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香港有线新闻和立场新闻的报道


标签:
吴幼坚71岁同志母亲香港有线新闻报道香港《立场》新闻报道情感 |
分类: 传媒学界 |
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不同的同志团体今日分别在铜锣湾及中环举办活动。在这些活动上,可以见到不少母亲的身影。她们有的是大陆游客,有的是基督徒,也有同性恋者的妈妈。尽管她们身份背景不同,对性别议题的想法各异,但都乐意聆听、了解性小众的声音。

台湾游客:儿子开心就好
香港彩虹等团体,今日在铜锣湾东角道摆放了摊位和展览,希望让大众认识性小众。活动场地的附近,挤满了到“SOGO感谢祭”购物的人潮,不少途人走过展览却没有看过一眼,但有家长却乐意与子女驻足观赏。
梁太今日带女儿来铜锣湾,二人在闹市中停下脚步,仔细阅读一个介绍各类性小众的展板。她坦言从未听过这些复杂的性别字眼,因此希望了解一下,“在铜锣湾举办这活动,都是好事,让人知道原来有如此多不同的恋爱方式。”
梁太表示自己一直有向女儿灌输性知识,现阶段主要是告诉她如何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女儿有时问我什么是同性恋,我都会告诉她。”
Amber是台湾来的游客,今日带两个孩子经过铜锣湾,特意让小朋友与摊位的义工聊天、拿宣传品。她称等孩长大一点后,就会告诉他们要公平对待同性恋者。她又开明地表示,如果孩子将来是同性恋也没有问题,“It’s ok!我生他出的,他只要开心就好了。”

基督徒母亲:和⼥儿的感情才是最重要
同一时间,大爱同盟、彩虹之约等团体在中环遮打花园举行了另一场活动,又举行悼念仪式纪念过去受到压迫伤害甚至丧生的性小众。周六的中环,虽然不如铜锣湾般热闹,但仍然吸引了一些路过的市民停步。
林太是来自佛山的旅客,今日原本打算带女儿搭缆车上山顶,但由于人太多只好折返,结果来到了遮打花园的活动。她指内地不如香港开放,甚少讨论同性恋的问题,身边也没有同志朋友,主要都是透过TVB等香港电视台剧集,了解到同性恋的存在。
虽然她认为同性恋没有问题,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应将自己的一套强加予别人身上,但被问到若女儿将来是同性恋会如何处理时,则显得面有难色:“可能都接受不到,会看看她的意愿,能否拗返正她。我也不知道。”
带着两个女儿的彭太是一位基督徒,强调自己是支持传统一男一女的关系。不过她也坦言,不能因为自己的传统观念,就拒绝去接纳他人,“这个世界什么人也有,都应该是容许他们存在。”
她不担心女儿太早接触同性恋信息,“她越早知道这是什么事情,就更知道自己将来适合怎么的恋爱对象。”将来若女儿出柜,彭太也都不会感到惊讶,作为母亲也不能干涉女儿将来的性取向,“她是我女儿,我们之间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与同志儿⼦同行 吴幼坚:“责任”⼆字令人震撼
今日遮打花园的活动台上还有⼀位同性恋者母亲吴幼坚,特意从广州来港分享。
2005年,吴幼坚与同性恋儿子一起接受电视台访问,从此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持同性恋者的母亲。”自此之后,她除了为中国同志发声之外,也致力与其他同性恋者的母亲同行。
吴幼坚今日接受《立场新闻》专访时表示,她曾读过两本有关同性恋的书籍,成为她性别议题的启蒙。当儿子向她出柜的时候,她只是问了三个问题:一,男同志如此小众,如何找另⼀半?二,男同志会否容易得艾滋病?三,未试过恋爱,又怎知道自己是同性恋?儿子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头头是道,吴幼坚也坦言接受。
公开为同性恋发声,吴幼坚受过不少舆论批评,也有不少人觉得她是“搏出位”。但她坚持陪着儿子站在一起,并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儿子向媒体说,自己有责任公开同性恋者身份,‘责任’这两字令我觉得很震撼。如果一个80后都知道责任,我这个47年的,若不愿承担责任与儿子站在一起,是太过分。”
吴幼坚也积极地在网上发声,她的微博至今已有超过16万“粉丝”。不过近年内地大力打压审查同志相关影视作品,微博更一度要清查同性恋内容。吴幼坚坦言,感觉到内地似乎渐趋保守,“我做博客的时候,有一些文章都不能顺利发表,有一些发表了也只能自己看,网友看不到。”
“道路不是一直顺畅向前,但社会趋势是要进步的,中国不能完全脱离世界大众,所以我对未来仍有信心。在目前的形势下,就要学会如何表述你的意思……”
“我从不轻易谈‘制度’、‘人权’,懂得的人,你不用谈也会懂。”
母亲节将至,吴幼坚如此劝勉其他同路的同性恋者母亲:“爱是真正的理解、包容,接受最真实、最完整的儿女。”

《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上下集共150分钟,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义卖价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