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色堇吴幼坚
三色堇吴幼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609
  • 关注人气:22,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相信长辈会在事实面前改变观念

(2008-10-07 09:43:04)
标签:

重阳敬老

同性恋

出柜

沟通

情感

分类: 出柜话题

请相信长辈会在事实面前改变观念

值此重阳佳节,祝福老年朋友如同苍劲老榕,枝繁叶茂荫庇后人。   (阿坚2008.10.3.摄于广州东湖公园)

 

请相信长辈会在事实面前改变观念

 

□ 吴幼坚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敬老节。虽然我已步入老年,在广州乘车、进公园可以享受半价优惠,但在那些七八十岁和高龄九十以上的老人看来,还算相当年轻有干劲,中青年朋友也不习惯把我当老人对待。这样挺不错的,鼓励我努力保持身心活力,和大家一道多做几件有意思的事情。昨晚我正接听亲友会热线电话,79岁的李蔼文老师打通我私人电话,原来她从加拿大回国探亲了。这位中学时代的老师一直关注支持我为同志群体所做的工作。我匆匆和她交谈几句就挂了,现在向老师和其他老年朋友问声好,祝各位身体健康,敬老节快乐!(希望中青年网友有条件的都代阿坚向你的长辈问好!)很多年轻同性恋者对说服父母接受自己没把握,下面我想简单谈点看法。

 

    10月5日我发表了《拉拉的爱酸甜苦辣咸》,当晚文中主人公之一小冰来信说——

 

    吴妈妈:您好。今天很晚才回到家。虽然想着您那么忙,我也许不会这么快就收到回信的。但还是忍不住爬上网来查信箱。没想到真的收到了您的回复。真是开心死啦。谢谢您:)没想到自己的信会被您放到博客中呢。真是意外的惊喜。呵呵~那就希望这封信能给那些看到的姐妹们一些快乐的因子,也能给彼此一些信心的支持吧:)看过您的博客,又要再一次感谢您的细致呢。把一切可能透露我们信息的部分都删掉了。有些连我自己都没注意到。嘿嘿~~谢谢吴妈妈对我们的保护:)

 

    今天和她的两个朋友一起吃饭。关于出柜,两个人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个已经出柜了,而且现在家里并不反对,过得很轻松。她的妈妈还时常拿她和她女朋友开玩笑。而另一个则表示即使父母问到,也坚决不能承认。这和我朋友的观点倒是有点像。都属于要咬紧牙关瞒下去的。您觉得哪个更好一点呢?如果我们自己很坚持,真的大部分父母最终都能接受,或者至少默认吗?还是很多父母都会坚决斗争到底?

 

    我10月6日晨给小冰写了这样的回信——                                                 

 

    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儿女的,他们总希望儿女幸福,只是未必明白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儿女想要的。我觉得如果儿女坚持同性恋,又能不断地把有关知识传递给父母,让他们看文字、图像资料包括我这样的父母体会文章、访谈,同时借各种力量(亲戚、父母信得过的朋友和同事、老乡、战友、同学等等;社会团体如亲友会等)使他们明白基本道理,大部分父母应该转变态度。另外很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看到孩子找到的那个同性爱人,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两人在一起过得确实很快乐很稳定。有相当生活阅历的长辈,会在事实面前改变观念的。正如我在接受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曾子墨采访时所说:“同性恋不是坏事,不是错事,不是丑事,那就没事!”

 

    小冰回复说:“谢谢您的回信,这让我又多了很多信心,要继续多多做功课啦:)今天您的回信好早哦。每天这么辛苦,还这么早起床,您要多注意身体呀。随信送上一张红红的巧克力图片,希望您会喜欢:)”她这女孩子算是猜准了阿坚的喜好,我和我妈妈一样喜欢鲜花、蛋糕、巧克力……大概没有几个女性可以拒绝这几样东西的诱惑吧?那么我就把图片公开让大家分享甜蜜啦!

 

    常看我博客的网友都知道,我很赞赏一位从北京去成都和女友共筑爱巢的拉拉——木头。只要搜索“木头”这词就可找到多篇写到她的博文。她生理健康极差,心理健康甚佳。想到本月中旬我将飞往成都参加活动,可以和这对拉拉欢聚畅谈,我满心欢喜。

 

    木头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是言行一致的。她在《同性恋者要花心思和亲人慢慢沟通》后面写评论说:“出柜就要承担压力? 这是什么逻辑? 怕承担压力就可以永远躲在柜里么? 我们出柜了,和家里如今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今天去了外婆外公家聚会,大家玩得很开心。明天我们几个女亲戚一起去逛街扫衣服,我负责压价。后天全家10口人开车一起去古镇玩……出柜能让你享受到站在阳光下的温暖和内心的平和。”

 

    10月7日凌晨,因病痛失眠的木头给我写信,其中谈到出柜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同志里的一部分年轻人,先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和父母沟通时间还早,自己年纪还小不着急。但是当家长们习惯了孩子如其他孩子一样这个概念之后,年纪一到就会有介绍朋友、应对结婚这个过程,到那个时候你再讲你是同志、你不结婚之类的话,给家长思考的时间太短,所以反映过程会更激烈。家长没有回旋余地,你的感情也是如此,在强大外界压力下,能坚持住不妥协的感情关系很少。中国人的思想是内心固有的,关键时刻家庭责任就会占据内心,分手也是必然结果。

 

    还有,那些经济并未独立的孩子们,一时冲动就对父母负气讲出真相来,他们并不考虑父母养育的感受,这样一来矛盾迅速激化,结果可想而知。尤其如今的80末、90代孩子更是如此,对感恩这个词体会太少,伸手索取成了习惯,不知生活艰难。很多孩子负气离家,用这样的行为反抗家长管束,有钱的待在网吧里游戏,没钱的很容易结交不良人群,对社会稳定造成新的隐患。

 

    父母尽责的还是占大多数的,我想只要用心沟通,努力生活,父母看到你的幸福来自于你自己的创造和认真努力,被接受也是早晚的事。我和J当初也是抱着这样的思维,一再坚持下来的。如今被家人接受,他们看到的不是灰暗的纠结,而是明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J妈很坦白地对我说,多了一个更懂事体贴的女儿,她比从前更觉幸福。在大街上她会主动牵着我和J的手一边一个逛街。对她来说,人到中年,得到更多的爱,这样的生活很如意。(引文完)

 

    网友“习习”阅读《爸爸妈妈,我是同志》一文后,发表评论说:“吴妈妈,关于《写给父母的问答》这篇文章很好,我很想给我的父母看看,但是不知道机会要怎么把握。”我回复道:“如果你没向父母透露过任何关于同性恋的信息,家长平时言谈中对此并无提及,就拿这篇文章出来,他们会愕然、难接受的。还是按我今天发的博文所说,建议那位北京拉拉对父母的做法去做吧。”我的建议概括为十六个字: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和风细雨,水到渠成。

 

请相信长辈会在事实面前改变观念 

祝愿每个孩子和长辈都心灵相通,每个家庭都亲密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