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可以算再一次“双喜临门”

标签:
张扬个性新博客远涛文章南方都市报杂谈 |
分类: 彩虹之声 |
阿坚在四川九寨黄龙机场(2008.10.20,61岁)
我看这可以算再一次“双喜临门”
□
恰好10天前,11月15日,我发表《你说这算不算“双喜临门”?》,告诉大家《今日中国》和《人之初》杂志发表了有关同性恋的正面报道。我如此兴奋不可能人人赞赏。一位新浪网友就写道:“我也劝吴女士别张扬了,没意思的。”在我这里支持意见往往占上风,content说:“哪个说吴阿姨张扬了,那么多明星都张扬你怎么不说?……”Gold说:“有误解,有歧视,当然要有人站出来说话!这个时侯,其实需要一种类似张扬的精神的。”飘雨桐可能是懂粤语的网友,说道:“‘招积’,是贬义呢。张扬还是不错的。问好朋友,这是双喜临门。加油!”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哪种情况算喜因人而异。我算是知足的人,多数时候感觉快乐;我又是不知足的人,不因儿子同性恋身份被我和先生接受,就安享平静晚年。我的博文《匆匆三日流水志》便是充实生活的记录。对我不理解的人当然有,一位新浪网友说:“看得出阿姨是个热心人,但宣传同性恋恐怕不是好事啊!” 另一位则语带嘲讽:“俨然是一位同性恋‘明星’了。呵呵,有点儿可笑吧。”
我还是省点功夫,借网友的话表达观点。首先是有没有“意思”——广州话的“意义”。jiewenyu_fish 评曰:“博主这几天过得很有意义啊,呵呵~~~”其次是需不需要“张扬”——
似水流年写道:“同性恋的很多事情社会并不知晓,正面的宣传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同性恋并不会因为社会的接纳而增多,也不会因为社会的排斥而减少,有人觉得‘现在的同性恋怎么那么多啊’,是因为从前都是隐蔽的,现在大家可以公开、正常地生活了。这也是社会的一个进步。吴阿姨不辞辛苦,为同志人群做的一切,我们应该感谢她。不仅仅是同性恋人群要感谢她,异性恋人群更要感谢她。如果同志人群不能坦荡地选择自己的生活而走入异性恋婚姻,受影响的还有一个异性恋的女人;如果同志人群在备受歧视的社会里生活,索性放纵自己而染上疾病,这个成本还是要由社会来承担。它不仅包括患者自己和家人、还包括社会因歧视而带来的隔膜、仇恨,还有这一切所带来的生活的不稳定感。”
Beyond写道:“似水流年说得很对,我们有吴阿姨这样开明、厚博的妈妈站出来向社会呼吁是我们的幸运。总要有人站在前面去走这条路。
继11月15日“双喜临门”之后,今天再度“双喜临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面之交的朋友送我一间屋
11月24日晚接到一信,写给我和阿强:“你们好!我是浩子。有个事情想和你们商量一下。我现在用的是163的博客,在博客里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很希望你们也能开通网易博客。网易博客具有一键搬家功能……如果吴阿姨感觉无暇管理,我愿意做义工帮您一起管理和更新。如果感觉因为有了搜狐博客,暂时不考虑开通,也没关系;我的目的是想对更多需要得到这类信息的人给予帮助,应验吴阿姨在博文中写的那句话‘同志有晴天’。如同意请告诉我一下,我帮助您开通。”
我立即回复他:“我有自己的搜狐博客,但很久没去看它,等于停了。我和强现在用的不是搜狐而是新浪呀!如果你要帮助我管理,怎么起头呢?是用我原先那个搜狐,贴新内容过去吗?今晚我要接热线,不写信了,你可以来信,我晚些才看。”
吴阿姨,这是我连夜帮您做的博客,感觉您平时就很操劳了,不想让您太辛苦,我可以帮您照看这个博客,您在新浪更新博客以后我会复制更新到这个博客里。先试用一段时间吧,如果感觉不好,我们就关掉它。”
我按网址找到自己的另一间屋,也叫做“三色堇吴幼坚”。浏览后给浩子去信:“早上好!原来你忙到凌晨3点多钟,连夜为我做了这个博客,等于替我在网易安了个新家。你送我如此美丽的礼物,我感觉非常好,谢谢!你把密码告诉我吧,平时请你代为管理,有新鲜的、个性化的评论、留言等,及时通知我(广同网、阳光地带博客等,也是这样做的)。我也会尽量做到‘常回家看看’,和网易朋友们加强互动。另外,受到你这做法的启发,我原先在搜狐开的博客,也可用同样方法激活,哪位搜狐博友愿意,就写信来妈妈信箱和我联系吧。祝快乐!”
一个博客好比一间屋,在楼市低迷的时候,23日HIV检测现场见面的浩子,送我这间屋很值钱啊,这是一喜。
《南方都市报》刊登远涛一篇文
下午远涛从北京打来电话,提醒我上街买刚出版的《南方都市报》。原来在副刊“历史”栏目内,刊登了他写的整版文章:《张爱玲在上海最后的牵挂》。报纸买回后我去电告知将在博客说这事,请他提供相关信息。晚上接到儿子的信——
妈妈:我是10月7日下午三点半见到宋以朗先生的(他家这个套间,张爱玲在1960年代初曾借住数月,家具简朴而结实,看起来都用了很久,整个屋子充满了回忆)。他高高的个子,缓缓的语速,举止从容潇洒,面貌兼有他父亲的专注神情与母亲的柔和轮廓。一望而知是位极有涵养的世家子弟,但又待人很亲切。我们在韩国餐厅吃晚饭时,他是熟客了,不时跟女侍应有说有笑。他祖父宋春舫是藏书家,父亲宋淇是红学家,也写散文、编剧本,跟钱钟书、张爱玲、吴兴华(诗人,“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都有深厚的友谊。宋以朗本人是统计学博士,曾在美国生活卅余年,因照顾病重的母亲而回香港定居。宋母逝世后,宋以朗是张爱玲的遗产管理人。他现在任职于跨国的媒体研究公司,业余经营一个报道大中华新闻的博客“东南西北”(http://www.zonaeuropa.com),很受新闻从业员的重视。
张爱玲的姑姑
更多关于他的介绍可以参考这里:http://www.zonaeuropa.com/culture/,也可以搜索。我附上《南方都市报》所刊文章的链接给你,如下: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ds/content/20081125/ArticelB14003FM.htm (引文完)
远涛发表于《南方都市报》文章的导语
《南方都市报》是一份颇有影响力的报纸,办报人有胆有识,文章多有真知灼见。儿子原是该报读者,如今成了作者,做母亲的自然开心。说来我们和《南方都市报》缘分不浅:2005年11月8日,该报发表《广州公开同性恋者身份第一人郑远涛:我有责任公开同性恋者身份》。文章由女记者严艳采写。我曾说过:“这是儿子向社会迈出的第一步,随后有第二步、第三步,而我和先生也紧随其后,做了父母应做的事情。”今年8月29日,同性恋亲友会热线开通,该报很快发了消息,还公布了电话号码和开通时段。巧的是,今下午阿强通知我说,明天《南方都市报》将要采访我,谈关于亲友会的事。谁来采写?女记者严艳。好的。这消息连同远涛文章发表,是又一喜。于是我说这是“双喜临门”。
平凡人生中,不时有些小欢喜,心田就会滋润。
张爱玲在上海居住过的长江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