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郑州彩虹之旅小结:传扬大爱

标签:
吴幼坚同志母亲彩虹之旅传扬大爱情感 |
分类: 人际交往 |
6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13年8月16日在天安门广场随钢琴曲《只有爱》即兴独舞并拍摄视频上传网络。
北京天津郑州彩虹之旅小结:传扬大爱
□
一、关于这次彩虹之旅
同女同、家长个别交流外,主要公益活动有——
北京站
8月16日
8月17日
8月18日
天津站
8月19日
8月20日
8月21日
郑州站
8月22日
8月23日
8月24日
8月25日
小结
本次彩虹之旅分别由三个机构或组织承担交通食宿费用,使我这位没有政府和基金会支持,也没有私人或机构固定资助的独立公益人,顺利完成三地公益任务,非常感谢!虽然我要支付协助此行的朋友往返京广的路费和其他开支,但与收获相比还是值得的。10天里我通过5场讲座与3次聚会,面对面向近300位朋友宣讲了同性恋知识,弘扬了多元包容和谐的大爱。各地都有男同女同、同志父母与我单独交流,还有家长和孩子捐现款资助我做公益,天津一位同妻在讲座上发言给人们很大震撼。此外,先后接受了6家媒体采访。无论最终有几家报道能发表,我相信与媒体朋友的互动很有意义。天津、郑州的疾控部门、医疗机构都派人听讲座并予以好评,我也感谢他们对同志事业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于彩虹之旅的开头结尾,分别在天安门和黄河即兴独舞。视频均已上传网络,它将逐渐扩散,借助66岁退休编辑、同志母亲的行为艺术,让越来越多的人感悟:“爱是最美的彩虹”。
二、希望两次独舞视频扩散
@三色堇吴幼坚:2013年8月16日下午,6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从广州坐近21小时火车抵达北京不久,就来到天安门广场。随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乐曲《只有爱》,即兴舞动彩虹纱巾,表达对多元包容和谐社会的向往。http://t.cn/zQukXYK
@三色堇吴幼坚:#黄河母亲河#6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北京天津郑州彩虹之旅以即兴独舞《黄河母亲河》打上句号http://t.cn/z8ZPESb 阿坚我于8月15日从广州启程,至8月24日晚完成三地彩虹活动,25日由郑州朋友开车去黄河游览区:分别在炎黄二帝巨塑下和黄河滩上舞彩虹长扇,随王宏伟《黄河母亲河》即兴独舞。
@三色堇吴幼坚: @王宏伟歌迷官方微博:王宏伟演唱过无数次《黄河母亲河》,与很多导演、演员、乐队成功合作过。而我这位6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第一次到黄河滩随他高亢激越的歌声即兴起舞,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会是独特的。歌迷们若能看看视频,或许亦有同感吧。
@Pretty-GG:赞一个
回复@Pretty-GG:关注我微博的同志、同志亲友或相关工作者多,怎么向广大异性恋网友传递信息,我还找不到更好办法。希望大家都帮忙出点力,将有意义的微博扩散开去。
三、回到广州立即投入工作
@三色堇吴幼坚:关机小睡30分钟,明天回到广州再上网。88
@临在的状态:阿姨智能手机不会用吗?这样就可以随时上网了呀!
回复@临在的状态:我不用手机。你还嫌我不够忙啊?坐17个小时火车,环境嘈杂、灯光不足,还要我戴着老花镜坐在铺上“随时上网”?该提醒多多休息!
@临在的状态:好吧,亲爱的阿姨多多休息,少上网对身体有好处。
回复@临在的状态:说少上网其实做不到,太多事放不下。刚回到广州当天下午,立即打开电脑,忙于回复邮件、私信、留言,整理照片……我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吧。
@晨光夏小熙:吴阿姨,好好休息吧
回复@晨光夏小熙:在车上17个小时,抓紧睡觉。现在回到广州该做公事了。只希望人们珍惜我的劳动成果,读微博博客,评论转发推介,并思考我的意见建议,而不是我一个66岁老人在自说自话。
@贵州黔助-晓刚:吴妈妈最近一直忙于北京佑安医院专家来遵义开展义诊活动的事,很少上网。昨天终于成功主办完成。接下来我就要为您来贵州遵义开展彩虹活动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等一切活动计划好了就和您联系。期待您的到来!
回复@贵州黔助-晓刚:我从@天津艾馨家园HIV工作室阿勇那儿,知道你们的大动作。祝贺成功!我今天刚回到广州,立即有很多事要忙。你不必急,慢慢筹划,或等明年合适的季节吧。9、10月我也忙。迟早要去贵州开展彩虹活动的!
@贵州黔助-晓刚:嗯好的吴妈妈,那我就慢慢地筹备中,您平日也很辛苦得保重身休!祝吴妈妈健康快乐!
睡了一觉已是8月27日早晨,列车行驶在山区,旭日很远且不断被山岭树林阻挡,抓拍不到一个完整的。
车抵广州走到站台时,见电子钟显示出:9:11,想起我在天津住晋滨大酒店911房间,很巧。
请同伴为我用他的手机拍张照片发微博报平安,时间已到9:19。
网友关心吴妈妈是否独自出远门,不,每次去开展彩虹活动,我都找人协助,不然我没本事连续十天半月奔波,完成高密度高强度的活动,还逐日发图文报道。我们要带两台笔记本电脑,相机,一批彩虹双光盘,我在不同场合开讲座、接受采访、即兴独舞,肯定不能只带一两套衣服,鞋也要有两双……为我当助理是件苦差事。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阿坚的生活也是新的。这不,刚回到广州就有很多事要做了,加快脚步。
四、不喜欢被称为“老太太”
@三生石与四夕潮:我看着老太太精神饱满地踏遍万里河山,高扬彩虹旗,我觉得这样的生命最有意义。
叶竹尖尖:老弟,这么精彩的评说不艾特@三色堇吴幼坚 @吴幼坚工作室可惜啦!我帮你刷。
三色堇吴幼坚:回复@叶竹尖尖:他爱用“老太太”这词,有时又用“阿姨”。新加坡每年举办国际性的老年人文艺汇演,用的词是“长者”;我的广雅校友组团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如果我不是投身同志公益用尽时间,或许也是其中一员……我至今还未出过国呢!我要留点时间给自己才行!所以,最好别说“老太太”,才66岁嘛。
@我系Lucas老师:我若是明年继续面试阿联酋航空能成功。一定要请吴妈妈出国玩一次。
回复@我系Lucas老师:我面对的男同女同同志父母非同友人太多太多,很难逐一记住你们,你说了我就等着某个时候有某位朋友请我出国玩了。先谢谢你的心意!
@我系Lucas老师:我定记得。
三生石与四夕潮:回复@三色堇吴幼坚:好,下回换个更文雅的称呼。恭喜阿姨凯旋。
@三色堇吴幼坚:“老太太”够文雅,但不合时宜。我多年前在《源流》当副总编时,就对来稿报道新加坡举办国际“长者文化艺术节”有感触。国外七八十岁的人读大学、开车、旅游,或从事服务行业,为中青少顾客端盆子等都十分常见,我们就觉得不妥。中国人退休后怎么过,没孙子抱怎么办,都成了问题。
三生石与四夕潮:阿姨说的在理。
@编剧少华: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太太!
@叶竹尖尖: 那确实!
三色堇吴幼坚:你俩还在强调“老太太”,没注意到我已发话说不喜欢吗?才66岁就叫“老”,90岁叫什么?六七十岁的人若父母八九十岁仍健在,根本不敢自称“老”。你俩叫我“阿坚”够叫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