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异性恋男士的公开信: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标签:
吴幼坚同志母亲异性恋撑同志的信贵阳母女留影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68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15年7月在大理休假一个月,与独生子郑远涛及更多同志孩子相聚。阿坚我随手拍成习惯,图为7月7日晨在青空天台拉近拍摄太阳能热水器上歇脚的麻雀,背景是苍山。
一位异性恋男士的公开信: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 吴幼坚
转载: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 致家人、同事及朋友的一封信
爱是永恒_广州 2015年6月30日 16:42
这几天,一打开主流网站、微博及朋友圈就看到关于“美国通过同性恋婚姻法案”的新闻,有褒有贬、有支持有反对,关注度可见一斑。与接受其他事物一样,作为异性恋者的我对同性恋的认知也经历了一段过程。从一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接受再到现在的支持,花了整整3个多月的时间,不短不长。期间,看了很多关于同性恋群体的文章、报道和视频,也通过微博与少数同性恋者有过一些互动。我想将自己的收获、感触和想法写下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10几年前刚到国外生活求学的时候,出于对艾滋病的恐惧,我甚至都不敢触碰外国人(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很可笑)。当在公众场合见到同性情侣在做亲昵动作时,心里觉得阵阵恶心,近而远之。由于同性恋者毕竟是少数,所以后来基本就没有再太去关注这个群体。随着中国社会的包容度和开放度越来越高,现在经常能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上看到有关同性恋的新闻和报道。只可惜我们在媒体上获取的信息大多是与艾滋病、卖淫和犯罪等负面新闻有关,同性恋也就无形中被扣了很多帽子。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要出国,偶尔会接触到一些与同性恋相关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加上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加,慢慢地发现自己对这个群体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观。成年的个体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又不偷又不抢的,逐渐地心里也就不再抵触了。再后来是看到《同性相吸》的视频,对同性恋这个现象以及这个群体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无意中通过这个视频网站又看到了吴幼坚吴妈妈的博客。她的博客里有大量关于同志出柜以及成长历程的案例和描述,看完后就有了想进一步去了解这个群体并且为这个群体做点事的兴趣和冲动。但是,真正让我从心里彻底摆脱对同性恋的误解和歧视的是在看完《天佑鲍比》这部电影,尤其是当我看到戏中的母亲Mary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冒雨跑去跟神父倾诉和忏悔以及最后站上议会发言台上说出那番话时,我的眼泪终于还是没有忍住流了出来。
就像《天佑鲍比》中的一句台词说的“上帝创造我们,就该爱我们本来的样子”。”同性恋“是人类的一个自然现象,Ta们大多与生俱来,这一点已经被科学所证实。所以,1997年中国政府宣布《刑法》取消”流氓罪“,同性恋不再被视为犯罪;2001年中华精神科学会对《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治标准》(CCMD-3)进行了修正,同性恋不再被视为精神疾病。如果根据专家估算的同性恋人群大约占3%至5%,我国的同性恋者数量就有将近5000万,这么庞大的数字比很多西方国家全国的人口都要多。也许在你我的身边就存在着这样一些人,只是由于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他们将自己深藏在柜子里不敢曝光。我们对同性恋这个现象和这个群体了解得实在太少太少,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导致我们歧视、远离甚至排斥他们。
我自己就出生在一个传统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所以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这个传统观念很重的社会,尤其是要让我们的长辈接受一个异于大多数人的行为实在是太难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在老一辈的父母脑海中根深蒂固,于是许多同性恋者不得不在父母、婚姻、子女和社会舆论中挣扎和抉择,有人屈服用幸福(既有自己的也有他人的)作为代价,有人用死抵抗,有人痛苦并顽强坚持着,能被家庭理解并接受的少之又少。他们的苦和痛,我们又了解多少?又有多少父母、朋友愿意心平气和地去聆听他们的诉求?对于爱情,有谁能站出来说它的定义本身就限制了它必须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才能发生呢?谁敢说同性之间的爱就不是“真爱”?既然知道不被接受和理解,为什么Ta还执意要选择一个更辛苦的生活方式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我想对那些自称专家、学者、宗教泰斗的人士说,有很多同性恋朋友尽管承受着舆论压力和内心煎熬也坚决不走进异性恋婚姻,同性恋亲友会从2008年成立至今帮助了多少孩子实现了自我认同并从痛苦中走出来,同时又化解了多少同志家庭的矛盾,有多少像吴幼坚吴妈妈这样即将跨入70岁高龄仍然默默地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性恋孩子们,这不正是儒家的“仁”,佛教的“善”和道教的“道”最好的体现吗。而那些破坏他人家庭幸福、干着贩卖儿童勾当的异性恋者才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唾弃甚至是法律的制裁。这里,我并不想去指责哪方好哪方不好,因为不论是同性恋群体还是异性恋群体,我相信好人总是占大多数。只是,我们不要以偏概全,要客观公正地去看待社会上的每一个现象和群体。作为专家、学者和泰斗,更要给这个社会和人们带来正面的、正能量的东西。
我想对那些同志的父母说,当你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或者他们向你出柜的时候,虽然不能马上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请静下心来先听听孩子的声音,至少让Ta把深埋已久的那份苦和痛说出来,也许那是支撑Ta们继续走下去的唯一希望。我建议你们先看看电影《天佑鲍比》,并且主动了解一些同性恋方面的知识,甚至可以联系身边的同性恋亲友会,相信在那里你能找到答案和方向。其实只要你们愿意尝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去接受他们,我相信你会发现Ta还是那个听话、懂事和孝顺的孩子,Ta跟其他孩子一样优秀,唯一不同的只是Ta喜欢的人是同性而已。人的价值不在于Ta是否有后或有多少后,而在于Ta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贡献了什么。如果连至亲至爱的人都无法接受Ta们,Ta们又如何被社会所接受呢?其实做子女的要的很简单,就是理解和宽容!
我想对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们说,请不要给同性恋贴上任何歧视的标签,更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它。因为社会在评判一个人好坏的时候,看的是Ta的品格而不是性倾向。如果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或者家人当中有同性恋的时候,请告诉Ta们“同性恋没什么”并且敞开心扉倾听Ta们的声音。如果你在公众场所看到同性小情侣亲昵动作的时候,除了好奇地看上一眼外还可以给予一个微笑或是移开自己视线留给Ta们一定的空间。如果你听到身边有人误解甚至诋毁同性恋的时候,请抱以微笑并把正确的观念转达给Ta们或是选择静静地走开不予置评。让我们留给这个群体更大的空间和更轻松的环境,让Ta们能跟我们一样能在晴空下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这3个月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对同性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不是能接受并支持这个特殊的群体,而是在评判任何一个事物之前会先去了解它的背景和本质,多了一些公正、少了一些偏颇,多了一些包容,少了一些歧视。当我们开始接受同性之间也有真爱时,你会发现原来爱的定义远比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要宽泛得多。跟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物种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一样,人类的情感和性别也分很多种,正式因为有这些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元素才构成了这个五彩斑斓的大自然,世界因多彩而精彩。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多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只有爱,没有歧视和偏见!
推荐:视频:《同性相吸》 电影《天佑鲍比》 博客:三色堇吴幼坚
《这一株三色堇——吴幼坚1993版影集》全书96个彩页,大16开,刊有我250多张照片,200多位作家诗人配诗280多首。义卖价(有残缺)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
《广雅知青阳山情》是1968年从广东广雅中学去粤北阳山县插队的28位知青,在45年后撰文结集而成的回忆录。全书20余万字(我那篇1.5万字),通过近60篇朴实无华的文章和大量老照片,还原了特殊年代里知青生活真实的历史片段。义卖价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
《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上下集共150分钟,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义卖价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