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吴妈妈邀约珠江之畔同赏中秋月

标签:
吴幼坚同志母亲同性恋珠江夜色情感 |
分类: 人际交往 |
6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13年9月16日晚与几位朋友来到珠江之畔海印桥附近,选择农历八月十四晚上赏月、即兴独舞《彩云追月》的地点。
66岁吴妈妈邀约珠江之畔同赏中秋月
□
一、欢迎参加八月十四晚聚餐赏月活动
2013年中秋活动定于农历八月十四晚(9月18日)举办。预计参加福山菜馆聚餐过60人,参加游园赏月人数略少些。已有成都刘妈妈、广州刘妈妈、湖南赵姐、广州小炼、丛丛等朋友资助月饼、水果,东莞小综也表示会带月饼参加聚会。9月16日晚我与几位朋友实地考察过,东山湖公园灯光较暗,决定18日晚8点半从福山菜馆步行到公园,从北门走到九曲桥远眺七彩广州塔——小蛮腰。然后不再流连,带队经喷泉广场、鸳鸯堤、南门湿地荷花桥,出南门去珠江畔海印桥附近。9点左右会在海印桥下靠西一侧(能看到小蛮腰的一侧)观赏夜色。我将在此随广东音乐《彩云追月》即兴扬彩虹大纱巾起舞。16日晚已练习了两遍,希望18日晚跳得更舒展。活动结束前会按惯例,与愿出镜的朋友簇拥着彩虹旗合影。欢迎有时间有兴趣的各界朋友(不分性别性倾向),直接到现场观看、参与,共同完成行为艺术:彩虹辉耀云追月。
阿坚我在广州生活工作了几十年,最愿意做的事情之一,是漫步珠江之畔,观赏色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夜色……
在海印桥下可望见东面广州塔——小蛮腰的江堤边,阿坚我试随广东音乐《彩云追月》起舞,朋友用相机拍摄的效果仿佛掠过一阵彩色的风。
阿坚我抬腿动作快,看照片成了这样子,呵呵。八月十四晚正式即兴独舞,如果其他朋友抓拍到较好的照片,发微博时记得艾特我:@三色堇吴幼坚。我也会请朋友拍摄视频上传网络的。
二、中秋前网友们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心意
1)上海丁克家庭发电子贺卡
妈妈:无论怎样,认识你我都会珍惜。就像微风吹落露珠,朗月点缀星空,你就像一段美妙的旋律,滋润我每个日出与日落。Anna (电子贺卡)
9月17日阿坚我与先生郑成波去和几位朋友共进午餐,在小区见芭蕉果实累累便留影(其实更主要是拍照发表,向送我遮阳伞的成都刘妈妈、送我连衣裙的湖南赵姐表示感谢)。
6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与73岁的先生——退休教师郑成波在午餐前闲聊(2013年9月17日)
2)厦门女同寄手工自制月饼
(2013年4月2日)吴妈妈:很高兴认识你,吴妈妈,我是厦门的宇轩。穿红色毛衣,白色外套的女生。在3月你来彩虹吧与你相识。感谢你给我很多指导。作为同运志愿者,我也向你学习,从我做起,做个阳光的同志,每次活动后写感言。这次活动后,我感触很多,写了篇感言,放在我的空间里,也附一份给您。谢谢你给予我们正能量的指导!希望来年有机会再见到您!
感言摘录:阳春三月,在这样的春季里,火红的木棉花正开得绚烂,这英雄花不仅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新的希望,点燃了每个渴望美好生活的年轻的心。2013年3月21日,吴妈妈来到厦门彩虹咖啡吧和同志们畅谈出柜准备和已出柜的经验。
这次是我第二次见到吴妈妈,第一次是在2011年,吴妈妈受厦大邀请来厦大做演讲,那次人很多,作为同运志愿者,我们连位子都没有,大家都坐在讲台前的阶梯上,尽管拥挤,但我们热情满满,看到吴妈妈那天我很激动,看到很多人和她拥抱,但依然不敢上前和她交谈。这次,我想我一定会认识她。
一路上,还想来的人会不会寥寥无几的,但事实应验了那句话:你并不孤单,走的人多了就是一条路。走到咖啡吧楼下一看,楼上窗前人影满满都遮住了里面的内景,于是心里有了些信心,径直上楼,只能坐在门口了,已经开始。室内是个T型的咖啡厅,吴妈妈坐在正中间。大家大多在倾听吴妈妈谈这些年她做公益遇到的同志的故事,身后有媒体记者拿着长款的佳能相机正在拍摄,很安静,只有相机拍摄的声音。
吴妈妈说到:关于出柜是难度颇高的系统工程,是否出柜、何时出柜、如何出柜、向谁出柜,皆由当事人理智决定。我无法逐一回复求助者并解决具体问题,建议阅读我“出柜话题”栏目。许多同志总是出柜后搞不定家长不稳定的情绪,就匆忙把电话打给我,然后急忙把话筒塞给家长,这样做往往家长认为是我带坏了孩子,心门关闭从此再也不肯了解同志的话题。只有你们耐心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自愿和我沟通,这样才有所效果。
在中国式的教育背景下,少有像吴幼坚这样的母亲,在儿子出柜前就看过李银河的书,在儿子出柜之时就欣然接受事实。家长往往对同志群体还是陌生的,要给他们时间来了解和接受你将要选择的人生道路,需要有准备陪他们来适应,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有的家长一辈子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只能面对亲子关系的调整和修复。如果家长不能接受,关系僵化,即使你离家出走,走到天涯海角,你依然是他们的孩子,这是这辈子都逃不开的亲子关系。所以,出柜首先要有爱心,其次要有信心、耐心,不能因为你出柜遭到家长反对,就和家长对着干。既然希望家人认识真实的你,就要让他们看到你除了性倾向不同,依然是他们的子女,依然有孝心,作为子女,对长辈的尊重和关心不能忘。
在参与同志活动时,认识的好朋友都很优秀,都很善良,乐于助人,都怀有那份仁爱之心投身公益。我们除了向社会展示我们的存在,对内,也想帮助同志提升自我认同,勇敢做自己。我们站出来是想让社会看到我们的存在,同志不再污名化,让公众看到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一样为社会做贡献,添砖加瓦。我们争取应有的权利并不是作秀,是每个人应有的人权渴求。
(2013年9月13日)吴妈妈:你好!临近中秋佳节,寄她她梅尔我昨日纯手工制作的新鲜月饼,请她俩帮我送上给您,祝您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感谢您给予我的指导和对同志群体所付出的一切,给予我们正能量和坚持走下去的勇气。谢谢您!微薄的一点小礼物希望您喜欢。月饼馅有三种,白莲蓉蛋黄,芋头,红酒蔓越莓,有刻莲蓉的就是白莲蓉的,其他两款只有品尝后才知道。如果喜欢哪种口味的,可以和我说,下次记得给你多做些。
坚注:以下四图摄于广州拉拉情侣她她和梅尔的家(2013年9月17日)——
第一次2013-04-19:今天在本地邮局给您的工作室汇去200元,虽很少,谨表一丝心意! 感谢您为同志们所做的一切,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想,只有当一个个体自立,自爱,自强了,非议便荡然无存了。望注意身体,切记不要太过操劳。今后会继续支持或有机会去参加您的活动。
第二次2013-04-20: 吴妈妈您好,近日的出柜博文细看了,那位潮汕大三男生的出柜花絮相信也鼓励了不少同志朋友,父母都是爱子女的,相信出了柜,也定会有片别样的彩虹天。刚邮汇了400元,买一套《爱是最美的彩虹》(书及光盘)。
第三次2013-09-16:中秋将至,提前祝吴妈妈节日快乐,邮汇200元至您账号中,请查收。公益金不在乎多少,在于你我是否有颗公益心! O(∩_∩)O
坚复: 你已不是第一次捐款支持我的“八个一工程”了,而且数额都是百位数,十分感谢你有这份心意!祝你和亲人中秋国庆快乐!
三、教师同志出柜后家人依旧逼婚
我 家长大多一时难以被说服,关键看出柜者内心是否强大,以坚定温和的态度面对。建议阅读我博客http://blog.sina.com.cn/3sj 首页右栏红字“关于出柜”,我给出了较具体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别人正反面经验,慎重决定自己如何做。“出柜话题”栏目http://t.cn/ShqDqN 有300多篇文章大量实例供参考。“同志婚恋”、“传媒学界”等栏目也可浏览。先提高自我认同再帮助父母家人。有些家长有文化会上网,可建议他们阅读我的博文和观看有关视频。
我从2012年元旦起已不再担任同性恋亲友会会长,晚年做独立公益人了。我的热线不再开通,集中精力写博和组织活动、开讲座。家长工作做到一定程度,若需要与其他家长交流,可打@同性恋亲友会 热线4000-820-211周一至周五晚8:30-10:30家长轮值,周日2:00-4:00心理咨询。但须明白出柜者本人是做父母工作的主力,不能指望别人代劳。我前几年归纳了出柜十六字口诀:和风细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前提是“三心”:爱心信心耐心。这些仅供参考,祝顺利。
四、做脚踏实地的善者坚持公益
@王克勤:【做脚踏实地的善者】朋友讲:“哪怕只说一句公道话,干一件公道事;哪怕把这个社会不好的地方,改变一点点,尽一点点力也好。假如人人都能这样,那我们的社会肯定能改变。”#大爱清尘#也正是基于中国现实,面对最底层、被整体抛弃的600万在死亡线上的尘肺农民,力所能及,尽力而为,能救一个是一个!
尘肺风湿病农民赵定恒:实实在救人,脚踏实地干事,那里有尘肺患者,那里就有@王克勤 老师团队的身影@大爱清尘
向阳村王明升:王老师诚恳而真实的行动拯救着全国各地的尘肺患者,不图任何回报在为尘肺患者无代价的服务。敬请社会多多关注和支持!
C_kuang:极其赞成!其实我们只有做一点小善事的能力,如果有人做了看上去大的善事,那往往不是个人的主要功劳,或者事实上没有看起来那么伟大。小的善事做多了,也就是了不起的大善事。 承认自己是渺小的一分子是知识分子开始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
shishi_love_study0918:人一辈子一定需要做一个好人,因为人生命太短,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快乐。
淑艳不是淑女:做脚踏实地,温润谦和的善者!
流浪的云1203433223:很敬佩王克勤老师的这种坚持,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我们也会献上自己的爱心,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尘肺病人!
灵山善行福卡:做脚踏实地的善者!赞大爱清尘实实在在做好事的态度。
弼码翁:善,不是秀,而是责任担当和爱。
四川逸西:【这条路你走得很艰辛,感谢你一直以来为这个群体奔走呼吁】
@大爱清尘-甘肃: 我们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三色堇吴幼坚:我们做彩虹公益同样如此:“心怀大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改变世界。”加油!
附录
在第一段中,主要是由笛、箫、琵琶、二胡、中胡齐奏,弦管合鸣,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秦琴、扬琴、阮弹拨出轻盈的衬腔,节奏张弛有度,使音乐在平和中透露出不动声色的活力。间杂的木鱼、吊钹的敲击更衬托出夜的开阔旷远,平添神秘。
第二部分,没有明显的对比色彩,旋律分明是第一部分抒情的延展,没有冲突,只是更加的和谐、圆融。乐曲要表达的正像听者此时的思绪一样,自由发展,浑然天成。
最富有动感的应该是乐曲的第三部分,此时乐器间应答式的对话仿佛是云和月的嬉戏,忽上忽下,时进时退,甚是逼真、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