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色堇吴幼坚
三色堇吴幼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730
  • 关注人气:22,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9-07-06 11:14:39)
标签:

吴幼坚

72岁同志母亲

文友贺贝读《彩虹》

阿坚人生蜕变和飞跃

情感

分类: 彩虹之声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14年3月2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讲座:爱是最美的彩虹。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 吴幼坚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1年5月13日南京大学

 

文友贺贝与我相识26年,曾任《信息时报》编辑。他读完《彩虹》写了一篇感想,转载如下。他是年过七旬的异性恋者,并非研究性学的专家,对同性恋的解读只是个人见解。网友若想掌握更多科普知识,可读——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同性恋从来不可怕,无知才可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zn2v.html

科普:25个常见的对同性恋的误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x29c.html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0年12月1日武汉大学

转载:越过暗云的彩虹

 

作者:贺贝

 

暌违七八年的吴幼坚,甫一见面即把她26万字的专著《彩虹——LGBT人生纪实》送给我。依然是那样心直口快、热情奔放,小半天功夫,她与儿子的现状、她在同性恋事业上作为独立公益人的工作近况,已轮廓清晰、细节翔实地印入我的脑海。唯一变化了的,是晒得黑了,身子却似乎更为结实。相比之下,我未免显得木讷,本来就不善言辞,想着要问她的,她的滔滔话语早已告诉了我;而她要了解的我与家人的庸常,也是我乐于告诉她的。这样的“所想略同”,使我醒悟到我们的思绪深处,系结着一个共同的渊薮,就是两家孩子的婚姻,以及有关她儿子同性恋的社会话题。

 

我和朋友们都叫她阿坚,认识她,是26年前(据她的记忆)一个偶然的机会。几年后,她要刊登一篇连载,邀我帮她看看稿子,那时我在五羊新城上班,距她家不远,于是那段日子的中午,我成了她的常客。她的家不大,为工作、学习方便,客厅改为卧房,夫妻和独生子一人一室,既开放又融合,各自的朋友来访倒也方便。她儿子叫远涛,很英俊,不用回校时,爱在房里与同学长聚,上卫生间时从他的书房兼卧室走过,常会看到他们在窃窃私语。某个星期六,我在她家待了大半天,发现远涛与一男孩待在房里好几个小时,不断在喃喃细语。那相倾的身姿,那浅笑的神态,那刻意压低的缓慢的倾诉,让我感到有点异样。那时我在《信息时报》副刊当家庭版的责编,内容集中在婚性育的话题,牵涉到的知识面很广,我不得不恶补一下,刚刚看完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参照李银河的说法和远涛的表现,我很怀疑他是个同性恋者! 但兹事体大,没有确切证据是不能对号入座的,就是说“怀疑”也怕阿坚接受不了,因此不敢“胡言”。直到有一天,阿坚主动向我透露远涛是男同并向父母出柜,她与先生已坦然接受,我才坦白地说:“我已经感觉到,只是怕看错了,不敢对你们说。”“其实没有什么,阿波(她先生)说这种事中国古已有之,用不着大惊小怪。”她的性格开放、率真、敢为,我是有体会的,但对儿子的宽容达到如此地步,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她说,我向你借阅了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很受启发,先是看方刚的《同性恋在中国》,这两本书对于我是同性恋知识启蒙呢。

 

我想,她三十多岁才生下这宝贝儿子,儿子却放弃“正常人”的婚姻,她将没有儿媳和孙子,心底总不至于波澜不惊吧!儿子高一时,班上有个女生跟他很要好,她和先生都以为儿子在恋爱,他不承认只是未意识到而已,她觉得只要不影响学习,青春期爱慕异性没事,没想到高三时他一下子说出自己是同性恋。这对许多父母来说,不啻是颗感情炸弹!但阿坚认定同性恋只是一种性取向,并非心理或生理疾病,她担心的只是儿子找不到满意的爱人,因为公开身份的同性恋者少之又少,许多同性恋者一辈子也碰不上真心所爱。此后,她不时向我谈及同性恋的事情:他(远涛)有个某某(男同)啦,看起来关系很好;社会上对同性恋偏见不少啦;男同之爱没有什么不好啊,但不注意安全保护容易感染艾滋,等等。然而我弄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把同性恋与道德问题扯上干系?“同性恋”并非显学,研究者很少,阿坚对突如其来的同性恋,哪来这么多知识储备?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1年4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

有关同性恋的成因,大概从弗洛依德开始至今,专家们从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作出了形形色色的探讨。我是门外汉,觉得各种说法都在理,又都存在异象,比如说“同性恋缘于遗传”(大脑结构、染色体构成等等),但同性的双胞胎,一个是同性恋,另一个却是异性恋的并非鲜见;又如“同性恋与童年和青春期的某种特异性因素相关”,不少同性恋者都有这种早期经历,但大体上显示的只是个案特征,就是“特异性因素”甚为不堪的人,并不都会走向同性恋。人是大自然的产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人类的先天结构和生理功能已臻于完美,异性婚恋以及相关的行为方式,是老天爷赋予我们生存繁衍的强大基因之一。有人却钟情于同性相恋,说他心理、生理异常,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说他道德败坏,他对同性的爱从哪里来,又是如何为了“败坏”而能割弃心灵深处与生俱来的生存基因?没有谁能够回答!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已是登峰造极,但对自身心理、生理和疾病的研究,许多还处于蒙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我们只能说,同性恋只是个体身上某种未知的“变异”而产生的性取向,显得另类和不易理解而已。

 

回到阿坚的家庭上。远涛为何会爱上同性而且只爱同性,我不感兴趣,我关注的是阿坚为何能“慷慨接纳”。与阿坚家庭交往多年,我始终看不出来,远涛的同性恋与其家庭环境有什么必然联系;而她公开接纳儿子的同性恋,是缘于对儿子的爱。有几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她陪伴1936年入党的离休父母安度晚年,父亲去世后,按政策规定她本可获得某些生活待遇,但她向省委组织部表示“不需要”;她与儿子关系十分融洽,常让儿子接触作家、名人,给他讲述历史真实,支持儿子自小对文学和历史的偏爱;儿子上学或她上班出门时,彼此习惯向对方道别,在儿子生日和重大节日,会给儿子写信、送卡片,亦母亦友;她出版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有些照片尺度比较大,但她觉得很美,公开送给文化界的朋友,还选了些挂在家里……淡泊名利、开放包容、独立平等、真诚乐观,这样的言传身教,是儿子没有为自己的同性恋烦恼,及早向父母出柜,她和先生又能平静接纳并公开支持,这样一个“破禁忌”现象(法国《世界报》语)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切,与她青年时代深受传统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凡事随遇而安,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0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

她对同性恋个体的帮助以及建立宣传平台,组织他们线下交往,并非什么“个性叛逆”、“求名谋利”,而是她对同性恋群体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关切,是对由此衍生的社会现象给予“纠偏”的责任自觉。说她奇特,她的生活还真有许多奇特现象:她只会做极简单的家庭菜式,连微波炉可以蒸鱼也不知道;银行卡问世前,存(取)款要填写存(取)款单,她总记不清怎样填写,一遇数字就糊涂;视手机为繁琐累赘,出门从不愿携带手机;没想过买电脑也不会上网,不参加朋友邀请的婚礼,出门办事首次坐某公交线路,以后就不会尝试别的生怕搞错……然而,谁能说她弱智?她只是把满腔热忱放到工作上,满足于传统、简单的生活。这样一个女子,谁能想到几年工夫,竟能在电脑上开博客、微博和邮箱,接受过1500万人次的访问,发博文三千多篇,在新浪注册的“三色堇吴幼坚”成为“十大草根”博客;在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大学和多种交流平台上,发表讲话数百次,足迹遍及京汉沪津等国内40多个城市,以及港台地区和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参加有关同性恋者的亲友会、见面会、恳谈会、演讲会数不胜数;发表《为了心中的彩虹》等博文,制作《一位母亲眼中的GAY》等PPT,出版《爱是最美的彩虹》、《彩虹——LGBT人生纪实》等专著,参与《同性相吸》等公益片拍摄;创办同性恋亲友会并担任会长,以“吴幼坚工作室”的独立公益人身份参与社会活动,等等。她荣获政府颁发的防艾工作的奖项,以及“感动中国同志十大年度人物”、“2008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中国彩虹媒体奖2017年度致敬人物”、 “同性恋亲友会十年致敬人物”等等名誉和奖项,更让她倍加忙碌。列举这么多,不是要为她评功摆好,而是我无法想象,她,六七十岁的吴幼坚,崇尚极简生活的普通女人,是怎样学电脑、开博客、码字、买火车票、飞机票、筹经费?怎样会见名人、组织活动、接受采访、参加游行?在处于异见、“非熟人”的社会环境,一个惯于在文字圏里深居简出,手不离笔纸的人,到长期四处奔波,唯“同性恋”是忙的社会工作者,该要牺牲多少时间、精力和汗水,遭到怎样的误解和冷淡,耗费多少心机和智慧?这是人生的一种蜕变和飞跃,当中的契机,怎可能是所谓的搏出风头和个人名利,十多年下来她又得到什么利益和好处?中国性学会的彭晓辉博士认为,她的义举,不仅仅来自亲情、友情和情爱之爱,更是广义的待人之爱,是不带任何偏狭、具有普世价值的最高境界的爱! 这个评价说出了我心里的话,使我的认识由此升华!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5年4月28日厦门大学

同性恋在人类进化史上由来已久,是人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为,虽然与人类同性恋不可同日而语)。因其异于主流、“惊世骇俗”,至今在许多地方仍被视为异端,普遍存在着冷漠、丑化、仇视等边缘化、污名化现象,而同性恋的平权运动,总体上建树不多。以平民身份陡然崛起的吴幼坚,以其特有的爱心和精神,为中国“性小众”投入大量的公益服务并显见成效,这对同性恋的个人和家庭,对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是善莫大焉。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1年11月7日广东工业大学

 

红橙黄绿蓝紫的六色彩虹,代表着同性恋社区的多元性,是同性恋们的骄傲表达,也是同志平权运动常用的象征标志。她高悬、多彩而诱人。我不知道彩虹旗怎样来的,天上的水滴只要越过暗云,获得某种角度的光照,便会升华为彩虹,即使晚上也会变成月虹。阿坚和她的同道者们,不就是一道越过暗云的彩虹?

                                                                          2019年7月1日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
2012年6月8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彩虹》: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彩虹》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有国际书号,每本人民币70元(含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赠原定50元的一本书: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或1993年版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有残缺),请在附言写明选哪本。知青书和影集各有特色,不会再版,我同样想趁健在时寄出,让它被爱书者拥有。需者发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吴幼坚查询。 也可私信@三色堇吴幼坚 查询。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上下集共150分钟,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每套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这一株三色堇——吴幼坚1993版影集》全书96个彩页,大16开,刊有我250多张照片,200多位作家诗人配诗280多首。1993年定价60元,现价(有残缺)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向我查询。

文友:阿坚人生的蜕变和飞跃《广雅知青阳山情》是1968年从广东广雅中学去粤北阳山县插队的28位知青,在45年后撰文结集而成的回忆录。全书20余万字(我那篇1.5万字),通过近60篇朴实无华的文章和大量老照片,还原了特殊年代里知青生活真实的历史片段。每本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