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2岁同志母亲男同《彩虹》读后感阿坤黑子与我相聚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72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经常更新博客微博,通过自媒体与公众交谈LGBT话题,还乐于与有需要的人见面交流。2019年11月9日晚,阿坚我在广州东山口某餐厅与男同阿坤、黑子共进晚餐。题图由黑子用手机拍摄。
男同:我会至死坚持不祸害别人的女儿
吴幼坚
一、男同LaLuce《彩虹》读后感
他11月26日06:50吴妈妈,许久未给您留言,首先祝安好。我凌晨因焦虑抑郁失眠,把早早买来却因生活忙碌而耽搁的《彩虹——LGBT人生纪实》翻阅完,向您谈两点感想。我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喜欢好看的男孩,小学四年级便接触到网络,知道了同性恋并肯定了自己的取向,因此我的人生可以说不存在对此纠结障碍。
第一,书中的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不外乎“他人理解和自我自信”。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请务必珍惜!很多人害怕面对父母,害怕拒绝逼婚,害怕背负不孝骂名,终究是人格不独立不够强大。想出柜的人要多主动看吴妈妈博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多人还没尝试,或者才刚迈出左脚就退缩,觉得自己的家庭家族不像“别人家的”,其实是自己将自己压垮。如果觉得人生也就短短几个十年,演演戏就结束了,那爱情肯定也不会如意。没有人会爱一个不自爱的人。LGBT之路本就漫长坎坷,如果你没有闪光点,怎么照亮温暖同行的人。
第二,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年近80的同妻,她说“如果不去研究你们,如果没有吴幼坚老师的启发……我只会把悲愤化为无穷力量,把同性恋批得体无完肤,永不得光明”。感恩无数“翠玉荷”的博大博爱。骗婚之罪在欺骗和不知感恩的同志,也更在传统礼教,用毁掉他人来武(伪)装自己,实在让人唾弃。我也把道理讲给父母听,即使出柜了他们也不能接受,但我还是会至死坚持不祸害别人的女儿。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我是极度自私的,我不能让自己活在永远圆不了的谎言里,装成直男的样子。如果我不快乐,我更无法分心给父母创造幸福。
性取向只是一个完整的人的一小部分,希望朋友们意识到这点,它不是阻碍你成长壮大变强的山。不能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小部分而否定了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全部。
我17:29你好!感谢你写出阅读《彩虹》的感受。我近期会在博客微博转载,希望引起更多同志共鸣。2019年将要过去,五一国庆两大节日,已有很多父母催子女相亲结婚,随着元旦、春节临近,这种压力会越来越重。如果异性恋未婚者都为此烦恼,同性恋们就更怕“年关”。希望大家参考我博客“恋爱婚姻”栏目实例,以及参考《彩虹》篇目,得到一些启发鼓舞。
二、《彩虹》中的人物阿坤、黑子与我相聚
2019年11月8日,阿坤、黑子和我在广州相聚,阿坤做东请相识10年初次见面的黑子,以及干妈阿坚我共进晚餐。看过《彩虹》的朋友或许记得,有一篇关于阿坤及其交往过的男友:《爱情,在相信的时候存在着》,其中两段如下——
坤很快成长为同性恋亲友会志愿者骨干,2009年5月,母子俩与我去深圳出席同志妈妈见面会。火车上,我转交西北黑子的信给坤妈:“……我明白现在您最大的愿望就是阿坤能找到相守一生的伴侣,相信您的慈爱和阿坤的善良,一定会有美满结果。也许不久的将来,您就可以享受阿坤和他同志爱人对您的孝顺了。”坤妈说写得很真诚,阿坤你认真回复人家。坤答,和他在QQ聊过,他是孤儿,由外婆养大,本来家庭情况简单,但生怕暴露同志身份,自我认同差就难沟通。妈,找男友的事不急。
2009年12月第二届同志父母恳谈会上,母子俩朴实的发言令人动容。坤妈交给我折叠好的纸,嘱我回家再看。晚上展读亲笔信:“吴大姐你好:我很幸运认识你,是你把我儿子阿坤从深坑中救出来。以前他把同志身份隐瞒,变得很孤独、自卑,对前途看得很渺茫,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很无助,于是2007年举家搬来广州。遇上你这位慈祥的妈妈,改变了我儿子的命运,心情好起来了,有了朋友,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我没有什么报答你,远涛又在这么远工作,希望你要什么帮助就开口,阿坤就是你的儿子……”(引文完)




黑子从深圳大亚湾来广州,第一次和我们见面。他外婆已去世,无须留在老家赡养老人,来广东两年了,喜欢这里的气候、饮食,愿意继续在这里工作。他目前还是单身,绝不会娶妻生子,如果遇到有缘之人就在一起,没遇到也不急,工余像在老家那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会感觉孤单寂寞的。他用手机为我和阿坤拍照(我认为美颜过度,比真人显光鲜但不是我喜欢的效果),本人也与我合影,但觉得不好看,过后发来在大亚湾的照片,我就采用了那幅。黑子说同志网友早已告诉他《彩虹》有写他,于是他找到看了,还留意到阿坤的情感故事。现在阿坤也还是单身,同样不急。缘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我看两人就是普通朋友。祝他们都快乐幸福!

《彩虹》: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彩虹》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有国际书号,每本人民币70元(含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原定50元的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或1993年版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仅剩几本均有残缺),请在附言写明选哪本。知青书和影集各有特色,不会再版,我同样想趁健在时寄出,让它被爱书者拥有。需者发信wuyoujian194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