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13年6月14日与从北京回广州探亲的儿子一起逛家具城,见到儿童房间彩虹靠垫很醒目,窗帘也很鲜艳,就让儿子郑远涛为之拍照。阿坚我这天特地穿件浅灰上衣,以便配合不同场景,看来还是很合适的。
2005年那本好书与2013年这批近照同样有爱
□
吴幼坚
一、《中国孩子最有兴趣的100件事》正确回答“同性恋是什么意思”
@可以预约的好天气:在这本由王灵娜编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孩子最有兴趣的100件事》书中,客观的给孩子们解释了同性恋一词,希望00后和10后的孩子们在长大以后知道自己或者别人是同性恋的时候可以很坦然的接受事实,不再那么的惶恐和无助。@三色堇吴幼坚
今天 09:08
@三色堇吴幼坚:《中国孩子最有兴趣的100件事》答“同性恋是什么意思”:性别相同的人彼此相爱。
@三色堇吴幼坚:@可以预约的好天气
她今早发表这条微博并艾特我,我刚转发出去便引起积极反响,可见人们多么期待出版界正确传播关于性别、性倾向的科学知识。此书是2005年出版的,感谢编辑王灵娜,感谢吉林美术出版社,你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坚注:以下摘录部分网友微博评论,其中有多位是公开支持子女及同性恋群体的同志父母)
三色堇吴幼坚:同性恋成因未有权威定论,专家学者仍在研究,但可以肯定与异性恋一样正常。
陕西弯弯绕:转发微博
含蓄姐2012:转发微博
FOREVER_SINGLE:也许写先天因素比较少争议点吧。
鹧鸪清怨用情浅:我觉得先天后天共同因素吧![[偷乐] [偷乐]](//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偷乐] [偷乐]](//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马先森很忙:事实就是事实,永远不会被改变的!
重庆公交车迷:等老古董、老封建死完了,同志平权就有希望了![[太开心] [太开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巛菊花双双把瓜含:吉林美术出版社![[good] [good]](//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万年不在: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客观的刊物。
笨小丢丢:好励志
苦楝-斌:哇,好美好可爱的漫画。
布次次:2005年的书哦~
@Living-in-vision:![[鼓掌] [鼓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爱澈的过路人:解释得让我泪流满面。
七巧Rica:不知道为什么眼眶湿了。
HuiFeiDe-YU:同性恋就是性别相同的人彼此相爱!
奇缘一生LGBT工作室:这种方法对孩子解释同性恋很不错哦。
@上海梅姐:“同性恋是什么意思?”:性别相同的人彼此相爱
美妙的答案
@百年茉莉:
可惜2005年这样的书好多人并没有看到,如果每个小学甚至幼儿园都配一本这样的书,那校园歧视会降低好多吧?![[太阳] [太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酷酷的设计男:可惜这本书买不到了,还想买了送给外甥看呢,正好可以借此给家里人传达正确的信息。
欠小熊:畏惧排斥,不解恐惧,都来自于无知和臆想,喜欢和不喜欢,都是一样,所以这里的自己也很真实,老爱说玩玩这样词汇的,请也别把微博这样一个现代的互动工具当面具吧,自己都不真实,怎么遇到另一个你真实需要的他,现实里本就难发现彼此了
昱妈妈61N:![[给力] [给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周丹同志法律人:
【“同志”那些事】该书涉及同性恋话题,立意和旨趣颇佳。当然,有些说法和措辞可以商榷,例如“大多数人会爱上跟自己性别不同的人,例如爸爸和妈妈”这句。事实上,不少爸、妈或者爸妈是同性恋者。
二、儿子远涛从北京回广州探亲10天的温馨瞬间
独生子郑远涛2006年从广州去北京工作生活,至今刚好七年整。他基本上每年都回广州看望父母、亲戚、老师、同学、朋友。因想集中精力翻译长篇历史小说等等,原订去年冬探亲却改在今年夏,父子俩一年半没见面了。我2012年夏天去北京参加过研讨会,所以和儿子只相隔一年未见。他6月6日晚飞抵广州,16日晚飞回北京,停留时间并不长,安排得相当充实。6月15日大学同学举办毕业十周年纪念活动,他参加聚会见到很多老师同学。回家后说,妈妈,原来有不少同学都关注你,有的还和你见过面、合过影呢。又说,在北京有些人介绍我时,会说是“吴幼坚的儿子”,弄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早已是成年人了呀。我答,是你2004年先向媒体出柜,才有我2005年公开站出来,当初人们介绍我也会说是“郑远涛的妈妈”,你渐渐淡出我则越来越突出。他说,是你坚持做公益造成的影响。先生插话说,妈妈还不是很长时间都被介绍是“吴有恒的女儿”?呵呵。
我最开心的是父子俩每天早上去附近宾馆露天泳池游泳。儿子返京后73岁的先生仍继续去游泳,这是他从小就热爱的运动。不过听说周一早上只有他一人在游,我想等天气渐凉就不要去了,改回散步吧,毕竟年纪老了呀。我每天尽可能去东山湖公园湖心岛即兴独舞,先生儿子都没看过我跳,不知道这两年我进步还挺大的呢!我一直忙碌,甚少逛商场、书店、家具城,远涛特地用半天,陪我去天河那边走走看看,喝咖啡尝点心吃特色午餐,我自然少不了带相机随手拍。平时母子俩有通话,多是他打来,也有通信,他会向我推荐好书、好音乐。难得母子相处半天,谈到各种话题,将来的计划等等,十分亲切坦诚。我和先生对儿子的一切都很满意很放心。
远涛小时候乐意和妈妈一起做摄影爱好者爸爸的模特(妈妈一直是被摄影爱好者),长大就不愿意照相了,更不喜欢我随便给他拍摄还发表出去。不过近年我说过,父母都老了,见一面是一面,合影一次是一次,要趁父母精神健旺多留下美好瞬间……我想儿子是明白那意思的,所以他比原先愿意合影了。虽然光线、构图、神态等等都不算理想,但胜在真实新鲜温暖,所以发表如下。

2013年6月8日远涛与父母去亲戚家做客在窗前谈笑时,妈妈悄悄拉近镜头拍摄了这一剪影。

66岁的妈妈与32岁的儿子在亲戚家阳台合影。

远涛与爸妈合影。

2013年6月14日远涛陪妈妈上街,在某书店柜台点咖啡时,妈妈拍摄了这幅照片。后来女售货员提醒说店内不许拍照。

等儿子点饮品、点心时妈妈顺手拍摄书店情景,不知道原来有规定不许拍照。

既然不能用相机拍摄,就用儿子手机照一幅,因为妈妈说要发博文哦。
在商场内外拍摄的一些照片:




在家具城拍摄的一些照片:














6月16日合影:

6月16日是父亲节也是远涛结束假期飞回北京的日子,中午他请爸妈吃饭,下午妈妈要去组织男同观看美国同志电影《欲盖弄潮》暨检测,便匆匆与儿子道别,祝他一路平安!次晨读到远涛发来邮件说飞机晚点午夜才回到小家,不过经过几小时睡眠,他又精神饱满地投入新的一天了。爸妈这就放心了,祝你和男友相亲相爱,万事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