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色堇吴幼坚
三色堇吴幼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609
  • 关注人气:22,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健身之道很简单

(2007-08-27 16:04:55)
标签:

生活记录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我的健身之道很简单

中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做绳操

 

我的健身之道很简单

 

□ 吴幼坚

 

    开博后想通知当年的一些外省文友,于是设法找他们的新电话。那天果真联络上一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在北方某省会一份杂志任副主编,20多年前大家叫他小宼,我仗着比他大好几年,私下叫他小扣子。他听到我的声音很开心,说阿坚咱俩多年没见面啦,还好吗?退休后体重有120多斤了吧?我打断他的话头,怎么可能变成120多斤?还是保持110斤,身高1米60,正合标准。我反问他是否成了150斤重的胖子,他呵呵地笑起来。又问还去跳舞吗,我说当然,这些年我更积极锻炼了。我大略说了说,小扣子(哪有这么巨型的扣子,该改口了)感慨道:“你坚持锻炼可真不简单!”

 

    很多人也这样对我说。而我在介绍健身的具体方法前,总会强调一句:“健身其实很简单。”就从每天的晨练讲起吧。

   

    无论睡得多晚,我一般早上7点钟前起床,马上收看广东新闻(实际以听为主)。先喝一大杯药材水(把西洋参、田七、红参、石斛、山楂研成粉末存放在5个瓶子里,各舀一点进杯中,用开水搅和而成)。这几种药材买质量中等的就可以了,各有补气、活络、活血、滋阴、软化血管等作用。我这几年每天服用,一直无须上医院看病(若网友或其家人想借鉴,则要请中医师指导)。再把洗杯子的整杯开水喝下去,降低血液浓度,防止发生血栓。在用煤气烧开水的同时,收拾一下床铺房间。备足一瓶凉开水,又冲好两暖瓶开水,就等于做了准备运动。让身子活动开来,免致拉伤肌肉和筋骨。冬天从暖被窝钻出来,衣服不能多穿,往往活动很久才不觉冷,夏天则省事多了。

 

我的健身之道很简单

 阿坚(1985年,38岁,广州)         (郑成波摄)   

 

    锻炼过程30分钟,既要有数量,又要重质量。我习惯边看央视“朝闻天下”,边逐项完成运动内容,一心两用,一举两得。动作、数量都是自定的,实践起来效果不错。

 

    先练呼拉圈,用中等偏大的型号。腰从右向左带动圈子甩100下,再从左向右甩100下,依次转换,直到做完2000下。很多人听到这数字都吃一惊,说自己转两三下圈子就掉地了,你能做2000下,真是难以置信!其实我开初也老要捡圈子,越紧张越做不来。但两三天后悟出要领:先从容地用手在腰旁甩动圈子,然后顺着它的旋动方向晃腰,拧胯,腰胯两侧与圈接触时稍用力,我理解为给点加速度,推动圈子继续旋转。这样做根本不觉得累,圈子在腰间、胯间水平旋转,每100下换一次方向,很好记数。转2000、3000或4000下没啥区别,不过是时间问题。练呼拉圈帮助我保持了腰胯的灵活。

 

    再练哑铃,两手各持一只,每只重4磅。分别扩胸10下、绕肩头转30下、侧平举到头顶10下、身侧提至腋下10下、正面曲臂10下。练哑铃使手臂肌肉不过早萎缩,像是松垮垮的“蝙蝠袖”。同时也使胸肌得到锻练,整个人的体态会有所改善。

 

    接着下蹲。腰背平直,双脚分立,双臂下垂,慢慢下蹲再站直,共30次。整天坐在办公桌和电脑前,不锻炼下肢会软弱无力,走路都拖着步子没精打彩。

 

    随后一手扶墙,单腿站立,另一腿悬空用力踢动20下,轮换。我觉得这动作能使血流加快,放松腿脚。

 

    最后两手高举至头顶,用力拍掌以刺激穴位,再从高处向左右身侧甩手,共100下。

 

我的健身之道很简单

阿坚(1984年,37岁,广州)      (郑成波摄)

 

    即使天气再闷热,我锻炼也不开风扇,呼拉圈才做到几百下就猛冒汗,坚持到全部动作结束,早已汗流浃背。洗个热水澡,彻底清洁一番,顿觉身心松爽,情绪饱满。此时再喝一杯开水,以利排毒。清水是价廉物美的排毒剂和护肤品,我每天喝足8杯。坐到电脑前更要先喝一杯,这是向儿子学来的。否则一坐定就懒走动,半天不补充水分。使用电脑这半年,为预防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上班族职业病,我开始去美容院推背。姑娘们都诧异我60岁了,背部肌肤还那么光滑有弹性,我笑说,可是露在外面的脸和手脚却衰老啦。她们还夸我体型保持得好,我听了又添几分成就感。     

        

    我不主张节食减肥。当然我家也不会暴饮暴食。我的早餐极其简单:一只苹果。偶尔买了香蕉怕难保鲜,就改为两根香蕉。俗话说,一日一苹果,医生不找我。苹果健脾补肾,香蕉营养丰富,还令情绪愉悦,我又不怕生冷,常充当早餐。理论上说早餐要吃好,但近几年都如此,未觉不妥。上午并非干体力活,中午略有饥饿感,吃荤素搭配的简单饭菜格外香。我喜欢站着吃饭,和同事边说话边细嚼慢咽。晚餐多由先生负责,我不挑肥拣瘦,吃什么都没意见。跳舞当晚,或者周六、日在工作室,我喜欢下面条。几片肉、一个蛋、一棵芹菜或一只苦瓜,加上西红柿,就是好看又好吃的正餐。总的看我营养收支平衡,不因过剩而堆积成脂肪。下午不用坐班,但我没固定午睡,除了看些书报,会在电脑前呆很久。有时喝杯咖啡醒脑,有时困了倒头便睡。咖啡是多年好友,却怕导致钙质流失,于是订份鲜奶,每天冲杯淡奶咖啡。晚上9点,先生或许还冲咖啡,我喝下当天第二杯,深夜发博文更来神。有人劝我别透支生命,但我不知生命究竟有多长,心里有种紧迫感,暂时没打算改变现状。 

    

    杂志社离得不远,天天步行上班。从上小学就习惯步幅大速度快,轻捷地超越男女老少,暗自得意。这点至今仍保留,上下班都迈大步,很少慢慢逛街。晚饭后去工作室也走得快,碰上熟人总以为我有急事。编辑部在5楼,没电梯,上下正好练腿劲。逢周四去营业性舞厅,跳5:15-7:45的黄昏场。寒暑不变,风雨无阻。并非真有大瘾,只是觉得跳舞较适合自己。我不是体育爱好者,能听着不同风格的乐曲(最好是用外语演唱的),自由想象,卸下疲累,忘却烦忧,是我坚持跳交谊舞的理由。华尔兹、拉丁舞都跳,很不规范但热情洒脱,还要像年轻人一样快三满场飞,牛仔蹦得欢。舞厅套票每张3元8角,往返车费2元,每周健身开支不足6元。此外每年有几次约朋友登白云山,或沿珠江边散步。都说人老先从腿脚起,希望这双腿脚陪我多奔走些年岁。

 

    健身之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我那班中学同学,退休后逢周三齐集白云山下,边登山边谈笑唱歌;《广州文艺》一女同事,腿有疾患不宜多走,每天畅游1000米,身材恢复得苗条健美;一文友腰椎间盘突出,年近60才动手术,现每周游泳两次……每个人的做法未必适合他人,但健身的积极性值得肯定。健身不等于减肥,身材妙曼确实赏心悦目(所以我选来艺术体操照片供欣赏),但增强体质才是目的。身体好,胖些瘦些都快乐。我为广州某企业报炒更校对(顺答网友提问:“炒更”即兼职),读到负责市场销售一员工的感言,很欣赏:“将一件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好,就是最不简单的事情。”同理,我的健身方式很简单,没有任何高难度动作;但要日复日、年复年地做好,又确实不简单。朋友,也许你不过20岁、40岁,又或者像我一样60岁,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可有毅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