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给先辈抹黑

(2007-04-22 09:20:19)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不要给先辈抹黑

                                                          (vicky摄)

 

不要给先辈抹黑

□ 吴幼坚

    4月15日重新发表父亲旧作《木棉的季节》,虽加了推介文字,仍意犹未尽,想再说说。

    某日,我读到博客上一则留言:“你没有给你爸丢脸。你活出了属于你的光彩。也有人像你一样有一位好爸爸,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但到了最终却是为这一切抹黑。”我不知道留言者是谁,只觉得这人很强调我没给父亲丢脸。是的,父亲在世时,我没有炫耀自己的出身,以至我联系的许多外省作家都不清楚他也是作家,更不知道还是位老革命。当父亲已离世,不能给亲属带来任何实利时(他生前也不允许亲属借其名谋私利),我反而经常主动说我是吴有恒曾珍的二女儿。我为父母正直坚强的品格所感动,为能成为他俩的孩子而自豪。虽然父母没留下什么物产,但精神财富够我享用一生。我希望别人以父母为标尺量度我、督促我。这能让自己不敢放肆,终生规规矩矩做人。或问,会否因此吃亏,人生少许多光彩?我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努力做个父母所期望的人,也就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了!

    父亲在延安时,与毛泽东之弟媳、毛泽民夫人钱希均相识,当时钱希均在银行工作。1990年,老太太托人送信并附来近照(至今仍在我家保存着)。不多久她就去世了,父亲写下一首悼诗:“我友我友钱希均,本是长征女红军,远道使人来问讯,云其身体尚康安,子孙无做官倒者,请老朋友可放心。我闻此语生感叹,如见其人见其人。感叹未已忽惊愕,得报其丧之讣文。呜呼我友今亡矣,桃李无言静喑喑。”每读这诗,我都明白父亲和许多老同志,对子孙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直,不闹特权,有些人偏做不到,甚至触犯国法成为罪人。如果逝去的先辈泉下有知,肯定会痛心疾首骂这些不肖子孙!值得庆幸的是,我父母子子孙孙几十口,至今没发现给先辈抹黑者。清明时节,以此向先人秉告,比烧多少香献多少花都好!

    我循着本文开头所述留言者网名寻去,发现是《羊城晚报》某编辑,10多年来与我始终没见过面,只通过若干次电话。我请他将我的博客作友情链接,“好让那些敬重我父亲的羊城晚报人多少知道,他的儿女会努力学习他的品格。”

            

              不要给先辈抹黑

                                               (曾传永摄)

   

    今年梅花村老宅旧址的木棉花很早开放,我每天经过都会仰望着满树红花,仿佛继续聆听父亲的教诲。我们没有去住在龙口西买下的二手房,那套先出租存钱还款。11年来住惯了梅花村小屋,舍不得远离父亲的红棉。我38岁那年在东山湖公园红棉树下留影,诗人莫少云配诗《红棉情结》,抓准了我的心思:“你总看不够,那一树红棉,映满天亮色,是怎样的灿烂!是春在听你诉说,还是你在听春诉说,一腔的缠绵?”

    父亲的红棉原先长在小院泥土里,容易获得大地的养分。省委机关拆旧宅盖新楼时,住房占地面积尽可能大,红棉变得紧挨着墙,树脚下成了水泥地。当时我们就担心它长不好,没想到它把根深深扎进土层,照样开花长叶,越长越高。与它相识24年了,前几天,我第一次请摄影家为它拍照。

 

                   不要给先辈抹黑

                                           (郑成波摄)

 

    今天是4月22日,再次发表父亲写于1984年4月22日的《红棉》,以资共勉。另外两首红棉诗,其一作者王影,是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将军的外甥女儿,《小艺术家》杂志主编。其二作者陈纪萱,原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刚退休,酷爱红棉,曾出版专题影集。他父亲陈超解放前曾打入敌军内部,不顾个人安危获取情报,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贡献。我们这些后辈写的诗未必很好,但说的确是心里话,请各位先辈放心。

        红 棉    □ 吴有恒

        为有红棉又盛开,

        看花还上越王台。

        满城遍植英雄树,

        不著人间见霸才。

 

        开尽桃梨杏李梅,

        忽然天半又花开。

        花云花阵红似火,

        缚得烛龙天外回。

 

        红豆相思亦有情,

        诗人未识五羊城。

        何如写出红棉树,

        英雄儿女总娉婷。

 

        风雨木棉红  □ 王 影

        见过唐彩宋画,

        走过五岳三峡,

        唯有这心中的红棉,

        艳压群芳亮丽如霞。

 

        风风雨雨添秀色,

        历尽沧桑更挺拔,

        真一幅东方的彩图,

        好一派南国文化。

 

        回头望,

            深深浅浅何足挂;

        看前方,

            潇潇洒洒英雄花。

        就用她,

            迎接红红火火的春天,

            祝福蓬蓬勃勃的新华夏。

 

        英 雄  □ 陈纪萱

        红棉高矗五羊城,

        景色宜人色有声;

        当代英雄相辈出,

        花开蕾绽永繁荣。

 

              不要给先辈抹黑

                                              (陈纪萱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