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最美的金秋时节,频频传来丰收的喜讯。(选自微博,由《中国新闻周刊》网名屁屁虹的广州籍女记者拍摄)
《中国日报》)11月9日刊登三篇关于同志的文章
□ 吴幼坚
11月8日女记者小徐来信:“吴阿姨:您好!明天我报(坚注:《中国日报》)20版会有三篇关于同志的文章,一篇是上海骄傲节闭幕,一篇是同志亲友会上的外国面孔,一篇是北京同志中心和洛杉矶联盟。您可告知地址,我寄去样报。上周打电话给您采访的人就是我。”小徐出席了不久前在京举办的同志父母恳谈会,现场作了采访,事后又继续作电话采访,她这篇报道应该不错。我回信道谢,她回复:“哈,不用谢。上海记者的那篇报道还配了一张您的照片。”
也是11月8日,北京某大学教师、40岁的同志来信:“吴妈妈好:我写了三篇和您这次北京之行相关的博文,一起发给您,希望对您有用。祝好!辉煌”
我回复他:“都看到了,写得真实生动,谢谢。我已下载并逐字逐句细看,做了出自编辑本能的修改。会陆续发上博客给更多网友看。”我还转发了《中国日报》记者来信,并说:“你方便找明天报纸,并注意爱白是否有翻译吗?爱白一般会译成中文,我可以转发上博客。我最需要的是第二篇译文。如果爱白回复说不准备翻译,那么能否请你抽空翻译?远涛在做人类性学翻译,没时间帮我们。”他立即回应:“吴妈妈好:我会留意明天的中国日报和爱白的相关报道,如果爱白没有翻译的话,那我就来做,没问题。祝好!辉煌”
以下先将辉煌的第二篇博文作为附录发表,另两篇稍后再发。《中国日报》文章也会陆续发表中文。

附录 爱,让他们变得强大,变得年轻(作者:辉煌)
11月3号周三晚去搜熊酒吧听吴妈妈和怀恩博士的讲座。虽然早就听说了,但还从来没去过搜熊酒吧,这也是我想去听讲座的原因之一。酒吧不大,桌椅倒摆了不少,有个小舞台,但估计没有地方给客人跳舞。碰到了Ray和Wayne。和Wayne约了选个周末叫Aki一起过去看表演。
已经在网上看了很多吴妈妈的介绍,但这次是正经八百地由她本人介绍,感触自然更深。听完讲座后,Ray和我说,吴妈妈真年轻,看着根本不像60多岁的人。恳谈会结束的那个晚上,我和Aki在QQ上聊天,Aki对吴妈妈的评价是:She
is a powerful woman。(她能量巨大)这让我想起Celine Dion的一首歌Power of
love(爱的力量)。吴妈妈看着这么年轻,娇小的身体里充满了这么巨大的能量,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就是一个字:爱。因为爱儿子,她平静地接受了儿子远涛的性倾向。因为爱天下的LGBT人群,她不顾来自家族的阻力,在主流媒体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因为爱这个群体,她成立了中国同性恋亲友会,开通热线,亲自接听,和以阿强为代表的志愿者群体组织各种活动,促进LGBT社区的建设,并成功组织了三次年会(前两次在广州,第三次在北京)。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啊,但吴妈妈坚持下来了。我想,正是吴妈妈心中爱的力量,让她一直做到今天。她完全可以像其他同志父母一样,悄悄接受子女的同性恋倾向,然后悄悄地生活,不会有人说什么。但吴妈妈自己给自己的肩头添加了一份责任,要让中国的LGBT群体光明正大地生活。这就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正因为这一点,她赢得了众多LGBT人群的尊重和爱戴,叫她“吴妈妈,妈妈,妈咪……”这是爱的回报。
前一阵洛杉矶同志中心的Lorry和Darrel来北京的时候,我去听了他们的讲座,有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直人听众讲述了他的同志朋友的遭遇。Lorry和Darrel听了以后,面色凝重,我感觉得到他们很心痛。他们如果不是心中充满爱,一定不会为一个中国同志的悲惨遭遇感到心痛的。如果吴妈妈不是内心充满爱,也不会在讲一个8年没有回家的拉拉的悲惨故事时落泪的。爱,让他们变得强大,让他们变得年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