前几天上海那个跳桥的孩子的母亲,你说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我觉得甚至于孩子死去后,她都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特别爱孩子的。只是在很多外人看来,这样的爱,是对孩子窒息的爱而已。
一直在想着如何以最缓和的方式去和父母分开,但是慢慢也意识到,如果他们自始至终都不反思,也不觉得自己有问题,那并没有什么缓和的方式去分开,所有的缓和,也都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看过心理咨询师,甚至让心理咨询师帮我看了一下我准备离家时交给父母的信,她说我太过理性、太过冷静地去给父母写信,仿佛是要和他们争辩什么,应该多写一些自己内心的痛苦。但是如果痛苦每天都会发生,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自己,那是不是心就感觉不到痛苦了,也就变得理智而冷血了?真的很害怕自己这样。所以和父母相处的时候,尽可能地关心他们,不去和他们争辩,尝试理解他们,尝试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慢慢发现和他们相处越来越难,越来越感知不到他们的爱,也越来越没办法真诚地关心他们,而是生出厌恶和恶意,真的害怕。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和他们分开,不管是缓和的还是激烈的,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也觉得这是正确的,不然越捆越紧,我会被内心的阴影压迫得喘不过气,也会被内心的厌恶黑化到冷漠无情。而分开,父母应该会特别痛苦,甚至于极端,但是也只有这一条路了。时间会治愈一切的,时间会慢慢让人淡忘很多恶和很多恨,也希望时间可以治愈我们。
1月22日-2月3日不办邮购,需要《彩虹》者请抓紧时间落实!

《彩虹》: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彩虹》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有国际书号,每本人民币70元(含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原定50元的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或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要哪本)。需者发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吴幼坚查询,也可私信@三色堇吴幼坚
查询。
《广雅知青阳山情》是1968年从广东广雅中学去粤北阳山县插队的28位知青,在45年后撰文结集而成的回忆录。全书20余万字(我那篇1.5万字),通过近60篇朴实无华的文章和大量老照片,还原了特殊年代里知青生活真实的历史片段。每本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