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寨沟正午的秋林(2008.10.21)
(阿坚摄)
消除“没那么容易中招”的侥幸心理参加检测
□ 吴幼坚
亲友会组织的HIV免费检测,本周六就要进行。今天已是周四,为配合宣传发动,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尽量阐述我的观点。文字很长,请网友们浏览一下。
上篇
志愿者为提高同性恋群体艾滋病知晓率做出了贡献
周三晚上接到一封信,全文如下——
吴阿姨您好!我是小然,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这个新闻是今天《广州日报》的,对于这篇报道,欣慰的是媒体还会站出来,为我们报道:“志愿者们坦言,开展工作的一大棘手问题是社会环境。王晔指出社会对同性恋群体宽容度低。面对同性恋人群‘知晓率高、改变行为者少’的现状,一些志愿者尝试展开宣传咨询工作的模式,进行深度干预,例如在家中建立‘健康支持站’,然而遭遇阻力颇大,对这一群体仍有妖魔化倾向。”“另外,管理部门的态度也相当耐人寻味。基层干警、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干部在对预防艾滋病的了解方面,其实并不比普通人高明多少,也需要进行艾滋病知识‘扫盲’和更新知识。”就这段媒体的话我已经在心里向他们表示感谢,但是对于那些无法接受和理解的人还是会感到无奈和感慨,吴阿姨,看了这篇报道,心里很是低落,这条路,我们面对的是一场持久战。
阿坚看了小然转来的《广州日报》报道,它这样写道——
广州防艾志愿者刘奇和他的伙伴们最近遭遇了一场“逼迁”风波:邻居们收到一封匿名信,“揭发”刘奇租房对同性恋者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咨询工作,并称登门求助的同性恋者都是艾滋病患者。原本邻居们对刘奇的朋友们还算友善,现在却开始侧目以对。居委会也发出整改通知书,坚决要求志愿者们限期搬离,登门求助者更受到了小区保安的无理盘查。
匿名信写道:“关怀艾滋病患者是医院的事,他们争取少部分人的权益,却牺牲我们周边大部分居民的利益。”匿名信还呼吁邻居向居委会、街道办、出租屋管理中心或者派出所反映投诉,“坚决取缔这个场所。”
刘奇和伙伴们今年8月份开始搬入这间出租屋,建立了“岭南伙伴健康支持中心”,每周定期举办主题沙龙,邀请同性恋者参加防艾健康讲座、观看影片,通过做游戏来演示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染病风险。记者看到,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必须在志愿者陪同下进出单元楼大门,参加游戏时也不准大声喧哗。刘奇说,这些措施都是为免打扰邻居们而特意采取的。
接到居委会发出的限期整改信后,志愿者们曾据理力争,还请广州市疾控中心的一位医生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科普”教育。然而,疾控部门的解释似乎并不能打消基层工作人员的忧虑。记者到管理部门求证此事时,负责人避而不见,几位工作人员也坚决不愿作出解释,坚持必须限期搬离。
《广州日报》报道明确提出:管理部门也需要“扫盲”——
“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者们是和谐社会的推动者,为提高同性恋群体艾滋病知晓率做出了贡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所王晔医生表示。
“早前志愿者和疾控中心合作,主要提供检测和性病诊疗等医疗服务,但现在志愿者组织的工作范围逐渐拓宽,除对HIV阳性者提供咨询、转介和治疗服务,并开始尝试关心和解决同性恋者家属的心理问题。”
志愿者们坦言,开展工作的一大棘手问题是社会环境。王晔指出社会对同性恋群体宽容度低。面对同性恋人群“知晓率高、改变行为者少”的现状,一些志愿者尝试展开宣传咨询工作的模式,进行深度干预,例如在家中建立“健康支持站”,然而遭遇阻力颇大,对这一群体仍有妖魔化倾向。
另外,管理部门的态度也相当耐人寻味。基层干警、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干部在对预防艾滋病的了解方面,其实并不比普通人高明多少,也需要进行艾滋病知识“扫盲”和更新知识。(引文完)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科学文明民主的潮流,如同这高山流瀑一往无前。(2008.10.21,九寨沟)
(阿坚摄)
阿坚立即给小然回复——
小然:你的模样我未必记得住,但名字和你我之间交流的情况我是记住了的。感谢你把《广州日报》这篇报道转给我,我正要针对动员男同性恋者接受免费检测,再写一篇博文,你提供的资料很及时有力。我会把它摘要转载。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认识是要逐步提高的,很难要求普通民众短短几年就改变长期形成的偏见、歧视。基层干警、社区干部不是专家学者,也要靠有关部门组织学习才能明白道理。形势会越来越好的,我们都不要因遇到阻力而泄气。
广同网负责人刘奇等志愿者们走在前,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智行志愿者长期深入同志群体做外展,个别发动,演出小戏,同样成绩斐然。亲友会成立时间短,还来不及培养义工外展骨干,上周六成功组织检测,智行帮了大忙。本周六又要组织检测了,智行还会积极为亲友会派发宣传单张。我希望亲友会义工也尽量抽空参与,跟班学习如何走近陌生同志,有效地开展防艾宣传。我们外联组召集人阿平已经实践过几次,不巧他去外地公干带不了头。小然,不知你或其他哪位义工周四、五有空,可以跟智行义工一起去做宣传?有兴趣的不妨与林枫联系,他每天下午、晚上都会出动。你们若要去,请直接和他联系,电话:(略)等会儿10点钟,我就要接第22期热线电话了,不多写。以上内容我会在凌晨1点接听完电话后,写进博文发表,但愿对宣传防艾起点作用。祝一切好!
凌晨1点阿坚接听完热线,读到小然新写的信——
吴阿姨晚上好!
正准备给您写封信,因为我刚从同志聚会地点回来,我打印了这次检测活动宣传单张,去聚会地点派发,也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一些信息:一、从不正视自己的健康,对检测没有兴趣;二、觉得没那么容易中招;第三、这个聚会地点的人都是习惯性地和不同的人上床;四、觉得用安全套没有感觉。我发了近20个人,大家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于我们的检测存在怀疑,不信任。当然,因为我和他们未曾见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我遇到的问题就是一个人有些能力不足,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群体……
我觉得小然单枪匹马作检测宣传,精神难能可贵!希望有时间参与的义工主动和他联系,结伴前去宣传以获得更好效果。他反映不少同性恋者“从不正视自己的健康,对检测没有兴趣,觉得自己没那么容易中招”,这是非常典型的想法。本文下篇就是针对它写,大家不妨看看。

保持不急不躁坚韧恒久的心态去做应做之事,闲暇时领略这清澈碧池的静美。(2008.10.21,九寨沟)(阿坚摄)
下篇
艾滋同志动笔写亲身经历《悲情世界》
10月14日,我和义工阿平、阿升去东莞一趟,15日发表博文《亲友会派代表看望患艾滋病的年轻同志》,引起许多读者关注,我已作过回应。现在向大家公布S的最新信息。
10月29日中午接到来信《我是S谢谢你的关心》,全文如下——
吴姨您好,刚开始回到医院那段时间,身体十分不理想。最近好了很多,但医院和Z也一直叮嘱我尽量少上网,少到人多的地方。因为我的抵抗力实在太差了,下周我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了。
看了您的博客,也看了一些人对我们的看法。而有些人思想是那样的偏激,很像从前的我。见您后我总在想,如果人人都有您那样一颗随时随地都能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心灵,这个世界将是怎样个快乐美好的世界。
而我们大多数人所看所想就是丑恶和阴暗,不再相信一切美好的存在。也许在认识Z之前我也是如此吧,我的眼睛从来就是只盯着最为丑陋的角落。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和Z也很想考虑您的建议,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希望大家不要重复这样的悲剧,但世界还是美好的,就看你用怎样的心灵去触摸这个世界了。前段时间我写了个序,现在还在给Z修改。但不知多久才有下文,可能要到我抗病毒治疗以后了,Z又一直很忙。所以把序发给您,想您帮忙看看给更多的意见。S致上

阿坚和义工与S促膝交谈。(2008.10.14) (
Z摄)
《悲情世界》序(作者:S)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无法去触及愿意去了解的群体,他们总是小心翼翼活动在城市糜乱、肮脏、昏暗的角落,放纵着他们的情感。痛苦、迷乱、失落、迷茫交织着这一颗颗脆弱的心灵,而压抑的外界环境所能带来的就是很多人的日渐放纵,因为看不到未来没有了明天。混乱的生活又让他们活得如此多姿多彩,任何文字都无法诠释他们的人生。他们就是同志,GAY或称为同性恋者,而我是身患艾滋病的同志。
说到艾滋,是让很多人感到可怕产生鄙夷的。就如很多异性恋不了解鄙视同志,而同志更为鄙视艾滋同志,认为他们的生活放荡而又淫乱,认为他们是同志中的耻辱。
我就是一个艾滋同志,是个非常幸运的艾滋同志,因为我有着深爱的朋友,而我朋友也爱着我。
在得知我身患艾滋的那段时间,我的朋友也就是Z是那样痛苦,无所适从。Z在我的眼中一直是坚强、自信、无所不能,而在那刻我却见到了他的眼泪,听到了他的哭泣。一个自己深爱的男人,被自己深深伤害着的哭声是那样的刺骨,痛彻心扉。我多想在那刻离开这个世界,我怎么能如此伤害着我的爱人,我多想跪在他面前,求得他的救赎。
而在此时,同志母亲吴幼坚和她的义工来看望了我们,也把我们的经历记录在了她的博客里,鼓励我们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给后人一个启示。在吴姨的博客中,看到人们对我和Z的事情十分关心,也存在各样的见解。而有些同志十分偏激,存在对艾滋同志的偏见,也说到了许多同志最常见的问题骗与被骗。在此我想先对这个问题谈谈个人见解:艾滋同志不是罪。一个生活近30年的同志我无法去想象他30年来会过着禁欲的生活,我本凡人无法做出圣人之事。而也许仅仅只要一次,你就会染上艾滋。
至于骗与被骗,如今太多的异性恋或同性恋都在用头脑去爱。在这里我想讲个故事,这是一个电视台播放的真实故事。所讲述的是一对相处4年的智障夫妻。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他们一起幸福地吃着一个馒头,仅仅就是一个馒头,他们分食那个馒头快乐幸福满足的动作表情告诉了我那就是爱情。也许更多的人都认为他们的智力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爱,其实就是因为现今太多的人都在用头脑去爱了,计算着得失、钱财诸如车、房等,爱情用金钱的付出获得去衡量了。这就产生了骗与被骗,其实那从开始到终结,都不应该是爱。那是一种交易,只能说在交易中的亏与赚,因为你们互相都没有用心去爱。如果用心去感受那份爱,则只有获得的喜悦和失去的痛苦,并没有欺骗。
这段时间以来,我躺在床上,回忆着过去的种种。我只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讲述出来。或许你会厌恶、同情,但我只希望你们能从中得到点什么,不要重复我这样随时都会经历生死悲情的爱。(完)
S在序后附言:文字十分稚嫩,望吴姨多多给予意见。其实文字倒是次要的,我只是想他人从我的经历中得到点什么,我经历过出卖自己的身体,经历过几次的同居生活,但很幸运的是我找到了Z。

艾滋病也不能压倒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阿坚、阿平、Z和患病的S一起欣赏风光。(阿升摄)
我给S回复道——
小S:你好!中午我刚回到电脑前,首先看到你的来信。很欣慰你的病情初步稳定,下周将进行抗病毒治疗。希望你安心治疗,力争最佳效果。
很多人都要经历一番生死考验,才能较深刻地感悟某些人生哲理。你虽未满30岁,但此次感染艾滋病毒,自己身心确实收到强烈震撼,由你来谈体会,应该比我这61岁的阿姨有说服力。
难得你身患重病还接受我的建议,开始动笔写自己和男友Z的故事。序我看了,准备先把它转发上博客,及时让网友们读到。亲友会正在动员男同性恋者接受HIV免费检测,我希望更多同志听得进你的劝告,对不安全性行为保持警惕。正如你所说:“也许仅仅只要一次,你就会染上艾滋。”为了自身与他人的健康,尽快去进行免费检测,万一染病,尽早治疗。
另外,近日很多网民来三色堇花园,围绕同性恋问题发表意见。不少人有理有据,论述深刻,当然也有偏激狭隘、胡搅蛮缠者。我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了解事实真相,从而逐渐纠正对同志群体偏见,消除歧视误解的。你的经历可作为个案供大家参考,但我想你的健康状况不允许多上网,全篇完成不知要等到何时。还是先发表这篇序,做个预告吧。正文等你病好些再接着写,别焦急,治病是第一位的。
最后,代亲友会同仁祝福你和Z相亲相爱,携手前行!坚
2008.10.29

阿坚在九寨沟五彩池边。小S说:“如果人人都有您那样一颗随时随地都能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心灵,这个世界将是怎样个快乐美好的世界。”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
(2008.10.21) (阿强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