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和同志父母一起看电影《喜宴》
□ 吴幼坚
立秋已过,羊城仍在夏季,但我选发的题照,会给人一份清爽感觉。随着秋风渐起,暑热减退,愿朋友身心舒泰,家庭老少安宁。9月22日是中秋,一周后又是国庆,逢双节添喜乐,亲友会将举办《喜宴》观赏会,请大家与同志父母观看座谈。我已群发邀请函给广州和周边地区的家长,有些还打了电话落实。欢迎曾拨通热线与我交谈的家长,曾浏览我博客、关注亲友会的家长,主动报名参加聚会(我没有你们的联络方式),尤其欢迎儿女陪同家长前来观影!
名称:同志电影《喜宴》观赏会
主办:同性恋亲友会
时间:2010年9月5日(周日)下午
2:00签到,2:20开映,4:10-4:20茶歇,4:20-5:30座谈(准时开映,请勿迟到)
地点:广州凯扬商务酒店(位于天河北路时代广场与新疆大厦之间的天河直街160号)
交通:地铁3号线林和西路站C出口,沿天河北路往广州大道中方向步行700米,到时代广场与新疆大厦之间的天河直街160号凯扬商务酒店,乘电梯至5楼,上楼梯到6楼大会议室。若乘坐公交车在时代广场站下车。
出席:同志父母亲人、亲友会义工、同志、非同友好人士
内容:1)观赏电影《喜宴》
2)家长与同志交流如何接受亲人身份,同志出柜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应对
3)吴幼坚向家长赠送纪实文学集《爱是最美的彩虹》
4)家长与同志、非同志共进晚餐提前贺节(同志父母免费)
费用:观影座谈每人5元。晚餐AA制,每人35-40元。
报名:吴幼坚信箱 wuyoujian@gmail.com(吴幼坚会给你发回执)
注明“喜宴”,称呼、职业、电话、邮箱、是否晚餐(AA制)。
为减少编入吴幼坚私人通讯录出错,首次参加活动请注明,非同、非拉拉请注明。谢谢。
特别提醒:集体活动,遵守时间,2:20开映,请勿迟到。

附录 关于电影《喜宴》(阿坚选自网络)
片名:喜宴 片长:106 min
导演:李安 编剧:李安
演员:郎雄 赵文瑄 金素梅 归亚蕾
获奖情况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

《喜宴》当年红遍全球,英国著名同志杂志Gay Times
还以赵文瑄作封面呢。
剧情介绍
年届33尚未成婚的高伟同,是个在美国纽约做房地产生意的台湾人,和美国年轻医生赛门同性相恋,却瞒着远在台北的父母。伟同在台湾的父亲是一位国民党的退役师长,早年出生于大陆的封建大家庭,有着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家族观念,他和伟同的母亲一直想着抱孙子,于是三天两头往美国打电话催促儿子快些完婚。
伟同的一所旧屋,租给了一位从上海来美国学画的年轻姑娘顾威威,她经济拮据,又无绿卡,偷偷到餐馆打工又担心被移民局查处。赛门出了个主意,促使伟同与威威来一次假凤虚凰的“结婚”,既可安抚远在台北的高家双亲,又可帮威威渡过难关。伟同的父母在得知儿子结婚喜讯后,要从台北亲自飞来纽约为他们主持婚礼,三个人只能手忙脚乱地把三人生活重新布置一番。

高家父母都对这个大方美丽知书达理的“儿媳妇”十分满意,但最后伟同却只是让父母在市政府出席了一个美国式的结婚公证仪式,就算履行了婚礼庆典。从大厅出来,高母忍不住失声而泣,高父则铁青着脸郁郁不快。赛门为了缓和这尴尬的气氛,请大家到一家中国餐馆小宴。恰巧这家餐馆的陈老板,原先是高父手下的司机,为他开了20年的车,深知高父是最要面子的,便主动提议要为他们补行一个隆重而盛大的结婚喜宴,顿时高老父母喜形于色。
在一场规矩十足、着实热闹的喜宴后,被灌得半醉的伟同与威威,终于在喜庆的氛围里假戏真做,成就了一对新欢。谁料,威威竟然有了身孕。一天早餐时,赛门识破真相,当着高家两位老人,与伟同、威威用英语争吵起来,弄得大家都十分难堪。高父因此轻度中风被送进医院,伟同乃不得不向母亲说明自己与赛门同性恋的真情。高母在震惊之余,只求儿子千万不要将实情告诉父亲,担心他经受不起刺激。

威威不愿再这样骗人骗己地装下去,她把所收到的礼物一律退还高母,高母却拒而不受,并请求威威为高家生下这个孩子。几经考虑,威威还是在最后关头决定生下孩子自己来抚养。
赛门生日那天,病愈出院的高父,与赛门外出散步,特意备了一份生日礼物送他。高父第一次用英文跟赛门谈话,这使他恍然若有所悟,原来那天早餐时的争吵,以及他与伟同关系的真相,早就被高父看穿了,但高父却默默地、宽容地接纳了这一切,此刻只与赛门约定,继续保守秘密,特别关照不能让老伴知道真情,以免发生不测。

伟同和威威把孩子的想法向赛门和盘托出,请求他答应做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另一位“爸爸”,赛门当即欣然承诺,三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高家二位老人匆匆即将离开纽约。在机场,伟同把结婚喜宴那天拍的照相簿留给父母作为纪念。相片一页页翻过去,翻到最后一页,竟是伟同、威威与赛门三人穿着结婚礼服的合影。
从纽约到台北的航班即将起飞,伟同偕着妻子威威及其同性恋人赛门,目送二老相互扶持着走去。二老各自都在心底藏着一份互不道破的“秘密”,给观众留下了一份温馨而颇耐咀嚼的回味。

相关评论
本片是李安首次扬威国际影坛之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恋的理念,是东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却又是在最繁华最现代的都市——纽约发生的,古典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新旧观念在这里冲突后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困惑、无奈以及宽容传递出来。当然,《喜宴》的成功也要归功于其中几位演员称职的演技。特别是李安的两位御用老将郎雄和归亚蕾,他们自然、持重的表演几乎盖过了几位俊男美女的风头。

作为一个喜欢探讨伦理问题的导演,李安的这部影片在题材上延续了创作者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道德冲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复杂的人际情感纠葛的关注。影片前半部分的铺排也许会让人觉得它埋藏的火药引子足够去炸毁一座囚禁个体几千年的伦理建制,其间叫人咀嚼玩味的问号俯拾皆是:90年代的男同性恋者为何仍自甘藏身衣柜?同性恋者不敢站出来曝光,除因社会压力,家庭伦常可要承担责任?为了自欺欺人而把谎言越滚越大,反叛者及家长究竟孰得孰失?异性恋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是否是唯一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孝道之名而行的“传宗接代”应否继续被视为必然而合理的繁殖理由?异族情侣(尤其同性恋)在所属文化与传统的差异之前,该如何对话?

以上这些问题无一不切中多元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困境。但李安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所显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颠覆任何道德价值观的思想锐度,而是其气定神闲的叙事能力。李安的出色之处在于能把这诸多线索加以巧妙编织,并在一层一层展开故事,推向戏剧冲突高潮的同时,对各种人物细致到位的刻画和对诸多价值、情感的裂缝用一种普遍的“爱”的名义来小心翼翼的加以平衡。这种叙事风格上的特点在其后来执导的《理智和情感》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幕后制作
《推手》的成功,使台湾中影公司对李安更加有信心,决定投拍题材比较敏感的《喜宴》,仍旧由库德玛西恩公司再度合作制片。这部关于同性恋的影片的基本素材来自李安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李安并没有本着猎奇的态度拍摄这样一个当时还很敏感的题材,而是强调一个家庭——一个“正常”的家庭面对这个问题的多角度反应。在这里,同性恋固然是一个特殊的题材领域,但李安成功地把它拉回到普通生活之中,放到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中加以考验,得出最为现实也最有人情味的试验结果。父亲形象又一次出现在这部影片之中,作为家庭最权威的代表,成了李安影片的一个标志。影片上映后获得更为盛大的成功,曾成为
93年全球回报率最高电影,在欧美大受欢迎。不仅获得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而且还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第十六届亚洲人、美洲人国际电影节最佳编辑奖,李安也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导演。

精彩花絮
·出现在喜宴的众多客人中也包括导演李安。
·李安是本片拍摄6年前写的剧本,本片拍摄的前一年——1992年,李安导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推手》。 ·影片前半部的剧情来自李安好朋友Neil
Peng的亲身经历,他也参与了本片编剧。
·徐立功回忆,《喜宴》获得金熊奖后摆庆功宴,当天李安一看到桌子上的鱼翅汤就哭了起来,后来徐立功到厕所悄悄问他才知道,那碗鱼翅,让他想到美国家里的太太和孩子,在他从事电影工作奋斗过程中,家里过得很苦,现在他得到了荣耀,有人请他吃鱼翅,这是妻儿多年吃不到的,他很希望家人能够跟他一起分享这碗珍贵的鱼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