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记东山湖公园偶遇的两位男士

标签:
吴幼坚72岁同志母亲东山湖偶遇两男士游客拍摄我独舞照片情感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72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喜欢户外活动,常去广州东山湖公园激情广场小树林即兴独舞舒展身心。本文题图插图均为2019年8月18日偶遇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拍摄。
简记东山湖公园偶遇的两位男士
□


常看我博客微博的网友都知道,我喜欢户外活动,最常用的方式是去广州东山湖公园即兴独舞。原先地点在喷泉广场旁小树林,位于公园中心,游客容易看到,想来公园和我面谈的人也好找。今年6月起改到激情广场小树林,离老地方很近,同样显眼好找。由于我独舞多用六米飘带(有时也用四米双飘带),自带mp3音乐好听,动作也随意舒展,路人往往多看几眼,不少人还驻足观看很久,有的干脆坐到旁边石凳欣赏,还趁我擦汗喝水时和我交谈。想拍照录像的人感觉我并不躲闪,还乐意配合对方选背景、角度,会特别高兴,也愿把作品发我邮箱。本文题图插图是2019年8月18日偶遇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拍摄,正文则简记两位在公园偶遇的男士。
来自江西赣州市的A先生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B先生
七八月间某个中午,激情广场小树林,我正随着前苏联歌曲《红莓花开》起舞。此刻这儿并不凉快,但我挑人少的时段跳舞,动作幅度够大,可在树之间转来转去(得意时说“飞来飞去”)。一位戴口罩的男士走过,放慢脚步听一会,轻声哼唱着走到大白伞下,坐在石凳上看我。我六月刚去俄罗斯自由行,心情还挺兴奋,一曲舞罢问道:“一般五六十年代的人,才熟悉《红莓花开》,我是1947年的,你呢?”“我1955年。”“噢,比我最小的妹妹还小一岁。”
我们就此聊开了,他说自己文革期间也像我妹那样无法专心读书,中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学文”,文化知识很不扎实。参加工作后他抓紧进修,但凡有机会就参加业余学习,如饥似渴地补课:文学、英语、唱歌、乐器……又考进暨大学经济管理,有了文凭进入企业管理层。后来他移民加拿大,与太太、儿女在异国生活。“既然全家都在国外,为什么还回广州?”“广州有我的家呀,亲友大都在这里,我要和他们保持联系;而且女儿才18岁,还在读书,趁暑假带她回国,学习传统文化。”我听了颇感慨,没再多说,继续跳舞。《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是他喜欢的歌曲。接下来是我新录入的歌曲《如果有来生》,播放前我问:“知道高晓松吧?”“知道。”“谭维维呢?”“唔……唱歌的。”“《如果有来生》就是高晓松作词、谭维维演唱的,这首歌我非常喜欢,你仔细听听。”
我随歌而舞,十分欢快:
“……
去大草原的湖边
等候鸟飞回来
等我们都长大了就生一个娃娃
他会自己长大远去
我们也各自远去
我给你写信 你不会回信
就这样吧”
他听完说,朋友圈有人推介这首歌,他看歌名“如果有来生”,心想晚年不听这类悲观的歌,谁知听起来是乐观豁达的,不错!他说自己家住附近,有空就进园散步,下次再聊。此后我还遇见B先生几次,有时在林荫道旁长椅望着湖面听歌,有时来我跳舞的小树林坐一会。我问他为什么要戴口罩,他说过敏。但他曾从手机找出自己唱歌录音播给我听,那是《当我们还年轻》。我夸他唱得好,他说自己玩过乐队,还做过合唱团指挥。他加拿大的家有钢琴,女儿和太太都会弹,本想为他伴奏,一时来不及。我说,下次她们弹钢琴你唱歌多录几首!mp3随机播送着《蓝色多瑙河》,世界名曲魅力非凡,我不想错过它,立即扬起六米彩带旋舞。B先生也情不自禁站起来,身体随旋律动着,口里喃喃:我几乎忘了自己会跳交谊舞。
九月,B先生该陪着女儿回加拿大开学了。再过一星期就是中秋,他一家在异国他乡,会赏月吃饼过传统佳节的。虽然他不上网看博文,但我仍遥祝他们花好月圆,中秋快乐!
《彩虹》: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彩虹》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有国际书号,每本人民币70元(含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原定50元的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或1993年版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仅剩几本皆有残缺),请在附言写明选哪本。知青书和影集各有特色,不会再版,我同样想趁健在时寄出,让它被爱书者拥有。需者发信wuyoujian1947@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