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2008-03-02 12:47:27)
标签:

知青

小芳

情感

分类: 大千世界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 高 松

 

阿坚的推介

 

    1968年冬,被“文革”彻底搞乱的中学,涌出从初一到高三的“老三届”学生,流向全国各地的农场、乡村,他们共有的名称是“知识青年”,共同的任务是“战天斗地”。毛泽东有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那个年代,每家每户都有知青,人们对知青的命运极为关注。整整40年过去了,如何评价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直分歧甚大无法统一。我也曾是知青一员,在粤北山区阳山县插队务农。我将推介一批知青博文,表达我对那场运动的回忆与思考。下面是一位事业有成的总经理,回望海南时情感的波澜——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1968年将知青们送往海南的红卫轮

 

    1976年的高峰连队,芳草萋萋,一片愁云惨雾。广州知青大部分已离开海南,读书、招工回城了,剩下青春仔、小黑马、何老九和我等几个运气不佳的人还在那里挣扎。昔日热闹的高峰,再也见不到球场上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引吭高歌。下乡初期的热情和理想,化作了屈服于现实的琐碎和无奈。集体宿舍被隔成两半,一人住一半。形单影只的人儿,黄连树下弹琴——苦中取乐。有人偷偷地谈情说爱,有人炒番两味喝上二两……而我,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十字架,独自在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前行。我学会了抽烟、喝酒、弹吉他(当时普遍认为不良青年才弹吉他),放浪形骸。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本文作者摄于金江农场高峰队(1976年)

 

    一日,我戴着破草帽,敞开工作服上衣,提着砍刀,一副落拓不羁的模样,走在毛真水电站的小路上。忽然,后面传来两个女孩低声的笑语——她们在谈论这个神秘的广州知青,不知他来自何方、将去哪里?由于神秘,所以引起她们的好奇。我回过头去,瞪了她们一眼。只见两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一高一矮。矮点的有一头栗色的头发,小麦一样的肤色,大大的眼睛;高点的有一头乌黑的长发,白晢的皮肤,细长的眼睛。栗色头发的女孩(下文称小栗)没好气地说:“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白晢皮肤的女孩(下文称小雪)赶紧拉住小栗,小声地说:“别乱说……”我一声不吭,留给她们一个冷漠的背影。

 

    后来,我看见她们经常到我队饭堂打饭,才知道原来是毛真水电站来了两个女知青,小栗来自保城,小雪来自一五七医院。由于水电站人少,所以她们就临时到我队饭堂吃饭。我心想,你们也算知青?小女孩来度假吧!果然,她俩完全没有我们知青的风范——忧国忧民,起码也应该忧自己的前途吧!只见她们每次打饭经过我的“小屋”,都无忧无虑、说说笑笑,还探头探脑地往“小屋”里看,她们一定很想知道这个冷漠的广州知青的秘密。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本文作者在磨胶刀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就这样对望着,没有说过一句话。虽然没说话,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每当她们没经过时,我的心就好像少了些什么。终于有一天,小栗带头走进了我的“小屋”。她说:“嗨!下雨了,过来避避雨……”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小雪却羞红着脸,喃喃地说:“我们坐一下就走。”我望了一下窗外,雨早就停了……我故作潇洒地说:“没问题,你们坐多久都可以。”于是,她俩就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看个够、也问个够,大大地满足了她们的好奇心。只是,她们还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广州知青有时这么忧郁?

 

    灰暗的日子有了一抹亮色。每当看到她们,我的世界就变得温暖、明亮,她们的笑声,抚慰着我孤独的心灵;她们的体贴,充实了我贫乏的生活。吃饭,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了,她们总是能带一点腐乳、小咸鱼,甚至一些卤肉来,像一家人一样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她们每回一次家,都会带很多食品回来。小栗是本地人,带的多是小咸鱼、卤肉、椰子……小雪是北方人,每次回来,都带一些油、糖、面粉之类。特别是她用面粉、白糖、猪油做成的“炒面”,非常好吃,非常方便,用开水一冲,就成了香喷喷的面糊。艰苦的日子,有了这些滋润,生命就蓬勃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年轻的心,慢慢在滋生着说不清是友谊还是爱情,同情还是怜悯的情感。小栗火辣辣的语言、含情脉脉的目光,使我不能自已。但理智约束着我:你是一个没有将来的人,你有什么权利接受她的爱?况且,你比她大七八岁……小栗显然没有那么多顾虑,她是那么单纯、那么坚决、那么没有功利之心……当我们单独在一起时,她的暗示得不到回应,就会气得嗔道:“你是个木头人……”在一次小雪回家的时候,我和小栗在她的宿舍吃饭,吃完饭两人都不愿离去,谈着好像永远说不完的话……夜深了,终于,两颗心碰到了一块,我们狂热地拥抱了……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小雪以一个女性的敏感,觉察到我们的恋情,她柔韧地维护着我们三个人的友谊,默默地承受着心中的痛苦!我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份友谊和爱情,我只能向天祷告——愿上天给她们永远的青春、美丽,一生平安!

 

    我和小栗的爱情在高峰贫瘠的土壤和世俗的压力中顽强地生长着。终于,她父母亲知道了,把她叫回家,狠狠地骂了一顿。不久,又动用关系,把她调回保城。又不久,干脆把她搞到国外去了……一段纯之又纯的爱情,像流星一样璀璨而又短暂。我能说什么?本来就是一个童话,一个秋天的童话。

 

    小雪,你为什么又给了我一个童话?让我今生又多了一份牵挂。

 

    小栗的离去,使我痛苦了很久。小雪的关怀,无疑减轻了我的痛苦。1977年,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恢复高考!于是,挑灯夜战,全部精力放到这最后一搏!小雪默默地为我从精神上、物质上支持,没有一点私念,她难道不怕我因此而去吗?这只能解释为,她的爱,是愿意为我牺牲的!

 

    当秋天到来的时候,通知我去体检,这意味着,我已入围,接着,还得筛选,还得政审……一种不祥之兆笼罩在我心头。入学通知一张张发下来,大专、中专、中技,没有一张是我的,我彻底失望了,我背负的十字架还在……痛苦是没有人知道的。下乡近10年,我努力,我挣扎,我盼望得到社会的肯定。我的每一次进步,入团、评先,都要比别人付出多10倍的汗水!我的心已经变得坚硬,没有什么可以感动我,更没有什么可以使我流泪。

 

    小雪对我更关心、更体贴,她千方百计为我开小灶,为的是让我多增加点营养,多点时间陪我,我不能承受这爱情之重,只能回避。可看着她那因爱而憔悴的脸,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我和她相爱了,爱得如此热烈,我们甚至没有想过将来,我不能给她任何承诺,所以很痛苦。

 

    一年很快过去了,1978年的秋天,父亲决定提前退休,离开了大半生钟爱的教师岗位,让儿子“顶职”回城到学校当一名校工。调动通知下来了,我突然感到一丝轻松,10多天忙于准备行装,竟然没有顾及小雪的感受!小雪平静地为我奔波,像往日一样,她怕影响我、怕耽误我的前途,唯独没有顾及自己!哦!可怜的小雪,你为什么不哭呢?你的痛苦,我为什么不察觉?

 

    最后在高峰的一晚,我和小雪相拥到拂晓。我们什么也没说。我不能给她任何承诺,因为我身不由己,只能随波逐流,让命运把我抛来抛去……小雪整夜依偎着我,没有提出一点点要求……

 

    分手的时刻终于到了,小雪坐上我们的大卡车,说是顺路回家。大卡车往北飞驰,啊!汽车,你为什么开得那么快?难道你不知道有一对恋人从此天各一方?我真想汽车抛锚,让我们再呆上半天!

 

    大卡车到了一五七医院的路口。我们跳下车,不知为什么没有拥抱,也没有说几句缠绵的话,只是冷静地说声再见!握握手,——我故作潇洒地转身跳上车,她也转身走向通往家的路。汽车又上路了,我偷偷地往回望,只见小雪一个人孤单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后悔,我为什么不大声地对她说,说我爱你!我为什么不送她一程?而让她一个人孤独地走?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作者参与组织怀旧之旅重返农场(2000年)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作者(右)和知青朋友在当年的住房前留影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回到昔日的连队却再也见不到小芳的倩影
 
    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家。

 

    但是,还能找到曾经有过的这样纯真的爱情吗?这种完全没有杂念、透明得像蓝天一样的爱情还有吗?

 

    每当我奋斗在石屎森林,自以为坚强无比;每当我遇到情感困惑,自以为曾经沧海难为水。可是,只要一想起小栗和小雪,都会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使我不能自已,泪水盈眶……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辩子粗又长;在我回城的那个晚上,你我来到小河旁,止不住的泪水,跟着小河淌……”每当我唱起《小芳》这首歌,我的脑海都会浮现出小栗和小雪——这两位给了我灰暗日子里一抹亮色的女孩,这两位在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女人!

 

    我要永远祝福你——美丽善良的小栗、小雪,好人一生平安!

 

 我生命中有两个“小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