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研究生发表他读《彩虹》感想

标签:
吴幼坚71岁同志母亲研究生《彩虹》读后感年初五游聚龙村情感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71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喜欢户外活动,2019年2月9日猪年春节初五,阿坚我和朋友去广州芳村花地湾附近的聚龙古村游玩,用自己的G10相机随手拍照很惬意。
在读研究生发表他读《彩虹》感想
□
地铁1号线花地湾站D口出来,顺马路前行打听“招村”比较好找,步行约十多分钟就到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聚龙村:



转载读后感:寻找自己的彩虹
作者:会飞的猫不是马
2012、2013年就关注了吴妈妈,一直到现在,很早就想见见了,看到吴妈妈出了《彩虹》,就和吴妈妈约在了东山湖公园。1月20日那天见到了吴妈妈,拿到这本书。吴妈妈很亲切,愿意倾听和述说,像一个熟识了很久的长辈一般,我也没有什么顾忌,可以畅所欲言。
到现在终于抽空看完了《彩虹》,里面的青空、三男一宅、枭铮、卡卡都是关注了很久的同志。每一个故事都很有启发性,对照别人的事情和境遇可以看到自己可能要面对的问题。看完之后不禁感叹吴妈妈这些年为同志公益做的贡献,对每一个同志都那么关照,为其排忧解难;也感叹每一位同志的幸福都来之不易,勇敢做自己这简简单单几个字有时候真的太难了。
出柜是每一个同志都要面临的问题吧!接纳自己也算一种向自己出柜,往往最亲的父母却是那最难的一关,父母是熟悉却不了解你的人,他们成长的环境使得他们背负着传统的期待目光。而出柜需要做的工作也有点多,可能需要第三者的协助,而前期的铺垫也会让父母好受许多,还有之后的长期解答与陪伴。
类似的书之前看过李银河《他们的世界》和陈礼勇《非常故事 : 中国同性恋情感实录》,一本是1992年的,一本是2003年的,都是很久之前的了。两本书里面的故事放到现在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非常故事 : 中国同性恋情感实录》有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给哥哥的信和移居澳洲,一个是因为真情实感,一个是因为没有那么悲伤。其中一个打动我的内容现在还在我的手机里面。


里面大部分的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同志感情的短暂、曲折、暧昧被着重突出,结局多让人唏嘘不已。而吴妈妈的《彩虹》则更加阳光而具有力量,让人感觉到这些鲜活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自己想要的,做真实的自己,活得足够精彩,找到一个值得依靠的人,一同行走在漫漫人生路。
他们的世界

非常故事














离开聚龙古村,走回地铁站途中,在路边饭店吃饭菜,分量相当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