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的是以平常心看待同性恋
□ 吴幼坚
近日陆续收到报名做亲友会义工的表格,不少人还附了信,有的明确说自己是异性恋。北方某高校女教师、经济管理专业博士gold填写有兴趣担任的工作是:翻译、活动策划及组织、宣传、网站管理、外联,另外还注明:“所有能帮上忙”的工作。
她在信中写道:“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有些人遇到了性向选择的问题。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也面临着理解他们与开导他们的责任,当然也有一些困惑。我对您和您尽心的事业非常崇敬,这确实是我国急需有人开拓的一个领域。因为大多数这个群体的孩子太缺少理解和爱护,太缺少宽容和包容。虽然我不是身在广州,也并非亲属(我的孩子还小)。但也希望我能尽一些绵薄之力。同时也想从您那里汲取一些如何对同性倾向的孩子教导或疏导他们心理问题的经验和知识。所以我报名做义工,只要能用上我的地方,我会非常愿意参与。也许我能做得更多,真心地希望能为孩子们做些事情。您辛苦了!祝身体健康!gold
敬上”
gold已成为亲友会义工的一员。等内部分工之后,每个热心人都应能发挥作用。
我收集了外界对同性恋态度的不少资料,一直未写进博文,今天想谈一谈。正如gold所说,同性恋者普遍缺少理解和爱护。年轻网友向我诉说:“我是个gay但是我真的好矛盾,我不知道我该干什么?不知道找什么人可以说。”“吴妈妈,我是一个大一学生。刚进入同志圈子。您能帮帮我吗??”“我是一个19岁的男生,我看了您的这篇文章,颇有感慨。因为我也是您笔下众多的同中的一个。今年,我因为感情的取向被同学发现而痛苦,所以连大学都没有考上。现在我已换了一个学校复读。可是我还是在受自己的影响,我无法坦然地和所谓的称兄道弟的朋友一起。也许,不该麻烦您的,可是,您的文字真的感动了我。”虽然有了妈妈信箱、热线电话,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不能帮到每位朋友。要从根本上改善社会氛围,有赖于众人的努力。
抱有善意的人是很多的,一位网友就这样写道:“吴妈妈:您好~~! 我是在报纸上看见您和您儿子的故事~!
我很佩服您的勇气。我也有朋友是那个圈子里的,但是他没有勇气和他家里的人说,更怕被朋友们知道而抬不起头;还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酒吧被我碰到,当时给我很深的感触,有好一阵看见这个朋友都不想和他说话。后来他主动找我谈话,说:‘我以为你会把我的事情和别人说,没想到你没有说。你是不是很瞧不起我呀?’我听他说完后反而想开了,对他说:‘我没有和别人说,那是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不能因为你是gay就把你这个人否认掉。我并没有瞧不起你,只不过是当时有点无法接受,可能伤害到你了,我向你道歉~!’我后来特地上网去查了一下关于gay的资料,看看怎么样和他们接触而且不会伤害到他们,尽量地和他多接触和他做朋友。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他接触给他帮助,希望您能给我建议~!
谢谢~!
”我没有直接回复他,但他若继续看我的博客,就会明白重要的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同性恋。他们和异性恋除了性倾向不同,其余方面并无二致,应该获得完全平等的权益。
许多网友表达了对同性恋的同情关注理解。“新浪网友”在《喜忧参半话文章》 发表评论(2007-10-30
15:24:11):“本人不是同志,看了文章和留言,了解到同志处境的艰难,和他们无辜所遭受的压力和排斥,我想对同志们说,任何真挚的情感都是应该被祝福的。我觉得这个母亲很开明,是个真正关心孩子,希望孩子幸福的好母亲,比有些为了自己面子让子女痛苦的父母强多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前面有那么多人在痛骂同志?别人喜欢谁关你们什么事?你们周围认识的人和谁谈恋爱你们肯定是不会去管的吧,那么这些你们连认都不认识的人要和谁谈恋爱,你们又何必去管呢?那终究是别人的自由,,与你们何干?真是闲操心!
”
“秋硕草堂”写道(2007-11-09
01:01:15):“给所有需要支持的朋友:
看了幼坚阿姨的故事,除了感动再没什么能表达的了。出柜需要勇气,站出来支持自己的亲人需要更大的勇气。我虽然是异性恋,但是很尊敬能够真正走到一起的同性恋者们,只有真爱才能让他们抛弃世俗的眼光勇敢地站在阳光下,也只有真爱才能成为彼此一生的依靠,不是吗?……相信自己,我会是支持你们的一员。”
“DJ成路的家园”在《喜忧参半话文章》发表评论(2007-11-03
15:24:54):“为什么所有支持的朋友都敢光明正大,而那些反对的人都是匿名呢?不敢吗?那就别说。连这个都不敢,你有什么资格去评说别人不对呢?”“卡卡”也发表评论(2007-11-02
11:27:05):“以前对同性恋者是存有疙瘩的,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吸收的知识增多,觉得这是个人的自由,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何苦要仅仅局限在狭隘的圈子里,限制个人的发展呢?”
Fancy早已表态(2007-11-09
11:03:54):“您好吴妈妈:我也真的好想这样叫您一声妈妈,看到对于您的报道我真的很佩服,您是乐观的,您是开明的,我为有一个您这样的母亲而感到幸福。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同志,但是我像您一样在关注同志,当然我还没有像您似的付出这么多,我只是关心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理解与尊重。我身边有同志朋友,但我并不因为他们是同志而感到任何不舒服,他们的感情反倒比别人来得珍贵,比别人更懂得珍惜彼此。我会更加关注您与这个圈子,如果需要我的帮助请您尽管开口,我的好妈妈~~”
Fancy是大半年前说的,我不知他(她)还有没有浏览我的博文。如果愿意为亲友会做义工,可在首页查看资料,下载报名表格填写发回给我。顺便在这里问一句:法国《世界报》刊登了关于我的文章,但我和周围的人都不懂法文;如有人愿帮忙翻译,请与我联系。最后推介一篇同志博文,作为本文附录。作者说出了同志对幸福的期盼:社会的理解宽容。

附录 社会的理解宽容是最大的幸福 (2007-07-22
21:31:03) (作者:爱上你的沧桑)
二战之后,一位美国士兵归国,给自己的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向父母请求,他有一位战友在战争中炸掉了双臂,眼睛也失明了,所以这位士兵希望将战友带回自己家中照顾,问父母是否答应,结果他的父母没有答应。一周后,在美国的媒体上出现了一则新闻,一位在二战中失去双臂和眼睛的士兵而自杀了。当那两位父母看到新闻,得知所谓的战友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当即痛悔不已,昏厥过去……一颗冰冷的、不肯宽容的心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一位同性爱网友讲述了他的经历。他初入社会时,在一家公司,人少,很多个人事情你知我知,他的这点爱好,也被人知道了,很快就传到了老总的耳朵里,老总找他谈话,说怪不得你上班两年了,也不操心找女朋友,还要他注意点影响云云,好像他的个人倾向能影响客户似的,老板美其名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等;此后,他在公司出入,总觉得有很多双怪怪的眼睛,如芒刺在背。后来,他就跳槽了,当然个人的性取向没有改变;再后来,他觉得奔波得累,居然进了一个政府机关单位。在他的心目中,那里森严,自己这个另类怎么能混下去呢?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事实比他想象得好的多。
他说,起初有几个同事听说他没有结婚,就张罗着帮忙介绍对象,后来有个大姐知道了他准备做一辈子的单身,也知道了背后的原因。很快,科室的同事,甚至整个单位的同事都知道了,但大家却并没有在意他这个取向,他说,特别是央视连续做了几期相关的节目后,好像是给普通人上了几堂这样的课,同事们更为理解宽容他,甚至帮助他让其家人理解。有一次,一个同事结婚,还非要他把他的男朋友带上。在同事们的理解宽容下,他出柜了。他说,大家很理解他,他更珍惜自己和朋友的生活,也更珍惜现在的工作,事业上也很出色。
社会进步了,一切正在向和谐发展。两则故事,给人的感觉相同,宽容和理解是每个人最大的幸福,对于今天的同性爱者,更甚。世界上,心与心之间的路很难走,唯其难,才显得理解宽容的弥足珍贵。
转自同心圆博客:http://blog.sina.com.cn/loveoldma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