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坚在广州流花湖公园(1986年,39岁)
(郑成波摄)
勇敢,藏在内心深处的高贵精神
□ 吴幼坚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属于女性的节日。去年,我发表《无名野树》(见“自己”栏目),赞美女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品格。我觉得自己作为中年知识女性,注重这几方面的锤炼并渐显成效。今年,我要强调的是,勇敢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而女性尤其要改变自身弱者的心态和形象,做一个勇敢的现代人。
古今中外,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的女中豪杰数不胜数,女性完全可以顶起半边天。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女同胞,更要有胜过前辈的志气。一个民族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看女性质量,母亲是子女第一位老师,也应是终生的老师和朋友。孩子们从幼儿园起直至中学毕业,接触最多的也是女教师。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影响自己一生,对孩子未来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不时听到拉拉们诉苦,在爱情遭遇挫折时就想轻生,这是幼稚愚蠢胆怯的表现。勇敢是什么?15年前我公开出版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时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的张波(转业后在珠海市政府任职),作过精辟独到的解答。他应《华商时报》之约,为“三色堇茶座”专栏撰稿,题为《欣赏三色堇》,我把它作为本文附录发表,网友们不妨一读。
当年,我做出了被朋友张波热情赞扬的勇敢行为,但对勇敢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的。随着时间推移、阅历增加,我才越发感到他说得正确:“真正的勇敢是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它表现为你的灵魂质量,表现为你对待这个世界的评价,表现为你对待人类的态度,表现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张波举家从广州迁往珠海多年,我们没有再聚了。我还记得上他家吃饭,尝到他亲手做的三明治;记得他把妻子写的稿件交我审阅,只说是某战士习作,我写下书面意见请他转交,最后作品确定发表他才揭晓;记得我儿子和他儿子一道,跟我们上花园酒店旋转餐厅,孩子们专挑并不贵的雪糕吃;而最难忘的一幕,发生在我47岁那个周日。他和妻子偶尔得知当天我生日,立即买了硕大的花束,冒着霏霏春雨送到我家。47朵红玫瑰开了很多天,而友谊之花,在我心田永不凋谢。
今天过节,网友们已提前祝贺,早上又接到留言:“吴妈妈,我来看您了,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另一位“gay你gay我”说:“借经历了冰刀霜剑的春天里的三十八朵鲜花,用饱受煎熬的满是真情实意的一颗热心,给妈妈带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妈妈辛苦了!祝妈妈节日快乐!愿妈妈开心像花儿一样!祝妈妈幸福像花儿一样!!--妈妈,还记得我吗?我的博客发表了原创的‘春’系列,妈妈有空就去看望一下我哦!(^_^)”我当然记得你,我长期做编辑的优势之一,是善于记住作者经历、性格、文风的特点,模样倒没在意(我对数字更不敏感常闹笑话)。做博客以来,这优势帮助我记住了很多网友,你是其中一个。我在忙杂志第4期,等有空一定去你那儿感受“春”。先问一句:你开朗乐观起来了吗?
附录 欣赏三色堇 (作者
张波)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印刷精美的画册,是《广州文艺》女编辑阿坚自己策划、自筹资金、公开出版的个人影集。她自己为这本大16开96个彩页刊有她本人320余张照片的影集取名为《这一株三色堇》。

影集封面,由曾获国家书籍装帧设计一等奖的曹磊义务设计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影集(洋一点的说法是“写真集”)竟使我产生了触目惊心的感觉,我甚至觉得,阿坚这一不动声色的举动堪称是一个壮举,也许还可以在“壮举”二字的前面加上“伟大的”。因为一一请恕我孤陋寡闻一一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中国大陆女性自费出版公开发行的第一本个人影集。
面对这样一本影集或者说面对这样一位女性,人们自然会有许多感叹。较深刻的可以从人的生存意义、价值、女权、观念以及改革开放等诸多方面加以评论或评价。如果再联想到前段时间有关远在大洋彼岸的陈冲拍摄个人写真集而引起的轩然大波,那么,阿坚的这本影集无疑还有着那么一点“新闻价值”。
但我要说的是,我很欣赏。
阿坚无疑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知识女性,而且说句老实话她也并非那种天姿国色。然而她却在自己45岁、也即作为一个女性最灿烂的年华已经逝去的时候悄悄地开放了这一株三色堇。尽管平凡,尽管普通,它仍十分地傲然,丝毫不以这平凡与普通而自惭。相反,它却以这一次放胆地怒放,令那些雍容、华贵、艳美……们黯然失色,这无疑是对我们这个崇尚名贵品种的时代的一次莫大的讥讽与嘲弄。当我们梦寐以求的现代文明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一步步趋于平庸和媚俗的时候,这一株三色堇却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在某一瞬间感受到人类生活最自然最本质的回归。当越来越复杂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烦恼和忧伤的时候,这一幅由红、黑、白三色所组成的图案却使我们由此而意识到了一种伟大的简单和简单的伟大。
似乎把问题说得过于复杂了(这也是一种媚俗)。其实,这样一本影集说到底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女性在她45岁的时候做了一件她想做的平凡的事情。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未必有勇气去做。我们常常说的所谓“心想事成”对于大多数人说来实在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想。这就是无奈——不光是外面的世界无奈,更可悲的是内心世界的无奈。无奈今朝、无奈明天、无奈永远……到了这个份儿上,人便是已经生不如死,即便是勉强活下去也仅仅是偷生了。
阿坚或者说是这一株三色堇却告诉我们,无奈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在许多时候,无奈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出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纸墙。关键是你得具有一点那个叫作“勇敢”的东西。勇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平常的概念。现今,勇敢已被那些根本不配谈勇敢的人给弄得俗不可耐了,变成了一个很廉价的“水货”。勇敢当然不是胆大,不是勇猛,更不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敢同样是一种精神,一种很高贵甚至是很华贵的精神。它往往从一个人的表面上是很难看出来的,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来的那不是勇敢,充其量是一种雄壮或者骠勇。真正的勇敢是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它表现为你的灵魂质量,表现为你对待这个世界的评价,表现为你对待人类的态度,表现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对于这样一种精神,一切有质量的人是会给予理所当然的认同的。阿坚的这本影集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光是从给这300余张照片配诗的作者阵容来看,阿坚几乎是把活跃于当今中国文坛的相当一部分作家绐一网打尽了。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阿坚作为一名称职的文学编辑与一大批作家朋友有着长期的友谊之外,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她的人格力量使然,比如善良、真诚、热情……还有这可贵的勇敢。
这便是我欣赏《这一株三色堇》的原因。
(刊于1993年9月26日《华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