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2015-06-05 09:07:02)
标签:

吴幼坚

同志母亲

70后异性恋网友

致同志朋友的信

情感

分类: 彩虹之声

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顶尖图:绿绒绒的山峦构成养眼的图画。这美好的景色,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再想想我们的山峦改成了一片片的梯田,梯田也许很美很实用,也确实是对大自然的破坏。

 

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吴幼坚

 

一、异性恋网友4.15微博被我转发后引起评议

 

       他微博

       @爱是永恒_广州: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同性相吸》的视频,它不是靠同情或哗众取宠,更多的是讲述,让大家去理解和接受。我接受同性恋,因为那完全是个人的隐私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不赞同,因为我认为当下的同性恋大多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媒体的渲染。吴妈妈的眼泪,让我突然有了想要去帮助这个群体的冲动。 4月15日 16:00

 

       我转发

       三色堇吴幼坚:今天读到你以异性恋身份发表支持我的评论,抽空回访微博。感谢你的善意,但还要学习同性恋的科学知识,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大多不是与生俱来”。@直同道合-中国直同联盟不时举办讲座,5.30就有我的关于同性恋者出柜的讲座,主要通过实例解说相关问题。如果有时间有兴趣欢迎参加,详见他们微博公布。5月22日 20:49

 

       碰撞一

       不重复的fzg:那当下的同性恋为什么不被那么多的电影,媒体,爱情故事异性恋渲染成异性恋呢?天哪,同性恋的渲染力量好强大啊,一个吴妈妈的眼泪,就把异性恋渲染成同性恋,那些异性恋的眼泪和爱情故事真是白搭了。PO主,如果你能把同性恋渲染成异性恋,广大在社会压力下折磨不堪甚至自杀的同性恋真要感谢你。5月22日 21:47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不重复的fzg:我个人觉得你不应该这么回复,跟大众人群要理解和包容同性恋群体一样,你们也要理解和包容我们哪怕是片面的看法和误解。我们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是因为我们愿意去了解你们,也希望与你们有一些互动。社会对同性恋理解的大门需要你们想办法去打开,而不是自己去关上!5月23日 09:35

       不重复的fzg:回复@Big_John8505:我是带有偏激的回复,让你体会到后天传染论的不可靠,和同志因不可变的心身痛苦。5月23日 12:09

       三色堇吴幼坚:回复@不重复的fzg: 带有偏激的回答对异性恋者理解同性恋并无好处。能做到完全接纳自我并平静地告诉人们“同志亦凡人”,那是最好的,如@淡蓝耿乐 @凌绝顶 @梁文辉-- 等出柜同志,以及我的独生子、2004年公开向媒体出柜的郑远涛。5月23日 13:26

 

       碰撞二

       三色堇吴幼坚:回复@爱是永恒_广州:异性恋者要走近、走进同志群体确实要做好被质疑、不受欢迎的思想准备。这对于自己的大爱之心、公民责任感、知识水平以及沟通方式,都是考验。5月23日 13:31

       花兒夫人-ChinHsien-Chu:回复@三色堇吴幼坚:吴妈妈,其实我认为异性恋”在同志公益中也能获得很多好处的,并不仅仅只是满足自己的正义感而已,在同志公益中必定会有许许多多的代表自由平等的力量结盟,不再囿于身份政治的狭隘性而以邻为壑只顾自己,像包容多边关系、实现性别平等、解放性与情爱自由等等都是大家包括异性恋的共同利益。5月23日 15:41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花兒夫人-ChinHsien-Chu:只要有爱,没有什么鸿沟是跨不过去的。但是,这有个前提,爱不强加于人。这适用于所有人! 5月23日 15:48
       Wonder_峰峰:回复@爱是永恒_广州:性本无别,人误加之;若要平等,有性无别。(潘绥铭)这个社会若无法接受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观念,不论人们的物质财富多么充足,在精神上永远是贫瘠且肮脏的。一个文明和进步的社会,不是万事趋同,而是允许差异化存在的社会。5月23日 16:35 

 

       碰撞三

       爱走边缘的人_:不了解同性恋,还是不要轻易说出都是宣传出来的这种话。5月22日 23:39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爱走边缘的人_:我只是说出自己的感觉而已,身边也有同性恋,但是基本没打过交道,所以对于这个群体还需要进一步了解。5月23日 08:26

       爱走边缘的人_:回复@Big_John8505:嗯,还是感谢你愿意了解。5月23日 11:32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爱走边缘的人_:希望同性恋群体能打开自己的心扉,也给身边的人进入你们心灵的机会。只有当大家用心去聆听和交流时,一切误解才能风吹云散。自强、自爱、自信,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5月23日 11:40

 

       碰撞四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三色堇吴幼坚:(坚注:以下是多条微博内容)吴妈妈,我觉得现在同性恋群体面临的最大压力和问题其实来自家庭本身,目前社会对同性恋的包容度已经很高了,至少我身边的人都是这样。只要他们的家庭能接纳他们,那么他们自然就会有勇气去面对同事、朋友、亲人甚至整个社会。试想,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认同又如何让其他人去接受呢。所以,当下不是为同性恋争取社会地位和权益的时候,而是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家人的认同感。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开放,同性恋被大众所认可甚至同性恋婚姻不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吗?如果不是,大家只会更加反感、排斥这个群体。我的建议是,可以针对社会群众多做一些科普方面的知识讲座,首先让大家了解这不是一种“病”,而是自然现象。然后通过组织一些同性恋团体与大众社区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大众去接纳他们。另外,通过正面的媒体曝光,如公益活动(不限于这个群体内的),增加大家的认同感和接纳程度。这方面工作需要有市场经验的人当做一个课题或项目去开展,作为一个即将跨入70岁的吴妈妈来说,确实难为你了。:我很少写博客,中学语文成绩奇差,如果不是想支持一下我认为具有大爱的母亲,是不会在这里说话的。希望有机会能为你们出点我的微薄之力!5月23日 08:55

       三色堇吴幼坚:回复@爱是永恒_广州:公众对同性恋还普遍缺乏科学认知,社会对同性恋群体包容度其实并不高。不过向父母出柜确是最难的,求助者也最多。感谢你提出积极建议,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欢迎你参加我的讲座,了解真实情况,并影响和带动你的朋友们,从而为倡导性别多元包容和谐奉献一分力。 5月23日 09:03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三色堇吴幼坚:如果有更多异性恋站出来说他们与同性恋之间的故事,和内心的感受,比同性恋自己发声效果更好。当您邀请我去听您的讲座时,我突然理解了他们的感受,第一反应是:“我不会被认为也是同志吧?”“给熟人看到还怎么混啊?”“人家会不会说我吃饱了撑的?”一串问题充斥着我的脑瓜。 5月23日 09:22

 

       碰撞五

       彼岸无花亦有花:因为爱我们在一起。 5月22日 21:54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彼岸无花亦有花:你们确定这真是爱吗?不是友谊?我也有很要好的朋友,有时人会混淆自己的感情。人们对同志的认识多是负面的,需要同志群体自己去澄清和用事实证明。5月23日 08:30
       彼岸无花亦有花:回复爱是永恒_广州:你能告诉我你为啥只喜欢异性吗? 5月23日 08:40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彼岸无花亦有花:有一种误解是因为缺乏沟通,希望有机会走到你们当中去了解和聆听你们的感受和故事。不管怎么样,只要社会抱着平等、理解、包容的心态,不管什么人,什么恋,大家都会很和谐很融洽地相处! 5月23日 08:59
       彼岸无花亦有花:回复@Big_John8505:我的意思是,我们爱爱人,跟你爱你的爱人一样。5月23日 09:00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彼岸无花亦有花:我相信爱本身是不分年龄、种族和性别的。5月23日 09:02

 

       碰撞六

       超超_君君:同志生活辛苦多了,媒体渲染是无法让人坚持选择更辛苦的生活方式的。坚持同志生活的既是为了做好自己,也是为了不伤害别人。5月23日 13:33

       花兒夫人-ChinHsien-Chu:同性恋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单凭自己那点可怜的常识和一片空白的性知识是永远不可能搞清楚的,关于这两派的争论我建议你去看李银河写的书,她把各自学说的观点梳理了一下,里面有一些实证的研究。与其左猜又想妄下定论,倒不如了解一下前沿的科学家哲学家是怎么想的。5月23日 14:25

       罩小弟2015:很多同志依旧在柜子中迟迟不肯走出,这是一种作茧自缚。当我们慢慢觉醒,才知道进入世界的美妙大于我们甘愿加在自己身上的痛苦。接纳自己,关爱自己和他人。5月23日 14:47

 

       碰撞七

       颜离猫猫:大多都是与生俱来的,与媒体渲染无关,媒体只是让大众了解到这个群体,无论如何,谢谢你的接受。 5月24日 07:22

       爱是永恒_广州:回复@颜离猫猫:对同性恋这个自然现象和群体了解得确实太少,总觉得这种被“扭曲”和少数人的行为一定是有外力的作用,“媒体的渲染”就是其中一个。看了很多回复和评论才意识到我们的无知,无形中给你们带来伤害。我愿意与所有心中有爱(前提是真爱)的人做朋友,至于爱的对象是同性还是异性一点也不重要。5月24日 07:49

       颜离猫猫:回复@爱是永恒_广州:谢谢你。5月24日 14:08

 

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二、40天后这位异性恋网友发表致同性恋朋友的信

 

性有别,爱无界

——写给同性恋朋友的一封信

 

        爱是永恒_广州 发布于2015年5月25日 16:25

 

       尽管平时也一直在用微信和QQ,但是自从开博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网络的威力,评论、回复接踵而至。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都是围绕着“同性恋”的话题,几天下来信息量有点多,需要时间消化,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感触,想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最早是在国外不经意看到一部德国讲述同志和直男恋情的电视剧,虽然只看了几集,但是感觉还行,至少不会反感和排斥。后来追韩剧《人生是美丽的》,最让我感慨的倒不是剧中两位帅气男主角真挚的爱情(我更愿意把这种感情理解成超友情——坚注:为什么不能理解为那就是爱情呢?),而是有感于剧中的那位母亲,也认识到有一种爱叫隐忍、理解、包容和豁达。再后来是看到《同性相吸》的视频,对同性恋这个群体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也无意中通过这个视频网站又看到了吴妈妈的博客,也有了想进一步了解同性恋群体并且为之做点事的兴趣和冲动。

 

       其实,爱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愿意为对方付出,没有错更不是罪,更何况每个成年的个体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是在中国这个传统观念很重的社会,尤其是要让我们的长辈接受一个异于大多数人的行为实在是太难了。又何止是同性恋,独身、丁克也难以幸免。于是这些人群不得不在父母、婚姻、子女和社会舆论中挣扎和抉择,有人屈服用幸福(既有自己的也有他人的)作为代价,有人用死抵抗,有人痛苦并顽强坚持着,能被家庭理解并接受的少之又少。

 

       除了反传统外,导致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偏见和排斥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大多数同性恋者长期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加上自身的自我认同感不强,导致这部分人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从这两天收到的一些回复和评论中便能很容易地看出这点),也就很难甚至无法融入大众群体。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人们对于同性恋的了解或是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少太少,导致很多人无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一行为(有高学历有海外生活学习经历的我尚且这样,就更别说其他人了)。而人们在媒体上获取的大多是与艾滋病、卖淫和犯罪等负面新闻有关,同性恋无形中被扣了很多帽子。像《同性相吸》这样的节目太少了,所以做好这方面知识的普及更需要同性恋者自己、全社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开展。同时,同性恋朋友更需要敞开你们的心胸,打开你们的心结,用你们的大度、包容和爱去化解人们的误会和偏见,告诉大家同性恋一样优秀一样有爱。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你,从接受你开始到逐步接受同性恋以及同性恋这个群体。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吧,因为性格和想法等原因到了33岁都没真正谈过一场恋爱(很失败是不是?),于是身边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要么好心地为我张罗相亲,要么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我是不是身体上存在缺陷或是基佬(个人很反感这种称呼,虽然只是音译和方言的结合而已)。庆幸的是我的父母非常开明,结婚生子方面从来不给我压力。不过,在我34岁的一个晚上,我父亲终于坐不住了,直截了当地问我是不是同性恋或独身主义者,他建议我边工作(当地打工)边周游世界,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周围歧视和异样的眼光,同时也可以充实自己。先不说这个建议现不现实,我父亲已经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是他说的这两种情况当中的任何一种,前面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后来遇到了我老婆,结婚那会我们都已经36岁了。年龄加上身体原因,不管通过什么方法我们最终都很遗憾地没能要上小孩,用一些反同者的说法,我也断子绝孙了。于是,我不得不面对着同样的问题,身边亲戚、同事朋友的关心、猜疑和议论,让我感觉自己也是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的一员。好在我们还算开朗,心理也足够强大。心想只要我们齐心,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让别人说去吧。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不止你们要面对来自这个社会的种种压力,就算是异性恋同样要面对,当然你们所面对的压力要大得多得多。所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心理和身体支撑,需要在某一方面比别人更强,要么学业、事业、专业、技能或待人处事上,这样这些在外人眼中被看成“缺点“”或“污点”的地方才会被人淡化甚至遗忘,也就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这点从我们熟知的名人、艺人的出柜中不难看出,同时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条件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过了40岁,将近走完人生的一半,开始不得不面对生老病死,让人突然意识到其实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实在是太短了,也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所以我也衷心希望同性恋朋友能爱惜生命,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对于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不管他们有多固执,多不讲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处处出于对我们的爱,尽管这种爱有的时候是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子女一同面对世俗的眼光,吴妈妈表现出来的豁达和大爱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的。所以,就算你们在父母和爱情当中选择了后者,就算父母将你们拒之门外,请想尽一切办法无时无刻地让父母感知尽管不能走他们选择或铺好的路,你们一样爱他们在乎他们关心他们。如果都无法争取父母的理解和接受,又如何获得大众的理解和接受呢。而对于外人的眼光,大可不必在意太多,不管好与不好总有人议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愿意与所有心中有爱的人交朋友,不管这种爱是同性之间的还是异性之间的。虽然无法代表大多数异性恋者,却能够代表我身边要好的同事朋友,我们愿意走进你们的世界,与你们交朋友,让我们携手去共建一个多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只有爱,没有歧视和偏见!

 

       最后,也借此机会向天下的母亲,尤其是许许多多像吴妈妈这样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胸怀的母亲致敬,你们的爱不仅能激励同性恋群体,同时也感动着异性恋群体!

 

三、继续交流保持沟通

 

       1) 关于他的公开信(微博)

 

       @三色堇吴幼坚:偶尔再访你微博,读到这篇几天前的文章,我先转发微博,过后再找机会发博客。希望更多异性恋者以平常心看待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性少数人士也主动与他人沟通,彼此理解尊重,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Ha-escapado: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做自己

       我听得见你LGBT:非常棒的一篇文章,推荐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醉醉2015:多点理解和尊重

       黄合欢v: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彩虹中国: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2) 关于我的讲座(私信)

 

        你终究没去听我讲座,错过挺可惜的。我6月底去大理,7月底8月初回广州。下次讲座最快也要八九月份了。

       我周五很晚才从中东飞回广州,因为时差原因,所以没能参加你的讲座,希望下次能有机会。

        没关系,以后再找机会,都在广州还是比较好办的。

        是的。今天还有人私信我,说我写的东西充满正能量,希望我能继续更新微博,多写些文章。其实,大家通过一定的沟通很容易就能消除误会和偏见的。我也在把我的感受讲给周围的人听,希望能跟你们一起逐步消除人们的恐同心理。

 

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这一株三色堇——吴幼坚1993版影集》全书96个彩页,大16开,刊有我250多张照片,200多位作家诗人配诗280多首。义卖价(有残缺)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

 

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广雅知青阳山情》是1968年从广东广雅中学去粤北阳山县插队的28位知青,在45年后撰文结集而成的回忆录。全书20余万字(我那篇1.5万字),通过近60篇朴实无华的文章和大量老照片,还原了特殊年代里知青生活真实的历史片段。义卖价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

 

70后异性恋网友公开信:性有别,爱无界
《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上下集共150分钟,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义卖价5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局普通包裹邮寄费),筹款支持我做公益。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