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2009-03-05 13:57:30)
标签:

广东电视台

第一访谈

同性恋

理解尊重

情感

分类: 传媒学界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阿坚在《第一访谈》节目摄录过程中(2009.2.19,61岁)  (曾薇摄)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 吴幼坚

 

    2009年3月3日晚上9:30分,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第一访谈》栏目,播出对我的专访《吴幼坚:我的儿子是“同志”》。这是2月19日录制的节目,能够顺利播出,我和朋友们都很高兴。

 

    说到朋友,首先是《第一访谈》的工作人员。儿子远涛和另一位广州同志小东,曾于2005年去演播室接受采访,所以我对第一访谈不算陌生。栏目编导2008年曾打电话与我联系,我说没必要重复介绍母子的故事,婉言谢绝了当时做节目,表示有新的内容再考虑。下半年亲友会成立后十分忙碌,此事暂时不提。2008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采访了我和亲友会义工。《第一访谈》闻讯再次与我联系,那时正筹办首届同志父母恳谈会,约定会后有更多素材就接受采访。春节后大家都忙,2月上旬对方才来电话落实。我同意前往演播室录制,但希望事先知晓新闻人物评选结果。

 

    2月10日接到来信:“吴阿姨您好!我是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第一访谈》栏目的编导曾薇,我核实了一下,很遗憾您最终没有当选十大新闻人物,但是您的故事依然十分打动人。……”通过电话交谈,我感觉对方能理解尊重同性恋,这是我本人与媒体合作的先决条件。小曾听说亲友会要组织情人节联欢,征得同意于当天去到现场,和70位男女同志共同感受温馨气氛,还上场点唱了一首歌。我请义工关照这位女记者,和她聊聊。相信她是首次和这么多同志在一起,看到他们身心放松的情景。这对她确定访谈主题和节目基调,无疑是有帮助的。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主持人刘伟向阿坚提问 

 

    19日下午我来到电视台会客室,特意正对门口坐下等候。一位胖胖的年轻人从门外走过,进来打量我好几眼又出了门。既然尚未到点,干脆换到角落坐下闭目养神。不一会感觉有人来到面前,睁眼一看又是那个胖青年。他问:“请问您是姓吴吗?”我答:“是啊。”心想刚才他判断错了,不知我就是他要接的“嘉宾”。又问:“来电视台……”我答:“接受《第一访谈》采访。”心想,他生怕不小心接错人,要先问清楚呢。谁知他兴奋起来:“呵呵,您真是吴阿姨啊,刚才我就觉得您很面熟!我看过不少关于您的报道,十分佩服您的所作所为!他们请你来做节目很有意义……”咦,“他们”?他说自己是经济部的,偶然路过看见了我……说话间小曾进屋,还以为胖青年是我的同伴呢。这一小插曲之后,小曾领我去化淡妆,见清秀文静的主持人刘伟,等摄像师陈国光、辛鹏和灯光师傅作准备,然后开始访谈。一切都挺顺利,结束后我和刘伟合影留念。远涛当年的节目监制恰好来了,是位中年女性,问我小涛近来好吗,请我代为问候。我接触的人们对同志都非常友善。从节目制作效果来看,小曾和同事们从博客下载了不少照片,又积极寻找相关录像资料,连我2008年10月去四川师范大学讲座的视频,他们都搜集到了,难怪历时23分钟的访谈节目,给人印象相当丰富多彩。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采访进行中 

 

    第二个要说的朋友群体是亲友会义工们。3月3日晚刚登录邮箱,阿山就和我打招呼:“刚看了电视访谈。挺好的。”他告诉我是在Q群里,不少义工也看了。我俩聊了一阵。第二天我找到Q群聊天记录,生动活泼有如亲临其境。现略加删节发表——

 

    小黄:“呵呵,介绍有些同志看阿姨的访谈,有人还以为我今晚也上电视。”俊宇:“开始啦。”荣一:“什么开始了?”耗子:“电视。”阿山:“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第一访谈。”荣一:“我这里看不到!!怎么办,网上可以吗?”俊宇:“可以。”荣一:“哪里,哪里!!”阿坤:“QQLIVE可以观看。”(坚注:电视访谈结束)俊宇:“好成功哦。我们要继续加油。”山东浩子:“我还在看,用电脑看的有点延迟。”荣一:“结束了。很激动呀!”山东浩子:“是啊,我激动得都没仔细看,吴阿姨讲的,我激动得都没听清楚。”阿亮:“明晚同一时间重播,后天和大后天上午11:30也会再重播。”(坚注:阿亮没弄清楚,多报了两次)荣一:“知道了!!!,大家加油!!”山东浩子:“哈哈,我再多看几次!”荣一:“那是当然的!!!迟早还要给家里人看!!”俊宇:“呵呵,我打电话叫我爸爸妈妈看这个电视了。”阿亮:“我们以后会想办法把视频录像放到阿姨的博客和亲友会的网站。”山东浩子:“敬请注意:广州同志亲友会组织的同志免费HIV检测以及母子见面会活动《妈妈,谢谢你的爱!》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0cirq.html欢迎大家报名参加亲友会的各种活动,让你感受阳光下家的温暖!”俊宇:“嗯,是啊。”荣一:“说得对!!!很有纪念和教育意义的。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先下,大家继续!!飘走……”阿坤:“我跟妈妈一起看的。”俊宇:“好羡慕。”山东浩子:“我自己躲在房间,我朋友和他妈妈在客厅看的。阿坤,看后你妈妈怎么说的?”阿坤:“她说阿姨举的例子是讲我们的。”阿山:“吴阿姨说,感谢出镜的义工。哈哈。阿坤,下次邀请你母子一起出镜,如何?”阿星:“哪个出镜了?”俊宇:“我不知道算不算出镜啊,呵呵,背影,哈哈。”阿山:“当然算了。”俊宇:“张辉可是名人了。”…… 山东浩子:“周日我和朋友准备去参加见面会。”熊仔:“浩子,周日记得介绍你的‘爱人’让我见见面。”山东浩子:“没有问题的。我要去陪岳母和爱人看电视去了,呵呵培养一下感情!”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采访结束后阿坚在广东电视中心前花坛留影

 

    第三个要说的是网友们,他们有的已从网络来到现实世界,成为我的熟人,有的今后也未必见得上,但大家对我都怀着亲人般的感情。Testie:“刚刚看了节目,我感动得哭了,永远支持最亲爱的阿姨!”跨越成长:“好可惜没有看到阿姨您的访谈,不过看到文字版也一样倍受鼓舞呢。”顽石:“昨晚和吴阿姨通了电话,得到了很多心理上的帮助。再次说声‘谢谢’,今天晚上搜索了好半天,才找到在线直播的视频地址,看完电视。就是觉得节目太短,要是能更深入一点就好了,另外也没有办法录制下来,很是遗憾!很佩服吴阿姨所做的一切,希望社会多一些像您这样的长辈就好了,当然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会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为了一切美好的生活。再过几十年,或是上百年以后,当翻开中国同性恋者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这一页历史,我相信您和张北川教授、李银河女士他们一样,会被历史永远记住的,因为你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一般人能所为,你们是勇敢者,你们所做的一切是对人文的关怀和对科学的善意发现。爱永远是社会和谐的主题。我们,还有我们以后的他们将见证这些历史!” 潮:“阿姨好,刚看了您的节目,您在节目上容光焕发,真漂亮,看得我心花怒放,哈哈。”

 

    我给潮回信只有一句:“那天化了淡妆,好看些,说得也还顺畅,总评分85吧?”心情显然甚佳的潮立即回复:“我评满分100分!那个女主持人也不错!你们两个顶呱呱,冇得弹!”潮过奖了,还是义工Max的信更恰切,难怪外联组召集人阿平读罢写道:“阿姨:要注意身体,可以的话,放慢一点脚步呀!我们都希望你健康,快乐。也谢谢Max,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附录 义工Max的公开信及阿坚回复

 

    看了3月3日晚的《第一访谈》,谢谢吴阿姨! :)  

 

吴阿姨及亲友会的同仁们,你们好!

 

    我是亲友会外联组义工Max,其实这封信本来是想单独写给吴阿姨的,后来觉得内容公开亦无妨,或许很多人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所以就发到了亲友会邮件组,大家共勉。

 

    昨晚(3月3日),我一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第一访谈》节目的播出,此时,我的男朋友也和我一样,和他的父母们一起,坐在电视机旁。

 

    21:30分,节目开始了,当节目标题打在电视机荧光屏上,我竟莫名地紧张起来,好像是怕冷似的,身体不自觉地略微紧缩,以前每每要当众发言,或出席一些重要的活动时,我都会这样。

 

    吴阿姨在镜头前很淡定,一直保持着亲切的笑容,和主持人闲话家常一样地交谈着,化了淡妆的吴阿姨比生活中要漂亮许多,因为和阿姨接触过好多次,所以知道吴阿姨很忙碌也很辛苦,和电视上的“吴阿姨”相比,生活中的吴阿姨略显苍老,因而也油升一份敬意,若不是吴阿姨为了同志群体的利益奔波劳碌,她原本也是可以这样滋润漂亮的。

 

    约半个小时的节目很快就过去了,我在电视机前面带微笑,目不转睛地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拿起手机,给男朋友发了条短信,说我刚刚看完吴阿姨的节目了,不久,男朋友打来电话,似乎很开心地说,他已经离开父母家,走在去往车站的路上了。

 

    22:30分左右,男朋友回到家,我迎上去便迫不及待问他怎么样,男朋友会心地说,挺好啊。你们一起看的?是啊。他们什么反应?有没有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啊,反正大家一起看咯,就是节目演到吴阿姨说一个男同志从25岁一直到35岁压抑自己的时候,他们就有些不自然,去厕所啊,晾衣服啊,走开了,哦,希望他们可以想通吧……

 

    以上就是一些对话,我都好希望可以陪在父母身边,一起收看吴阿姨的节目,可惜,我们那里还无法收看广东卫视,我也不能回到父母身边,至少目前如此。

 

    感谢吴阿姨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还有所有亲友会的义工同仁朋友们,大家的努力不会白费,同志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只要我们继续坚持,继续努力,继续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我们所做的事,可以帮助到一个人,进而帮助到他的家人和相关的家庭,那我们的工作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已经超越了同志,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昌明和进步,就像吴阿姨所说的,我们都在创造历史,我想,这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吧!

 

    再一次表示诚挚的谢意!祝好!义工 Max  :)

 

阿坚回复:

 

    我也有点担心节目不理想,但结果还可以。我会写篇博文感谢电视台编导、主持人和两位摄像师,当然也会感谢他们的上级领导。而对于亲友会义工,我自然首先要感谢。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一个人再积极也办不成亲友会,做不成这么多有利于同志群体的实事。我出面接受媒体采访或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不但代表自己,也代表你们。愿大家继续团结一心办好亲友会,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创造自由快乐幸福!

 

同性恋亲友会热线电话  020-37611068  每周一、三、五晚10时-凌晨1时,由吴幼坚本人接听,欢迎交流。

 

阿坚作客广东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访谈》

阿坚接受采访后轻松地步行45分钟回家,途经东风路过街天桥,见三角梅繁茂,欣然摄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