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义工名单·文友通信忆旧

(2011-01-14 20:05:00)
标签:

吴幼坚

亲友会

优秀义工

广州文艺

文友

王不天

情感

分类: 大千世界

优秀义工名单·文友通信忆旧

优秀义工名单·文友通信忆旧

 

□ 吴幼坚

 

    我与文字打了几十年交道,本以为退休后也像许多文化人一样,看看书写写文章,也许能在报刊发表一点东西,发表不了也无须太在意,自得其乐安度晚年。谁料生活轨迹从2005年发生改变,2007年起更与网络结下不解之缘,从此更新博文、微博成为要事。4年来发表了1059篇博文,可是关于办杂志的内容不多,没时间写也没机会多发。阅稿改稿退稿组稿编稿的往事,是自己职业生涯不可缺少的部分,我还是相当看重它们的。昨日写与文友王少华王季明重逢,今日接着写同样在开封的文友王不天,他与王少华是编辑部同事。不过写文友故事之前,先宣布亲友会公事。

 

一、亲友会公布优秀义工名单

 

    周日要表彰一批优秀义工,明天已是周六,因事不能参加联欢的优秀义工,请指定专人代领奖品,或回复我留待下次活动补领。多谢配合。

 

同性恋亲友会2010年下半年优秀义工

 

阿强  

    与阿坚共同发起亲友会,一直是义工总代表。在主持《彩虹》文集分享会、《喜宴》观影讨论、第三届同志父母恳谈会时有出色表现;注重媒体沟通及同志文化建设。

阿坤 

    对亲友会怀着深厚感情,不怕路远尽可能参加各项活动;接受同伴教育员培训、快速检测观摩后,积极参加外展,筹备推广快速检测,与阿平成为动员检测项目的骨干。

阿灿 

    带着大学生的特点加入义工队伍,热情奔放朝气蓬勃,灵活主持了中秋同赏月,又策划主持了200多人参加的光棍节同志联谊活动。

嘉华 

    团结义工骨干并调动朋友资源,群策群力周密策划,生动地主持了颇有难度的雕塑公园户外体育游戏。

Max 

    亲友会首批义工之一,积极参与早期工作,并保持对组织的关爱;勇于创新工作过细,策划主持了亲友会2011元旦晚会,实现了广州同志集体亮相。

河青 

    多次从远郊赶来参加活动,元旦晚会上以指书指画表达同志心声。

阿南  

    自觉发博客微博,多次从东莞来参加活动演唱歌曲,向心力很强。

阿乐 

    无论做唱K主持、典型发言或做外展、带动友人检测都积极主动。

阿恒 

    关注转发亲友会消息,以同伴教育员身份做外展或在活动中宣传。

10 传标  接受同伴教育员培训后,去公园等地做外展或活动中进行宣传。

11 小郭  做同伴教育员之外,和阿海公开订婚、顶住家族压力坚持相爱。

12 小章  亲友会唯一的义工协调员,两年半来自觉认真地完成资料归档。

13 卡卡  只要亲友会有需要就尽量安排时间从东莞赶来,认真摄影摄像。

14 小刘  只要亲友会有需要就尽量安排时间从东莞赶来,认真进行摄影。

15 小吴  新加入亲友会的年轻摄影工作者,以专业设备与技能认真服务。

 

    部分义工来信如下——

 

    Max:谢谢吴阿姨,觉得有些受之有愧,不过,正如吴阿姨所说,从亲友会成立之初就与之结下缘分,那份感情还是与别不同的,如果可以,都会尽心尽力帮忙的,也衷心希望亲友会的发展可以越来越好~~吴阿姨辛苦了,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Best Wishes and Regards

 

    传标:惭愧,惭愧

 

    九九:亲友会成立以来,肯定少不了这些义工的鼎力支持,很感谢他们为我们作出的努力,谢谢这些兄弟姐妹,同时恭贺他们成为优秀义工,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才是。

 

优秀义工名单·文友通信忆旧
王不天记得我去开封时穿着鲜艳的连衣裙,我想自己40岁左右的花连衣裙,这条也算鲜艳了吧?这是在广州市人民公园拍摄的老照片。当年更多旧照以后抽空慢慢弄,它们不像数码机拍摄方便上传。
 

二、阿坚与开封文友王不天的通信

 

    先发表2007年秋的一则文友评论。这种网络重逢的喜事我已碰见好多回了。

 

    新浪网友2007-10-31 16:45:10您是《广州文艺》那个吴幼坚吗?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你!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初涉文坛的小字辈时,你处理过我的小说,还亲笔回了好长的信,对我鼓励很大,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此祝福您,祝您健康开心,多出作品!

 

    王不天勾起我找寻旧日通信的念头,是因为昨天在王少华博客留下评论:

 

    不天2011-01-13 13:15:04 拉拉婚礼的报道,我前几天转载了。阿坚来开封组稿,好多人都认得她。这几年她专注同志事业,影响很大。办有博客,叫三色堇。

 

    1月14日我在三色堇妈妈信箱搜索邮件,打出“开封”两字,就找到一封信2008年6月17日来信,标有“无主题”三字——

 

    刚才偶尔进凤凰网,看到了你的名字,虽然岁月改变了你的面容,但我马上猜到是你,因为你的性格我记得,只有你这样放达的性格,才能做出这么放达的事情来。于是留言,之后来上你的博客,看到这个信箱,看到你的自我介绍,仿佛碰上了久违的老朋友,早被尘封的记忆苏醒了,感到非常亲切。我曾是你的作者,开封人,你来过我家,试着回忆一下,还能记得我的名字吗?

 

    我当天回复他——

 

    你好!我还保存着那次和刘学林一道去开封的照片,其中几幅是和当地作者合影的。时隔多年,那次聚会只余下零碎印象。有位作者长得较胖,有位中等个头的好像当过兵?在某个人家的院子里,种着开得很艳丽的花(是锦葵吗?),我们还照了像呢。又去看外表像铁制其实是陶土(?)的古迹铁塔,看开封府……记得第一晚就上街买出名的开封西瓜吃个饱!我记不住你们的名字了,请原谅。你可以将我那次去开封组稿的情景、你对我的印象写成文章吗?我希望在博客登出来,纪念我和当年作者的友谊,也让更多网友渐渐了解我,明白阿坚所作所为是一以贯之的。代问候其他朋友!再见!阿坚08.6.17

 

优秀义工名单·文友通信忆旧
一时没找到当年在开封组稿时拍摄的照片,却找到在武汉组稿的,是和文友胡发云、夏日晖合影,阿坚穿着有大朵紫花的连衣裙。
 

    谁知我的记忆发生了误差,对方立即来信更正——

 

    阿坚:看这复信,你来过河南不止一次吧?

 

    好像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吧,你到《广州文艺》不久,接替了原来跟我联系的编辑(姓周),来开封先找到了我。当时好像没有刘学林陪同。正值快中午要下班时候,你一个人,就把你带到家里。你有两句话我记得最清:一、我拉开冰箱,请你喝我特制的“饮料”,甜叶菊做的,只有甜味没有糖。我告诉你,这是我的专用饮料,我是糖尿病,不能吃糖。你就笑问:“那我喝了,你喝什么?”那风度语气,就像一个调皮的女孩。二、吃完饭之后(我没有专门招待你,你到家时,妻子已经把饭做好,是卤面),我应你要求,临时通知了一些作者,在文联的会议室开会。我向大家介绍你时,使用了“吴编辑”这个称呼。你发言时,开口就说:“我最讨厌别人称我什么什么编辑,你们就叫我阿坚好了。”那直率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太深太美的印象。

 

    现在(看了你博客上的自我介绍之后)算来,你当时应该年过不惑了,但那时你穿的是鲜艳的连衣裙吧,二十几岁的样子,年轻洒脱,活泼开朗。我当时在开封市文联的《东京文学》杂志社供职,叫王不天。  

 

    阿坚我闹了张冠李戴的小笑话,6月21日回信直截了当写道——

 

    原来是你呀,王不天,我想起来了,你的名字非常有特色。原先和你联系的是我同事、小说组长周金灼,他退休后去美国定居了。有时回广州,会约大家见见面。回忆起来我多次去郑州组稿,开封至少去了两次,第一次正是你写的情形,第二次则是和刘学林一起的。因为有照片,印象格外深。多谢你的甜叶菊饮料和卤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尝尝?你的糖尿病控制得不错吧?多谢你把记忆中的我描述得那么开朗率真。你说得对,我一直保持这样的性格,才可以做出后来至今的事情。代问候认识我的开封朋友们,希望今后你们抽空看看我的博客,增进理解。再见!阿坚

 

优秀义工名单·文友通信忆旧
阿坚将近40岁时与先生郑成波、儿子远涛去番禺莲花山旅游,由先生拍摄。
 

    从2007年6月至今,我和王不天没有进一步联系。我只在当年浏览他博客几次,后来也就忙得顾不上了。没想到今年1月9日羊城晚报报道拉拉婚礼后,他于次日从腾讯网全文转载。文末还有不少腾讯网民的评论。不天的网友也留下各种意见,其中汴梁骚客写道:“幸福和爱情没有模式,我们习惯了理解自己,让别人宽容。为何别人找到了幸福,我们却拒绝接受?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病就病在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试问,所谓的主流婚姻拥有多少爱?多少幸福?在美好的形式下我们为何要默默忍受内容的痛苦?规矩是人定的,它从一出生就面临打破,也必须打破,这是人类高级文明发展的必然。让泥古不化的道学家们去死吧,因为他们不懂文化!”过了一天,这位网友又对王季明博文发表评论:“在中国,具有这样优秀人品、敢于顶天立地而又善良无私的人士太少了,向她致敬!”我好奇地回访汴梁骚客,知道她是一位对古典诗词颇有研究的女性,而那是我的知识弱项。佩服。

 

    我对不天的博文《一对拉拉在在广东中山公开举办婚礼》发表评论:“感谢文友不天转发此文,并让我看到更多网友评论。我会继续坚定地做我认为正确的、有意义的事。也许这两天会发表你我2007年在网络重逢的通信。顺祝你和家人、朋友兔年春节快乐!”  这篇博文结尾前看到不天回复说:“很高兴能在这里看到你。感动于你还记得三年前我们网上重逢的通信。”怎么不记得,有位山东年轻作者对我说过:凡是曾用心灵对话的人都不会相忘。我在开封古城拍摄的那批照片都保存着,以后抽空扫描发表,帮助我们共同回忆过去的时光。最好约上郑州文友,一起重访开封……

 

优秀义工名单·文友通信忆旧
这也是在番禺莲花山的留影。以上三幅单人相都收入阿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老照片用旧仪器扫描效果欠佳,请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