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013-03-13 10:33:57)
标签:

吴幼坚

同志母亲

22岁男同小云

出柜

情感

分类: 出柜话题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013年2月23日出柜同志小云和妈妈分别从东莞、深圳来到广州,同志母亲吴幼坚请母子俩吃晚饭并同游广州荔枝湾水上花市。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吴幼坚

 

    小启:3月17日免费观看美国同志电影《初学者》报名从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e57k.html

   

   很多人说子女出柜父母入柜,是难以避免的现象,所以子女不应将压力转移给父母,宁可受委屈也要隐瞒性

向,按父母意愿和异性恋人生模式过完此生,这才算孝顺。可是22岁的广东同志小云,却以实际行动给出不一

样的答案。附录二是他应约所写自己出柜并帮助妈妈出柜的故事。初识小云时我还担任着同性恋亲友会会长,短

短数月亲见他积极参与活动,勤快地发博文写感受,在群里认真做管理员……值得一提的是,我不再担任亲友会

会长后,小云继续在微博上关注支持我,还抽空参与我组织的公益活动。知道我没有固定经费来源,20123

21日,他通过支付宝捐助100元并留言:“阿姨好,我是小云,这是我的第一份月薪,给100元吴幼坚工作室,

为公益作出微薄的支持!”那时他试用期月薪只有900元,100元就是九分之一了!他在东莞上班,为收集出柜

资料,趁我在广州人民公园做外展,依约来取《爱是最美的彩虹》一书,与我合影并同意发上博客。面对一位年

65岁仍在奉献的同志母亲,人们可以提出种种质疑甚至责难,而小云对我一如既往地尊重信任,表现得善思考

有定力。因此,在自己出柜和帮助妈妈出柜过程中,做得比许多年长于他的人出色并不奇怪。小云从抑郁消沉到

阳光向上虽然离不开别人的鼓励,但关键还是自觉学习力求进步。

 

附录一是小云201111月的博文,写于听我讲座次日:“昨天参加了吴幼坚妈妈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的讲座,个人第一次见到吴妈妈,感觉为人和蔼,倍感亲切。讲座听完获益良多。”今晚我要第三次在华师大开讲座了,重读年轻同志的真实感受倍受鼓励。我愿成为一盏小小的明灯,有生之年多照亮一些孩子的心。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小云手拿公益读物《爱是最美的彩虹》,与吴妈妈合影并同意在吴妈妈博客发表。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小云参加吴妈妈组织的唱K活动并积极向男同派发安全套、检测转介卡。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013年2月24日吴妈妈请小云陪母亲出席蛇年元宵唱K联欢,活动共79人参加,分四间房唱歌,十分热闹。集中进行自我介绍时,吴妈妈向大家简述小云母子故事,全场热烈鼓掌,赞扬小云勇敢出柜并帮助妈妈出柜。

 

附录一  听吴妈妈华南师范大学讲座有感(博文节选,小云发表于20111119日)

 

初次见到吴妈妈,心情没有太多的兴奋与激动,反而有些许平静。吴妈妈是个和蔼的人,与人很有亲切感。因为去时较晚,我坐在近后排,听妈妈的声音有些小,讲座时许发出对妈妈接受儿子态度的惊叹。由于需要记录讲座过程回去写博客,于我,只是淡淡地做笔录。吴妈妈的讲座很有逻辑性,先理性分析自己儿子出柜成功的各种客观主观的原因,再从个人过渡到亲友会,让大家了解同志群体的一些现状,从轻松的叙述说到后面孩子自杀的故事,现场很多人都被感动到落泪。

 

因为我是同志,所以我没有办法代入到非同的世界里去听这个讲座,我没有办法了解他们听了这个讲座后是什么感受,所以不好说什么。我不知道听完这个讲座后异性恋的朋友们是否对同志群体有了一种明显的改观或者是认识。而我身为一个同志的感觉是吴妈妈能站在这里向社会述说同志的故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同志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许多时候都不被人了解甚至误解。吴妈妈能挺身而出地帮助我们,我很感激。

 

简述一下我个人的情况。我今年20,广东人,9月底才从淡蓝网上的新闻知道了吴幼坚妈妈这个人,才知道吴妈妈原来是广州的,亲友会原来也在广州。在此之前,十几年我一直沉淀在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当中。没有自我认同,十几年一直都很低落,几度考虑自杀,幸而没有实践。找到吴妈妈的博客观看后深受感动,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位吴妈妈一直在帮助我们这些孩子。那时候忽然觉得很温暖,自省,身为一个同志,没有为同志群体作什么贡献,而一个非同的妈妈却一直在为同志群体努力,反思,自愧不如。通过加入由同志母亲浪漫妈妈创立的浪漫转身群,意识到自己需要为同志群体尽一分绵力。可对于算是刚刚踏进圈子的我,可以说什么都不懂,还需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

 

“人不一定要有乌纱,但人一定要为社会留下点什么。”这是吴妈妈在讲座上说到的一句话。(坚注:这是我父亲吴有恒生前说过的话)我觉得吴妈妈在帮助孩子和父母们的同时,也在用自身来启示我们投身于同性恋公益事业中,为同性恋争取平等的地位与合法的权益。

 

    以下照片均摄于2013年2月23日广州荔湾湖公园一带——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附录二  我的出柜故事(小云脱稿于2013310日)

 

其实201210月左右我就已经向母亲出柜了,但一直拖到现在才写这篇出柜总结。因为会触及过往不好的回忆和感觉,我并不愿意写这篇文章。不是我不愿意面对过去,只是有些感觉触发后对我仍然会有些影响。但吴阿姨鼓励说出柜成功的正面故事应该和大家分享,而且我们母子关系很特别。思量再三,还是敲起键盘写下故事给大家参考。我高考语文不及格,所写的文字冗长又拖沓,还请见谅。

 

一、孤独,自我认同之路

 

    和许多同志朋友一样,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了。对某些男生有一种朦胧说不清的感觉,在认知缺乏的情况下,我并未意识到我是喜欢男生。都说父爱如山,父亲对儿子的爱从不言表。以前的我一直都认为父亲其实并不爱我,我的童年很缺父爱,得到的从来都只是父亲的冷淡。于是对身边其他的父亲我总是有一种特别倾慕的情感。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对于人世间的真善美尤其敏感。父亲与孩子欢乐地打闹与玩耍,彼此惬意的笑脸,是我梦寐以求的美好事物,却又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时至初三的某一天,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那位长相十分帅气的体育老师。他抱着未满一岁的女儿,在阳光下坐着嬉笑。他给了我一种慈父的感觉,当时我觉得很羡慕。后来发现渐渐喜欢上了他。那是第一次遇到喜欢的人。理论上喜欢是一种兴奋、幸福的感觉,但是我却感受到一种恐惧与不安。我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与我性别相同的人?当时以为是由于父爱缺乏的影响,导致我在寻找另一半的意识上选择了男性。而我却一直为这种爱慕而处于一种悲伤的状态。

 

    我的高中,是在一种理所当然紧张的学习氛围和沉默中度过的。初中和高中我都遇到过自己喜欢的男生,当时并没有和任何人说,独自把这种感情深埋在心底。但感情这东西不容易控制。因感情引发的不良情绪,一直伴随在我的求学路上。回想起来,很大部分是这个原因,使我没能很专心地去读好我的书。而因为家境并不富裕,母亲为了供我读书,早在我初二时就开始在外打工,甚少回家。我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情绪一直无法释怀。

      

 从高中开始到大学,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抑郁。因为我是同志,因为我是一个人。我不能跟任何人说我是同志,因为别人都喜欢女生而我喜欢男生。我只能在暗地里喜欢那些不可能喜欢我的男生,而那种爱从来就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理性告诉我需要放弃这种感情,感性告诉我这不是一件轻易能放弃的事。我徘徊在放弃与不放弃的边缘,这种折磨就好像刀插在胸口上,很痛却不会死去。我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每隔半年我都会抵不住压抑,一个人躲在无人的地方低泣。每次哭到累了,麻木了,爬起来再继续走。半年的这段时间,成为了一个轮回期。最严重的时候,是大二大三时,觉得整个人活得很累,想放弃,经常会想到死。我的脑海中经常浮现各种自杀的方法,撞车,跳楼,割脉,吃安眠药……直到现在我依旧记得那种让人惶恐的感觉,闭上眼睛躺在床上,想象自己在无人的路中间,大卡车从我的右边撞过来,接触的一瞬间我感到身体右边被推挤,身体马上被弹到空中再落地,天空慢慢由暗变黑……

 

我是一个很善良的人,这可能与同性恋一样是一种天性。我喜欢一切真善美,抵御所有不好的事物。我喜欢看到别人的欢乐,喜欢看到别人幸福洋溢,而不是矛盾与悲伤。我倾向于和朋友一起傻乎乎的玩笑,而不想和朋友抱着一起哭。既然相聚机会不多,何不快乐地享受这短暂的时光?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我从来没有打算与身边任何人说我是同志。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也很少网络上的各种网友视频及见面。即便是在资讯发达的时代,我还是感到一个人的孤单。而在脑海中被杀死了无数次之后,我想到自己不能就这样死去,会对不起我那含辛茹苦的父母,还有那些关系很好的亲朋好友。我舍不得他们难过,所以始终没下得了手。很想报答这些年他们给我的一切,又想到目前在读大学的我根本没有任何条件与方式,最后我决定苟活多几十年,等到一天没有任何遗憾,再吃安眠药结束自己的生命(考虑过安眠药是最最不疼的死法)。

 

二、转机,浪漫转身群与同性恋亲友会

 

    记忆中是20119月,我在吴幼坚妈妈的微博看到浪漫转身群,当时是辉华婚礼,怀着好奇之心加了进去,并下载了YY语音聊天软件。加入了浪漫转身这个大家庭,我的人生开始转了一个角,前面有光。浪漫转身群有同志母亲浪漫妈妈,有很多即便是在网络虚拟的平台上,也会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同志朋友。他们有欢乐也有泪水,但是没有阴暗与消极。这是一个满怀着爱与关怀的群体,我感觉到一种开朗与积极的心境。进群第二天我就向浪漫妈妈申请做群管理员,以管理的身份去熟悉这个让我感受到温暖的群体。虽然做管理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没有在浪漫转身YY上说过超过十句话,是因为怯弱,也是因为自我的不认同。但我发现由于有网络上这么一群人的存在,我的心境慢慢发生了改变。

      

在浪漫群呆了一段时间,觉得也许现实中也会有这么阳光的一群人。想了许久,鼓起勇气,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一个人,第一次参加亲友会的活动,是20119月形婚主题的讲座。这活动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原因是:活动下午两点30分开始,我一点就到了亲友会楼下,在附近的街道逛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无数次想退缩,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踏进了亲友会的大门。走进上亲友会的楼梯时,我的脚在发软发抖,但我没有停止脚步。虽然在活动中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是遗憾,但回忆起来,这个活动使我明白了几个道理:第一,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够体会;第二,万事开头难,最难的第一步迈出了,以后的路就好走了。勇气是良剂。这是我人生中迈出的堪比拿破仑的一步。

 

    带着学习的态度,我参加了后面的几次活动。由于我习惯自省,每次去参加讲座都会带上笔纸做记录,回头温习强化自己的记忆。随着自我认同的渐渐提高,我第一次接触现实中的同志群体,第一次见了同志网友“一叔”,第一次参加英语沙龙,第一次与老外交谈(虽然大部分时间不知道他说什么),第一次认识直女义工嘉嘉和同志建雄(后来成为了好朋友),第一次参加义工聚会,第一次见到吴妈妈,第一次因为在博客上写总结被关注和赞扬。第一次了解同志夫夫也可以拥有孩子,第一次与同志朋友“毒药”握手,第一次约同志朋友私下聚会,第一次带网友参加活动,第一次参加唱K,第一次和同志朋友一起游园,第一次在吴妈妈博客亮相,第一次成功向朋友出柜……众多的第一次汇聚成了今天的我。原来我的这小小的一步,蕴含对我而言巨大的成功。

 

    随着在亲友会和浪漫群的经历,我慢慢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我渐渐意识到其实这并不是父亲的问题使我成为同志的,想通后,其实完全是两码事。我并不同意同志的后天论。兴许是由于自我认同的提高,渐渐不再纠结于自己的性向,要不是写这些文字想起那些不堪的回忆,我还忘记原来我打算过怎么结束生命了。

      

原来我一个人,在亲友会的陪伴下,逐渐找到了光亮和温暖。

 

三、铺垫,主动向妈妈出柜

 

2009年上大学的时候妈妈在广州海珠区工作,那时我是有意报考广州的大学,考虑到离妈妈比较近,可以常见久违的母亲,毕竟我初二时她就离乡别井,希望上大学后能够多点机会陪伴。每次见到妈妈,妈妈总是做很多菜给我吃,总是怕我吃不饱,所以导致大学后体重暴增。但后来她手因工受伤,不得不辞去工作。休养几个月之后,工作地点就改到了东莞。那大概是2011年的事情,当时我读大二,之后探望母亲的地点就改到了东莞。

 

大学期间我喜欢上一个直男朋友,但因为是没有结果的爱情,一直很辛苦。而母亲的感觉一向很敏锐。她总能察觉到我的不开心,她一直想了解我的苦衷,但出于对我的尊重,从来没有问过我不开心的缘由。她时常对我说,只要你开心快乐,我什么都无所谓的。而我直到201211月前,都没有告诉过她缘由。她一直把我当知心好友一样什么都对我说,但我却对她有所隐瞒,这对她很不公平。为此我一直觉得很惭愧,但当时的我确实没有办法。

 

20119月接触亲友会后,我的圈子渐渐扩大,加上一直看吴妈妈的博客,在线上线下渐渐知道很多同志及同志家庭的故事。对比其他家庭关系,我意识到可以告诉母亲我真实的性倾向。于是在2012年初,我有了出柜的想法,并且开始了筹划。说来也是巧合,在我还未自我认同之前,就已经尝试教妈妈使用电脑打字上Q以及看视频,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她总算学会了上QQ,逛QQ空间和用PPS等软件看电影。她是个比较爱看韩剧的人,于是我便向她推荐了《人生是美丽的》这部温馨的家庭同志剧。2012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在东莞陪妈妈过除夕。一起看韩剧,一起笑一起哭。看完后讨论情节,妈妈表示同性恋其实也没有什么呀,都是爱情。当时我脑子很热,想说其实我也是,但最终忍住了。年初二去广州参加亲友会的棋牌活动以及吴妈妈组织的初三游园、初五唱K。并有出镜照片发表在吴妈妈的博客,计划出柜后给妈妈看。但因为妈妈不会上博客,到现在还没有看过这些照片。

 

20122月我在东莞找到了工作,但离妈妈较远,只在休息日才过去妈妈那儿。因为工作上有问题要顾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和她交流工作方面的想法及感受。工作趋向稳定后的某一天,回公司上班前,我在她住所留下了一本书《我的那些同志孩儿》。两周后我与她出去吃饭,她用怀疑的语气问我那本书是哪里来的,我答是2011年底在广州做志愿者时买的。之前我有告诉她我在广州做过志愿者,但没有说具体是做什么。然后建议她看看那本书,她答应了。一个月后我们交流读后感,她怀疑这本书的真实性,认为是小说,现实中没有这样的现象。我对她说同志是真实存在的,藕姨也是真实存在着。她开始有了一些抵御的反应,包括后来对吴妈妈的视频产生一些反对的想法,不明白为什么吴妈妈要支持别人的孩子同性恋。

 

20129月前后,妈妈的手因为工作量太大的原因,以及之前的伤并未完全痊愈,不得已辞掉在东莞的工作,一个人暂住在深圳休养。我和家人都嘱咐她先不要工作,等身体完全好之后再说。妈妈有了很多时间上网上QQ。我知道她每次都会观看我的QQ心情以及空间。在出柜前很长的一段压抑的日子里,因为感情问题,我时常会在QQ发表消极的心情。她亦一直知道我的心情,在QQ上经常会像以前一样,说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她说,她可以分担。于是某一天夜里,我在QQ上向妈妈说明了一切。

“我喜欢一个人,他是男的。”

“哦,那他喜欢你么?”

“他喜欢女孩子,这是我难过的原因。我知道不能喜欢他,但抽离不出来……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接受吗?”

“我只希望你可以开心,喜欢男的女的其实没有关系。”

    我在一个四人住的集体宿舍里落泪了,顿时心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放,好像十几年的担子突然卸下了。我激动得全身发抖,马上用颤抖的手指敲字,让她加了浪漫妈妈的QQ,通过浪漫妈妈的帮助使她更好地理解这个事实。我问她知道后会不会不开心,她说她明白同志不可变,虽然心里会有点难过,但更多的是希望我能开心地过。我向她保证以后会让自己过得开开心心的,不会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那一个夜晚很奇特,我从来没有觉得生活像这个夜晚一样有意义。突然间很多负面的情绪都消失了。生命忽然变得光亮起来。像是一种重生的感觉。我从来没有这样的奇妙感受。

 

四、加油,设法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出柜后,我下载了网上大量关于媒体采访同志群体的相关视频:《重庆发现》《南都深呼吸》《纪实》《看东方》《你如此坚强》《我的儿子是同志-孙爸爸》《TEDxUICCRUSH 悸动”-吴幼坚》《彩虹伴我心》以及同志电影《天佑鲍比》,休息日一次性带到深圳给妈妈观看。因为我要上班没能陪她一起看,只是让她与我分享观后感。当时她给我的感受很简单,我知道她并未完全接受这个事实。这需要时间去消化。我出柜了,而妈妈入柜了,我应该帮助妈妈尽快走出柜子。

 

我出柜当晚妈妈就进了浪漫转身家长群,这有助于她对同志群体的理解,但她没有接触过现实中的同志、同志群体和同志父母,这一切对她来说都是虚幻而不真实的。所以我一直计划要带她见见现实中的同志和父母。20131月,我邀她去参加亲友会东莞小组的《彩虹伴我心》观影活动,她答应了。对于农家出身的母亲,那是她人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在那里,她见到了现实中的出柜同志阿南和很多阳光的同志。感谢帅气又成熟的阿南愿意和我合影,其实那就是准备发上博客给妈妈看的。当晚妈妈和我说的话让我蛮感动,其实她也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是因为学识不够,有些时候心里的感受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2013年我和妈妈依旧没有回家过年。我要连上10天班到元宵才放假,妈妈就一个人在深圳休养。刚好吴妈妈龙年元宵组织唱K联欢,于是我便邀妈妈来广州参加活动,并联系吴妈妈看能否提前见面聊天。吴妈妈决定正月十四请我们母子在荔湾湖公园附近吃饭,然后同游荔枝湾水上花市,还请来健谈的同志母亲刘妈妈作陪。妈妈对我说吴妈妈为人很和蔼可亲,一点也感觉不到陌生。第二天我们去参加唱K70多人分四间房,大伙兴致都很高。集中到大房作自我介绍时,吴妈妈请我们母子站出来,赞扬我勇敢出柜并帮助妈妈出柜。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志们都羡慕我们的母子关系。虽然后来我们只是在小房里与部分同志娱乐,但从妈妈的言语中,我知道她已经渐渐接受这个群体了。

      

今年3月,妈妈经朋友介绍去了东莞工作,离我工作的地方约有40分钟车程。在我敲这段文字的夜晚,QQ上我对她说东莞群的小麦有意愿邀她参加家长协力营,问她意下如何。她说她其实也很想参加,只是因为工作没有时间。听了这句话之后,我知道妈妈已经开始有意愿走上同志公益的道路了。虽然目前条件不允许,但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忽然对未来有一种特别美好的想象:我和妈妈一同走在同志游行的大街上,扬着彩虹旗,举着标语牌,高喊着争取同性婚姻合法化。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小云出柜后积极帮助妈妈走出柜子

22岁出柜同志小云和45岁的妈妈在广州荔枝湾合影,由66岁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拍摄。阿坚我讲完小云出柜故事后多说两句:身心健康的小云尚是单身,希望与之交往的男同志主动联系他吧!他的微博是:@BH小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