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出柜同志约会春天
□ 吴幼坚
今天是农历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立春。牛年新春到来之际,我想到了出柜的事。出柜,指同性恋者向他人表明性倾向,这是个形象的比喻。同志不一定要出柜,但自我认同不好的,往往心情抑郁,如同藏身暗处,而一旦出柜并获得理解,就像站到阳光下,豁然开朗。
年前至今,我大量接到男女同志的电话、信件、纸条、留言、评论,诉说父母催婚无法应对之苦。相爱的一方被迫回家相亲,情侣面临棒打鸳鸯的命运。一位山东青年写道:“我无奈地选择了订婚,我不知道该如何逃脱这一切!内心的痛苦不得不独自去承受!”后来他打电话说,刚订婚女方就要求同居,几次找理由搪塞,却不知下一步如何走,退婚怕气坏有病的父亲(已向母亲和姐姐出柜),结婚又不甘心,边说边长声叹气。许多拉拉的遭遇更甚,一方被家长没收手机、加强看管,切断与恋人的联系,催促谈婚出嫁,另一方哭着向我求助,准备前往寻机见面,乃至酝酿离家出走。我总说切莫采取出走下策,在外牵挂父母又不敢联系,照样活得不开心,两人还容易为此争吵,直至伤害爱情。而一旦回家探望,说不定就要分手。过年,多数未出柜同志都不觉得是喜事。
一位北方同志的信正表达了这种心情:“吴阿姨您好,我2号晚上给您打电话,一直打不通,很想给您拜个年,亲口说一声过年好。我最近很不好,都快得抑郁症了。我男友在过年期间和家里给介绍的那个女友一起待了三天,而我过年没有回家,每天都在喝酒。不出两年他就要结婚了,而我基本上也不太可能离开这里了,我不知道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或许真的要像电影《断背山》里一样,多少年才会见一次面吗?我现在很痛苦,现在对于未来一片茫然,也许爱得越深,痛得也越深吧。他要结婚,我也理解,可就是无法接受。”类似来信很多,我一时不知怎么回复。也许当事人换个位置也能说得有板有眼,事到临头就乱了方寸。

阿强在博文中写道:“讲到母亲过早的离世,没来得及告诉她我真实的生活状态,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我又忍不住掉眼泪。我对父亲说,我不能让这种遗憾再发生。”阿坚明白阿强和很多孩子一样,对自己怀着对母亲般的热爱,同时又有对朋友的信任。2009年1月30日牛年初五,阿坚登门看望阿强爸妈,与阿强在阳台合影。
前天读到阿强向父亲出柜的自述,他写道:“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内心太脆弱,不敢面对。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了,‘反正他已知道我是同志,不用总提。’我这样想。但他知道我是同志,与他理解我,不担心我的生活是两个概念,既然出柜,还是跟老人讲清楚更好,我鼓励自己。”讲述完父子对话之后他很坦然:“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如果不跟他讲,他可能一直有个心事,他着急,我也压抑。他是父亲,我是儿子,能够阻断血肉亲情的是相互的遮蔽与谎言,坦诚的沟通,让我更懂得尊重和关爱父亲。向最重要的人说出我的心里话,我努力做到了!”
我还没来得及祝贺阿强,先看到那个李大妈的评论:“阿强再次向父亲出柜后似乎很轻松,他觉得他老爸也应该很轻松。这次他是和父亲彻底说清楚了,但如果老人心里还继续幻想儿子何时能回心转意,是不是老先生不科学、不文明?好辛苦的一个老人。阿强觉得父亲的努力是强人所难,我是摸到了一个慈祥老父亲的心,他可能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儿子的爱,但时时刻刻牵挂着心爱的儿子,希望他能过上平稳健康的生活。老人的心愿过分吗?一定有人说是的,但我说不是。阿强如果继续把改变的重担压在老人的肩上,他的内心只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走形。”这则评论即使删了还会再贴出来,干脆让它留着,应该说它是有代表性的。
我写下评论:“昨天想和阿强在网上商量搞活动的事,他说先专心出柜,其余暂不提。今天看到这篇博文很欣慰,知道阿强父子之间沟通得好,父亲已经接受他的同志身份。这么出色的一个男人,怎么可能长久孤单?他只要梳理好思绪,让心情恢复到最佳状态,就会选择与自己相爱的男友。李大妈的操心纯属多余,人家爸妈都没你紧张。别继续假设‘如果……’,写那么多‘可能’,实际上还想贩卖你那一套。这里没有你的市场,回自家唠叨去。”

阿坚和儿子远涛2008年10月19日去成都开会期间,由远涛男友小周为母子俩在宾馆窗前拍摄。
春节向父母出柜的同志,有的事先向我打过招呼,事后及时报告进展。如1月30日晚,第三个电话来自郑州,25岁同志向母亲、表弟、表妹、同学出柜,大家并不觉得出奇,他深感离别几年的家乡依然可爱。第六个电话来自湖北农村,31岁同志请我和他父亲交谈。对方很有准备,提出一个接一个疑问,我都尽量解释清楚,最后感觉效果不错。这位父亲不会由于不明真相,逼着儿子做违心的事了。我儿子的男友小周,也趁春节探亲向父母出柜。父亲说猜测到独生子是同志,还向母亲提过,母亲半信半疑。这回他让父母看凤凰卫视等资料,家长就接受了事实。听远涛电话说起我很开心,3年前21岁的小周来广州过年,当面讲过他的计划,感谢他说到做到,也感谢他父母对孩子的爱。从今以后,两家人都同时拥有了两个好儿子。
春节前阿强采访我,要我回答一系列问题。其中三个与本文主题有关,我重新发表如下,供男女同志及其亲人们参考——

同性恋亲友会义工设计的贺年卡之一
A 对于同性恋者来说,向家人出柜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你如何看待同志出柜?
答:我并不一概而论地号召子女向父母出柜,每个人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出柜,何时出柜,如何出柜。但我始终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把最真实的自我呈现给最亲爱的人。性倾向属于个人隐私,完全可以不告诉他人,但父母和子女骨肉相连,理应心灵相通。如果命运安排彼此做了一辈子至亲,最后才惊觉对方独自承受了深重的痛苦,我相信没有哪个可以若无其事。多数同性恋者至今还是感到压抑的,如果他(她)向父母出柜,表明对父母的信赖,父母应该十分珍惜。不要责备也不必自责,相信科学吧,性倾向不可选择也不可改变,无谓去做种种尝试。既然你爱他(她),一直关注他(她)的成长,出柜后还是那个孩子,是否同性恋有什么关系呢?父母还应该比原先更爱他(她),帮助孩子化解压力。如果你接受了他(她),一个儿子会变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会变成两个女儿,是值得开心的事情啊。
B
中国的同性恋者大多数最终会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跟异性结婚,作为女性,一位母亲,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有何建议?
答:我觉得同性恋者与异性结婚,是误人误己有害无利的做法。仅仅为了应对社会舆论和家长要求,而违心地走进一场无爱甚至无性的婚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配偶,都是残酷的不人道的。一般认为男同性恋者多于女同性恋者,传统观念更强调男人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所以一直以来结婚的男同志居多,也就是说被欺骗受伤害的女性居多。我非常同情同志之妻,反感某些人强调要对父母尽孝心,不想出柜说明真相并坚持不结婚。要知道妻子同样有父母,也是父母疼爱的女儿,你怎么忍心伤害对方两代人?如果有了孩子,伤害的就是三代人了。同性恋者和异性结婚不会有灵肉一致的幸福。我建议未婚男同性恋者不要娶妻,不管你找什么借口,都不要走那一步。当然,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如果你自愿选定结婚这条路,就要认真地对待家庭,负起丈夫和父亲之责。
C 同性恋亲友会更关注同志亲友之间的沟通,你认为家人的接受与理解,对一个同性恋者的生活和健康有什么作用?
答: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不被家人理解接受的同性恋者,即使有个别朋友了解其性倾向,回到亲人中间始终是心理压抑的。这样戴着假面具做人,会严重影响生命质量。钱财再多,地位再高,都不及真实潇洒地做人幸福。我听过很多同志倾诉内心极度的苦楚,经常处于精神崩溃状态,很难消除自杀念头,而最能帮助他们解脱的就是家人的爱。
同性恋亲友会热线电话 020-37611068
每周一、三、五晚10时-凌晨1时,由吴幼坚本人接听,欢迎交流。

阿坚所摄阿强家小区儿童乐园。强爸真正理解儿子之后,就会平静地面对现实,赞成儿子过自己想要的快乐生活。两代人的幸福并不矛盾,就看人们如何认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