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报道首届同志父母恳谈会
标签:
同性恋亲友会首届同志父母恳谈会广州日报抱团取暖情感 |
分类: 传媒学界 |
恳谈会结束,阿坚步行回家途中,让人帮忙在龟岗大马路尽头小景照相,特意说明要显示所穿的新鞋,那是某位同志送的,穿新鞋走新路,2009年一定走得更快更稳。(2009.1.5,61岁)
广州日报报道首届同志父母恳谈会
□ 吴幼坚
1月5日上午会场一瞥
这是一个有古老东山中西合璧特色的建筑小景
附录
(《广州日报》2009年1月5日 )
□ 《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故事一
“我们整个家族都夸他是‘乖仔’,可没想到他是gay,我真的很难受。”被儿子请到现场受教育的熊仔妈妈自从坐进会场,眼泪就没停过。
她说,高大、白净的熊仔,在同学和亲友眼中一直是一个懂事、优秀的学生。有段时间觉得他很奇怪,经常晚回家,而且一回来就号啕大哭:“妈妈,我对不起你。”妈妈不明所以,骂了他几句“没出息”,他竟然不敢回家了。最近,熊仔的弟弟揭开谜底:“哥哥是gay,妈妈你别老骂他了,他内心很挣扎,怕你们知道了难过。”
“我当时就崩溃了。我们潮汕乡下传宗接代的观念很强,他喜欢男人,我们怎么办啊?”熊仔妈妈说,知道真相后,她内心仍有疙瘩,时刻担心儿子会因“这个身份”被亲友熟人嘲笑,导致前途受阻,更担心他会孤老终生,将来的道路越发艰难。
为了保护儿子,夫妻俩只好瞒住所有亲人,但由于压力极大,内心受尽煎熬。最近,熊仔的爷爷生病住院,天天惦念着让他尽快找个孙媳妇。来广州的前一天,爸爸大哭一场,怕爷爷、奶奶万一知情,接受不了。
熊仔一家的故事在同性恋者家属中引发强烈共鸣,几乎每个人都泪湿衣襟。一位义工说,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接受子女丢来的“炸弹”,很多人天天以泪洗面,想尽各种办法给儿女“治病”,希望能让孩子“改性”。
故事二
“孩子们在社会上已经有了那么大的压力,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也不理解、不宽容,叫他们怎么办呢!”62岁的大连人孙伯告诉记者,他以前是“八竿子也把脑筋搭不到同性恋这根弦上”。
7年前,得知28岁的儿子与合租三年的室友是情侣关系后,老孙犹如五雷轰顶,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瞪着通红的眼睛,揣把菜刀直奔儿子和男友的住所,决定杀掉“不争气”的儿子之后,自己再自杀。所幸被老伴劝住,才没有闹出人命来。
当时,他心怀一丝幻想:只要把儿子和那个男人掰开,儿子就能“重归正途”。但相处的时间久了,他觉得很难实现这个计划,便仇恨起整个同性恋人群,买了汽油,打算伺机烧掉儿子开的同性恋酒吧。
没想到,在酒吧帮忙等待时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向“孙爸爸”倾诉起了无法向家人开口的痛苦心事,甚至流下了无法在外人面前流的男儿泪。
渐渐地,老孙的偏见消退了。经过三年的挣扎,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儿子幸福,自己也要直面现实。2005年,他一手创办了全国第一条面向同性恋者及其父母的支持热线,鼓励父母接受孩子只爱同性人的现实。
老孙说,现在自己还动员老伴将准备留给儿子娶媳妇的钱拿了出来,给儿子和男友买了房子,也称呼儿子的男友为“咱儿子”,一家四口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故事三 通信三年苦求女儿
“同语爱女”编辑组曾收到四封特别的信。这是一位新疆少数民族父亲与身为“拉拉”(女同性恋)的女儿从2005年2月到2008年5月间的书信来往。这位有着多年党龄、生活在边陲小镇的父亲,惊奇地收到女儿写的信,女儿坦承自己爱上了女孩。
他在第一封回信中,痛诉自己的全部希望都掉进了无底的悬崖,努力说服女儿不要违背人类“男女搭配,生儿育女”的繁衍规律,苦苦哀求“骑我脖子的小宝贝儿,我多想有一天,我的外孙也能骑到我的脖子上?难道你就不能给爸爸一个机会么?”
第二封信,父亲意识到自己给女儿造成了痛苦和伤害,但也要求女儿以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业,希望“自己有一个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女儿”。
经过多次通信,最后一封信,父亲接受了事实,发现女儿仍然是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变,没有违法,也没有做不道德的事,事业上很出色,仍然热恋着同性。“只要她是不违背道德的,就应该受到尊重和爱护,给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专家:
中山大学中文系性别平等研究专家宋素凤博士指出,目前认为,同性恋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为3%~10%,有些人据此认为围绕同性恋者产生的各种问题属于“少数派问题”,无足轻重。宋素凤反驳称,一个社会不能以人数多寡来判断问题是否具有重要性,“更不能因为觉得人少,就抹杀对每个人的尊重和对权利的保障”。
同性恋者“被迫沉默”
有些人认为同性恋者群体很神秘,离自己很远,殊不知身边熟人就有可能是被迫隐瞒身份的同性恋者。“正因为他们的声音在人们的漠视、歧视中被压抑住了,发不出来,才会让你有‘这个话题很遥远’的错觉。”宋素凤认为,同性恋者亲友群体也有“被迫沉默”的问题。
同性恋者常有孤独感
“同性恋在社会中属于少数,而‘出柜’的同性恋者目前在这个群体中又属于少数中的少数,同性恋者常有孤独感,‘出柜’同性恋者的亲人也是孤独的!”吴幼坚阿姨表示,太少人敢来代表这个群体发出声音,很多人都对抛头露面存有顾虑。她希望通过举办恳谈会,利用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形式,“抱团取暖”来消除同性恋者父母的孤独感,促进家庭和谐。
数字:热线开通4个月 接听电话258个
同性恋亲友会热线电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