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女友交往三年自认是双性恋
标签:
吴幼坚70岁同志母亲他自问难道不是同性恋星星博士谈双性恋情感 |
分类: 恋爱婚姻 |
他与女友交往三年自认是双性恋
□ 吴幼坚
他6月27日 15:17 吴妈妈,我是一个双性恋,但是我内心却一直纠结自己到底喜欢男生多还是喜欢女生多。我现在有女朋友,我对除她以外的任何女生都不感兴趣,好看的只是欣赏,却没有任何性趣,但是对好多男生都特别喜欢,碰到好看的男生就感觉要多看几眼。但是这样和我看同志的电影有没有关系?我一直喜欢看《暹罗之恋》或者《断背山》这样的电影,但是我也和女朋友交往三年了,她也是一个值得的结婚对象。我刚才看有的文章说我有可能是受后天的影响,我妈妈对我确实很关心,我也是个暖男,希望对身边所有的人都好的那种,难道我不是同志吗?
我 你说自己是双性恋,那就是双性恋嘛,何必纠结于喜欢同性多还是异性恋多呢?关键是你究竟现在喜欢谁,对方是什么性别。你和女友交往3年打算结婚,不妨就好好巩固发展感情,除非你内心并不爱她,另有所爱。关于性倾向,你可以看专家学者文章,而不要盲目听信什么后天影响,妈妈对儿子关心不会使他变成同性恋的,那么多妈妈关心儿子,他们还不仍旧是异性恋?是暖男更无法判断性倾向,我的同志、非同志朋友中,都有暖男。读读下面的文章吧——
科普:25个常见的对同性恋的误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x29c.html
丛中:同性恋性取向心理咨询要点
关于性倾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http://t.cn/RoQWZHt 爱白网(www.aibai.com) 作者:Damien Lu(星星) 这篇文章是爱白网同志问答主持人星星博士几年前发表的,值得认真阅读。其中关于双向恋的段落如下——
双性倾向
社会上乃至性少数群体内,对于双性倾向有很多误解和偏见,也有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些大多反映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相信所有的人都是双性恋,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根本不存在双性恋这样一种现象。当然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
前一种想法,仍旧是因为对于性倾向定义的理解有问题。比如有些人以为,如果和两性都能够发生性行为,就说明一个人是双性倾向,如果按照这个定义,确实绝大多数人,至少在特定环境下都能够做到,但如上文所述,性倾向是不能仅仅以性行为为依据来判断的。事实上,双性倾向的人,是可以从两性中任何一个获得性和感情方面满足的。所以,真正的双性倾向的人,并不必须同时在生活中发生与两性的性关系,绝大多数双性倾向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是可以与异性或者同性建立稳定的一对一关系的。
否认双性倾向的存在,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这些否认的存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些自称是双性倾向的人,确实是实际上是同性倾向而不能接受自己的人,甚至有些人以双性倾向为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在有了固定的异性情感关系甚至婚姻之后,还在关系之外有同性关系。
科学界对于双性倾向的存在是有定论的,对于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有足够的统计达成共识(见上面的图表)。
另外一点也应该提到,学术界有些人曾认为,双性倾向意味着对于两性的性兴趣是大约对等的,这个看法现在已不再被科学界接受。性倾向从很大角度上,并不具备可量性,所以对于两性各自的吸引程度,已不再被看作判断双性倾向的标准之一。(引文完)
我公开反对未婚同性恋走进异性婚姻,认为既然不能给配偶以情爱、性爱,而只是为应对家庭、社会压力,为传宗接代,为晚年有子女照料不孤单,等等,就与对方登记结婚,是自私的,损害他人的。星星博士指出:“有些自称是双性倾向的人,确实是实际上是同性倾向而不能接受自己的人,甚至有些人以双性倾向为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在有了固定的异性情感关系甚至婚姻之后,还在关系之外有同性关系。”但愿你不是这样的人。
《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上下集共150分钟,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义卖价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