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同志亲友们欢聚一堂


标签:
吴幼坚70岁同志母亲华南区同志亲友恳谈会与同志亲友们欢聚一堂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我与同志亲友们欢聚一堂
□ 吴幼坚
视频:20180331华南区同志亲友恳谈会掠影

深圳董妈妈、广西茉莉妈妈分享孩子如何向父母出柜,而父母如何接受事实。

广东广西几位同志母亲相聚。

Tommy写道:上楼的时候刚好遇见吴幼坚妈妈。有两年没见到她老人家了,那次她带儿子远涛及其男友来我们家,相聚甚欢。如今远涛两人远在美国,办理了结婚手续,过着自在的日子。吴妈妈和我都有互动环节,主办方安排我们在前排坐在一起,正好可以私聊。我的分享环节安排在后半场。主持人大鹏用我两年前写的那篇文章《花了15年,我终于携爱人同志和儿子回家过年》引出我来,让我谈谈那15年发生的事情。我用了4个阶段来描述——试探,冲突,冷战,妥协(详情可看上述文章)。简言之,经历了这一切,有欣慰,也有遗憾。尤其是我的爸爸,他虽然表面接受了,但仍有深深的无奈和缺憾,直到两个月前离世,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真正放下。而我的妈妈,已经不大记得我了,她的记忆常常停留在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她忘了她的儿子是同性恋也是好的。所以,前面听了那些父母的分享,我内心是极其羡慕、又极其复杂的。而当我要分享自己的故事时,后面这段我没有说,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还好,时间有限,大鹏及时把话题转向了 jack。有关向jack出柜的故事很多朋友都看过(见《【博客纪事】向儿子出柜》),这里也不赘述。我把我的分享概括为:“向父母出柜难,向孩子出柜易。”前者历经了15年的漫长拉锯战,而后者,却在谈笑间水到渠成。我不知道我的分享有没有像其他嘉宾的分享那样有价值,只是希望传递这样的信息:勇敢爱,认真活,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我们就足够幸运,以及,幸福。

曾发私信求助的同妻与我合影。Tommy写道:有个环节是我意想不到的,主办方请来了一位深圳的同妻,讲述背后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无助,那撕开的伤口血淋淋的!最后她对场下的观众近乎大声疾呼:“请男同们不要走进异性婚姻,你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同志家长的分享是核心环节,他们讲述了如何接纳孩子是同志的经历,从震惊、失措,到渐渐了解,到真心接纳,每个人都有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闻之动容。他们说得好:“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爱,谁来爱他们!”

Tommy写道:亲友会三对志愿者伴侣讲述春节结伴回家过年的温馨故事。作为老年同志的代表,亲友会的“活跃分子”阿山谈了自己如何应对老年生活。他举了个例子,前阵子忽然生病,独居的他呼叫了亲友会的朋友送他去医院。他说同志要多交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才找到人帮忙。这位妈妈很幸福,不仅接纳了女儿是拉拉,还非常开心地接纳了女儿的爱人。她们俩刚在新西兰结婚了,妈妈带来了喜糖发给大家。(坚注:她特地送我两份喜糖,说女儿出柜时讲到吴妈妈是第一个公开支持同志孩子的母亲……)

Tommy写道:除此,还有法律、心理学、艾滋病方面的专家现场答疑解惑,从专业角度给出意见,也非常实用。总之——用行话说,干货满满。(坚注:“初恩宝贝”机构代表介绍了通过代孕拥有彩虹宝宝的做法)







我在恳谈会上见到很多男同女同、同志父母,还有同妻和异性恋友人们,不少朋友与我合影留念,匆忙间说几句心里话。有男同说,吴妈妈,我2009年就在爱白成都青年同志活动中心见过您,9年过去你都没变,甚至显得更年轻了!有女同说,吴妈妈我2018年1月出差上海,正好赶上中国媒体彩虹奖颁奖典礼,听见您获2017年度致敬人物奖的感言,看见您跳彩虹舞,我感动得哭了!还有男同说,吴妈妈我邮购了您的个人影集送我妈妈,作为出柜铺垫之一,等我出柜时希望能带妈妈来见您。我答,只要发私信联系好,与你母子见面交谈没问题。
前一篇:简记与年轻朋友的两次小聚
后一篇:读你的感觉像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