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2013-10-20 20:30:07)
标签:

吴幼坚

同志母亲

大学生采访

东山湖公园

情感

分类: 彩虹之声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2013年10月19日66岁的同志母亲吴幼坚在东山湖公园接受大学生采访前,见游客一家人玩飘带就借过三条一起舞动。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吴幼坚

 

    深秋时节,东山湖公园依然绿意葱茏。我日前接广州某学习新闻传播的大学男生私信,说准备拍摄同性恋话题的微纪录片,参加广州电视台《致敬广州》微纪录片大赛。不知有无规定参赛者须是广州的大学生,但这位男生与他的女助手是同学。两人计划采访若干位同志公益人,我是其中一位同志母亲。20131019日下午,我依约匆匆走向集合点,远远便发现有两人在用相机对准我,估计该是他和她了,就微笑着点头示意,他俩立即跑过来,随我走去东山湖。男生端着尼康相机,说是他自己的,我说先生也有尼康机,曾为我和儿子拍摄过许多照片,可惜他退休后双眼因青光眼开刀,不适宜继续耗眼神。我一直喜欢“被摄影”,后来也喜欢上摄影,与先生的潜移默化分不开。不过我没下功夫提高水平,只满足于用我的G10数码机勤快拍摄。今天我也带了相机来,不想错过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说话间已走过九曲桥、喷泉广场、鸳鸯堤,还在姻缘石留影,接着来到贴水桥,要去湖心岛找清静地方。在桥上我见到一对情侣像孩子那样吹泡泡,立即抢拍两幅带点浪漫气息的照片。继续走,见湖上两艘游艇驶近,一艘坐着两个男青年,我又抢拍了两幅。三人登上湖心岛露天舞池,我惊喜地发现有个男孩在舞飘带,一红一黄,爸妈在一旁看。我顿时兴致勃发,问小朋友愿不愿借我玩玩?他和爸妈都很乐意,爸妈还说正因为见过我在公园舞飘带,儿子很羡慕很喜欢,他们才上网买回三条飘带,还有一条橙色的。我说自己穿橙色上衣,就舞红黄带子吧,男孩你和我一起舞啊!孩子不好意思,爸妈说他平时玩不少花样呢。一家三口看我舞了一阵,飘带质料不好也太短,不如我往常用的,但在阳光下还是相当艳丽。后来我干脆一手拿三条,组成一束火苗状。男孩喊道:“哗,好像彩虹!”我说若加绿蓝紫几条一起舞,就真是彩虹了。他爸爸告诉我,网上卖多种颜色,你说的几种都有。我答以后会设法买回,舞得更好看!他妈妈掏出手机拍摄我,男孩抢过去亲自拍。后来我把飘带还给孩子,一家三口高兴地共舞起来。这过程男生女生都在录像、照相,微纪录片用不了这么多内容,但一个66岁同志母亲的随性,与陌生人交流的轻松,定会给他们留下生动印象。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男女大学生和我一起选了湖边草地,开始采访摄像。没多久有保安请我们离开草地(他相当客气,估计早见惯我这公园常客,说不定还注意到我不知多少次在公园接受采访呢),我们就换到湖边另一处,继续由女生提问我回答。女生说她从异性恋的角度发问,比如,怎么发现儿子是同性恋?儿子出柜时我怎么可以那样平静接受?亲友不理解怎么办?有舆论压力怎么看?做公益为什么能坚持八年之久?对社会、公众有什么期待?等等,我都坦率地讲述一番。我说,明知整个微纪录片大约10分钟,你们拍摄这么多镜头,我讲这么久能用的肯定很少,但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将来做传媒的人,提前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很有必要。他们也点头称是,相信和以往一批批学生采访我一样,他们的作业、毕业作品分数高低,不是最重要的,学到真知灼见促使自己思考人生,才不枉花几小时与吴妈妈对话。采访结束,我催促他俩赶紧收拾,因为夕阳正迅速西沉,再不抓紧就拍摄不到美景了。我抢先一步走到最佳位置,频频按下快门连拍了几幅夕阳和火烧云。他们走过来拍摄我,冥冥中时空安排如此巧妙,一位66岁的同志母亲,所作所为正体现出“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的意境。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离开湖心岛时,我和男生女生分别在贴水桥上合影。走过来一家外国老少,匆忙中我将母亲和孩子拍下来。那小孩好萌,母亲用汉语说:“再见!”我们三人踏上归程,再次经过九曲桥时,我瞟了眼游客(没注意脸,只顾看色彩斑斓的花裙)。没想到“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巧遇发生了:一个男青年追过来问:“是吴妈妈吗?”我停步:“是呀,你是……”他说是潮汕人,在广州工作,此时不用再问我也猜出他是同志了。在他身旁的女青年,正是“花裙子”!我问:“她是……”他说是老乡,在东莞工作,两人第一次来东山湖,没想到风景这么美,还能遇见吴妈妈。我告诉他刚接受大学生采访,又问你能和我合影发博客吗?他说没关系,虽然未出柜。“花裙子”说,很多女孩反追他,可能有些就算知道他是同性恋,也还愿意嫁给他。我说,那是因为她们不了解同性恋,以为可以凭着爱感化丈夫,让他改变过来。而有些男同也高估了自制力,其实天性是很难违抗的。他说父母是催结婚,但我决不娶妻。“花裙子”说,他父母把我看作半个女朋友。我笑问,打算做他形婚对象吗?男青年接过话头:“不,不结婚,不形婚,不伤害任何人。”我说:“让父母也觉得没受伤害不容易,要慢慢做工作。”临别,三人合影留念,男青年说:“吴妈妈发表我形象要好看,我是单身,要找男朋友!”几个人都笑起来,我说积极参加我组织的活动吧,不论性别性倾向大家都是朋友!我想,说不定下次活动,就能与他们再见。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大学生答应无论参赛结果如何,他们都会把微纪录片给吴妈妈发表,以发挥应有作用。我和网友一起期待。最后用此图结束全文: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

 

大学生为参赛《致敬广州》微纪录片采访吴妈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