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亲友会》第一篇征文:家的感觉
□ 吴幼坚
阿坚小启:欢迎参加亲友会举办同志K歌活动
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0isgo.html
5月23日发布了亲友会成立两周年征稿通知,25日就收到第一篇《我和亲友会》征文。网络组专用邮箱也陆续接到来稿。在此提醒各位,要将稿件同时发往两处:pflag.org.cn@gmail.com 和
wuyoujian@gmail.com。
第一篇作者网名就含有“第一”:“江湖义气第一”,有点巧吧?我认得这位高瘦的朋友,我为他的文章定了题目:《家的感觉》——
每次亲友会有活动,我会尽量参加,前几次倒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感受,既不像酒吧的逛欢,又不像见网友那种神秘,也没有相亲前那种期盼。感觉就是一种淡淡的交往。看到很多人来参加活动,那种感觉,就像是进了公园,看到有许多树,那些树吧,如果你注意到它,它就是绿色的,代表生命,如果不注意到它,它就悄悄地呆在那里,虽然感觉不到它有什么犬马声色,但是它在周围代表生命,许多树围在周围,让自己觉得宁静而安逸,有一种无形的融入集体和融入环境的感觉——早先见到参加亲友会活动的那些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和见到树一样的。

阿坚见来稿强调“树”的感觉,特地选择这幅绿意盎然的照片,大家不妨沿着这样的路轻松地走向亲友会。
其实亲友会的活动内容简单而朴素,而恰恰就是上述这些“树”(或者说“树”一样的感觉),让我往往会推掉其他事情来参加。它对我的吸引与一般业余爱好的吸引大为不同,不像羽毛球会、周末酒吧聚会、跳舞PARTY之类,是为了某种心跳与热情,而且也不像是为了相亲,我每次去的时候不但心理上没有这么想,行为上也从来没有穿一件正经衣服,以最邋遢的形象和姿态去了,感觉就像是回“家”了。

与以往多次活动一样,亲友会选择户外——天河公园为踏青赏景交友地点。相识或陌生的朋友凭着这把彩虹伞,就自动聚集起来签到。(2010.5.9)
刚才开始提到一个“家”字了,对吧?
我真正注意到“家”这个词,是最近一次声乐学习的时候。5月23日,亲友会组织了一次声乐培训,之前我打了通宵麻将,还没睡够,一到场就疲倦地坐下,悄悄地闭上了松弛的眼皮。我听到大家在说话,感觉到了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是用来享受时间和享受宁静的。我安心踏实地坐在那里,没有杂念和浮躁,我知道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就是坐在这里度过的,不需要急着去想下一分钟要去哪里、要干什么、怎么干。我清楚地听到周围的人说的每一句话,我能够精确地理解他们说的意思。我突然听到主讲人员说到一个家字,我略有所动,张开眼睛看了一下周围的人,我突然发现,用家来形容这些人、这个氛围,是那么精确,精确到了艺术的地步。

从这些参加活动者的背影,也能感觉大家都很随意。
这些人安详地坐在周围,他们不可能对我有什么敌意,他们来这里也不是为了和我构成某种正式意义上的社会交往,他们和我聚在一起不是为了完成某项具体的运动或者游戏,如果需要,我可以打听他们的一切,如果不想要,我可以不和他们的任何一员说话,这也不会构成冷淡或者得罪。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无忧无虑地处在一起,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家庭成员”。家庭成员里面,无论是一个老人,还是一个侄女外甥,又或者是一只小狗小猫,彼此的交流有时候并不多,可以随时交流一下,可以一天也不交流,但是都知道彼此的存在,都会花上半只眼睛瞄着对方,并不是为了功利,却是为了注意到有这么一物的存在。

游戏开始了,人们自然而然地兴奋起来。
我觉得我特别享受这种过程,可能是我真的独自漂得太久了,可能是我真的需要一个家了?如果我以前来唱《我想有个家》,我一定唱不好,因为我……都已经记不起家是什么了,尽管我和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但是长久分居,单身一人的我真的缺少了这么一份宁静,这么一个家。我一瞬间明白了《我想有个家》的那种感觉,而且我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这里就是一个家!

临时随机组合的小组,成员相聚是不是很像亲人?
我不需要振作,却开始能够自然地消除疲倦,我开始和大家互动起来,我率先要求上台试唱一段请“老师”纠正,大家开始注意我的发音和表现,仅仅是注意“我的表现”本身,而不是“我”,这样的环境与感觉确实让人亲切,过去的烦恼,当然与这里无关,这里只是单纯地在研究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回头来,我也开始仔细研究大家的表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人在感觉上像大树端正而安定,有的人像鲜艳的玫瑰,有的人像无名的路边小花却有独到的精致,有的人像没有长大的孩子在众人面前窘迫——他的举止说明一定在用全部力量来鼓足勇气坚持让自己敢于当众说话。不同的人,特点那么鲜明,那么有趣。

参与活动者相识不到两小时,午餐时就如同家族聚会一样亲切愉悦了。
原来,家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形状:并不一定需要父母与孩子加上一个房子,也不一定需要一个BF,它是一种感觉与环境,它是一种心境,只是看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这种心境,什么样的环境可以让自己有家的感觉罢了。
我回到住处,打开了QQ,告诉了好多群,我去了亲友会,我觉得那里确实有“家”的感觉,值得一去。

阿坚细心挑出这幅照片,展示天河公园活动某场景:阿坚所在组刚唱完《世上只有妈妈好》,某组员出人意料地拥抱“吴妈妈”;左边另一组成员抓脑袋思考该出啥节目;穿横条纹T恤的主持人阿强照应全局,无意间给出个后背;右侧某人坐在树下翻阅刚领到的《点》杂志,知道是哪位不?正是本文作者:“江湖义气第一”。
同性恋亲友会热线电话020-37611068周一、三、五晚上10-12时由阿坚接听
亲友会网站http://www.pflag.org.cn 阿强同志生活黄页www.huo888.com
1)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 《勇敢的母亲》(2005.11.16):
http://you.video.sina.com.cn/b/19901165-1266309985.html
2)广东电视台·第一访谈《我的儿子是“同志”》(2009.3.3):
http://you.video.sina.com.cn/b/19910702-1266309985.html
3)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同性恋妈妈》(2008.7.17):
(因没有版权无法上传至本人播客,这是网上付费观看的完整版本)
http://vip.v.ifeng.com/society/shehuinengjiandu/200807/510e625b-f934-41f5-9863-6c0c23024decdetail.shtml
4)(《同性恋妈妈》网上不完整版本)
http://www.ourour.net/n4829c41.aspx
5)性情解码 同志母亲吴幼坚:我和我的两个儿子(2008-05-15)
http://vip.v.ifeng.com/ent/xingqingjiema/200805/8219a26d-a3ae-426e-a83f-260a5245cd23detail.shtml
6)同志制作的最新视频《感恩的心——送给同志妈妈吴幼坚》:
http://www.56.com/u46/v_NTA5MzQ4NzU.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