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2019-04-07 11:24:33)
标签:

吴幼坚

71岁同志母亲

记者写《彩虹》读后感

同性之爱同样美好

情感

分类: 彩虹之声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吴幼坚

 

今天我要转载的《彩虹》读后感,来自采访过我的一位记者,他的网名是“张十一”。我陆续转载过多篇读后感,这次没什么特别想说,只重复儿子远涛《彩虹》序的一段——

   

所以,请珍惜这本书吧。吴幼坚已71岁了,行于生命的黄昏,前面还能有多少个年头?我把《彩虹》看成她的礼物,她给国家的一件谦卑的礼物。国家由无数平凡的人交汇而成,所以,愿许多的“你”——无论你是同志、同志的亲友,还是偶然拿到这本书的路人甲——能够因本书而增长多一点包容的胸怀、理解的智慧、爱的勇气和仁慈。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2011年2月7日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去男同情侣小家做客,摄下两手紧握的画面。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读《彩虹》有感

 

作者:张十一

 

几年前,我曾是一名记者。因为采访的关系认识了吴妈妈,写她的那篇《出柜的同志妈妈》还有幸获得了2014年的“中国彩虹媒体奖”最佳报道。那篇报道,至今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曾在莽荒岁月中,给过我许多力量。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我也早已不再是记者,但吴妈妈却仍然奋斗在同志平权的第一线。她还将自己这些年来对LGBT群体的观察写成了26万字的纪实文学《彩虹》。吴妈妈嘱我看完《彩虹》后写一篇读后感,自是不敢懈怠。

 

因为做记者的关系,这些年我采访过很多人。2013年,马来西亚知名作家欧阳文风来深演讲,我去现场采访。他当时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谈及在报章上看到关于同性恋的文章,他忽然明白,“原来我的爱情有名字,但我不敢呼唤他的名字。”虽然那篇文章的视角极其负面,但仍然让彼时的欧阳文风认出了自我。

 

我想,吴妈妈的这本《彩虹》以及她写作《彩虹》的这一行动,正好可以为欧阳文风那句话,或者说为无数像他一样,在自我认同的路上曾经或者仍然苦苦挣扎的LGBT群体做一个公开的回应:

 

每一份爱情,都理当“有名有姓”。每一份爱情,它的名字都可以被提起,被呼唤,被理解,被讲述,被纪录。而且,这一切,都并非是在无边的暗夜里,它可以是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

 

借着这些故事,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认出自我。

 

吴妈妈用她的文字告诉我们,这些“平凡”的性少数,他们的经历从来不平凡。有朝一日,这一切也都会变成历史的草稿。在这时代的洪流之中,那些异于“常人”的有情众生,那些不合乎“主流规范”的有情众生,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爱,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智慧,统统都值得被尊重,被纪录。

 

这几年,吴妈妈一直坚持不懈在微博、博客和传媒上发声,她在《彩虹》里所写的故事,我此前多半都已在她的博客中读过。但这一次,她将这所有的故事集结成书,一口气读下来,仍然觉得很是震撼,收获良多。

 

年近70岁的“同妻”翠玉荷,用半生光阴只换来了一个常识,她的先生是一位男同志。虽然翠玉荷选择站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可惜往昔不可追,她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重新选择一份有爱的婚姻。

 

未及弱冠之年的小雨,面临性取向与家族婚姻的挣扎,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吴妈妈为他流过许多次泪。五年前的那次采访,她也一再向我提起小雨的故事。但吴妈妈担心,小雨不会是最后一个。她说,“向我求助的孩子不计其数,一个又一个悲剧仍在上演。”

 

倘若以主流的视角观察,吴妈妈是一位城市女性,一名知识分子,一名异性恋者,一名母亲。她有一百个理由,也有一百个立场,站在“主流”之上,享受自己的人生。但她没有,她以“同志妈妈”自称,在“古稀之年”仍然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主流”身份为性少数族群“呐喊”,希望为这些在黑暗里挣扎的孩子,多争取一些社会能见度,多“拉阔”一些空间。她以自己“家长”的身份呐喊并“以身作则”,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能够像自己一样,接纳自己的孩子,让悲剧不再上演。

 

对于性少数的歧视言论,流布甚广。其中最冠冕堂皇的一种是,“我不歧视同性恋的,只要你们不高调就好”。我之所以说这样的言论是歧视,是因为它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异性恋从来都是极其“高调”的。古往今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艺术形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见的一切影视的、消费主义的以至于无处不在的“逼婚”文化,婚姻制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以异性恋为中心而建构。也许它太平常了,以至于被视而不见。以至于大部分异性恋者们忘记了,自己所获得的制度的、文化的支持,何其之多。

 

性少数人群除了要面对各种社会压力、歧视之外,要想在一种纯然的异性恋文化中去构建自我,构建对于同性恋的、双性恋的、跨性别的想象,它所依凭的资源本身就是少之又少,难上加难。这条路,太少有人走过。他们所能获得的支持,太少了。

 

吴妈妈的《彩虹》虽然大多都是“无差别心”的纪录,但她有意无意中也做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为另一种人生去提供可供想象乃至借鉴的“模板”,去提供不竭的资源和支持。《彩虹》一书里,不乏这样一些主人公,他们以自己的智慧、爱与勇气,在一片莽荒之中,开拓出了另一种人生之可能。三川和小羊的故事,TommyJoe的故事,小白和小七的故事,跨性别者A哥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却有着让人相似的感动:跨越身份的障碍,寻找自我的认同;以智慧与勇气,寻求亲友的接纳;执爱人之手,共度艰难岁月。凡此种种。

 

关于爱情和人生的定义,有千万种。我们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借助他人的故事,我们常常才得以认出自我。但每个人的故事,最终都只能由自己去书写。正如我曾经在《出柜的同志妈妈》一文的最后所说,“毕竟,在人生的道路上,父母所能做的,只是扶子女上马。”

 

谢谢你,吴妈妈,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那里,不曾走远。

 

你就那样一直站着,站在路口,将一个个同志孩子扶上马背。

 

但尔后的路,是坦途亦或是崎岖,是平原千里又或是漠漠黄沙,是春风得意也好,是西风萧瑟也罢,终究都要大家自己去走。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2011年1月1日阿坚我应邀前往中山市出席拉拉情侣婚礼,摄下两人相拥画面。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时任同性恋亲友会会长的吴幼坚以家长身份接受新人鞠躬。《羊城晚报》记者与会并作专题报道,此照发表于纸质和电子报上。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2015年4月4日,广东男同与加拿大男同在广州举办婚礼,证婚人吴幼坚在典礼之前与新人合影。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
2015年10月4日,拉拉情侣在广州举办婚礼,证婚人吴幼坚发表讲话。

《彩虹》: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彩虹》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有国际书号,每本港币95元,人民币70元(含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赠原定50元的一本书: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或1993年版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有残缺),请在附言写明选哪本。知青书和影集各有特色,不会再版,我同样想趁健在时寄出,让它被爱书者拥有。需者发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吴幼坚查询。 也可私信@三色堇吴幼坚 查询。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上下集共150分钟,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每套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这一株三色堇——吴幼坚1993版影集》全书96个彩页,大16开,刊有我250多张照片,200多位作家诗人配诗280多首。1993年定价60元,现价(有残缺)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向我查询。
 
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呼唤爱情的名字《广雅知青阳山情》是1968年从广东广雅中学去粤北阳山县插队的28位知青,在45年后撰文结集而成的回忆录。全书20余万字(我那篇1.5万字),通过近60篇朴实无华的文章和大量老照片,还原了特殊年代里知青生活真实的历史片段。每本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