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风继续吹
□ 吴幼坚
话又说回来,我并非时常如此骄傲的。年纪大了接受新事物毕竟慢些,尤其我这人一向对“机器”敬而远之。广州人说:“机器机器,好时机器,不好时激气。”面对电脑这台机器,怎知道它啥时好啥时不好?这不,我刚发表《仿佛走进了大观园》,回顾完学电脑的笑话,以为会变得聪明起来,就又惹出了新麻烦! 3月1日晚上,接到一位编辑的电话,说收不到我春节期间写的两篇新稿。当时我跳完黄昏场交谊舞,回来现煮面条刚吃饱,忙答应重发过去。结果打开其中的《小鱼儿阿美》一看,发现上半篇竟不翼而飞!刚学打字时我就丢失过两篇文章,此番是第三次遭殃了。试着在电脑上找,遍寻无踪,一筹莫展。明明前天还是完整的一条鱼,如今只剩下鱼尾巴,怎拿得出去待客?打电话向阿东告急并请教,他也无从解释可能在哪个环节出错,说看来唯有重新打字了。这是我过年时写的第一篇较长文章,没有草稿,现在得凭记忆打出来,与后半部分自然地接上。我怕夜长梦多弄乱了思维,决定先不洗澡睡觉,立即动脑兼动手补救。偏偏此时有位朋友来电话,人家那么关心我的博客,居然把每一篇都看完了,我当然应虚心听取意见。等到交谈完毕已是深夜,多数人该歇了,我才冲咖啡提神开始加班。好在自己的东西印象深,哪怕是生手也终于写完了近千字,这才安心休息。次日上午,那编辑说两稿皆收到。我想,合不合用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自己能把挫折视作交学费。本来杂志社有打字员,自费请外人代劳也可以,但我更愿在自讨苦吃中享受乐趣。
人是需要激励的(动物也需要,马戏团的动物明星和家养的宠物都不例外)。在我的博客面世不久、内容还很单薄时,就听到了来自中学同学的反响。远在美国的某同学发来邮件说:“大致浏览一下,文章取材、文笔和总的安排都挺不错,有个人特色。由此也知尽管‘岁月残酷’,而你心中的激情(对生活、对亲人……)未减,实为最大的可贺之处。”另一位同学大概不想直接夸我,只给介绍他去看博客的同学回复道:“读毕,感慨系之。此女不愧为名门之后:思路独特,信念坚定,感情真挚,文笔细腻。愧望其尘也!”同学将此过奖之辞如实转告,我十分理解同龄人的期望。春节前后网友们不断来访,估计中青年居多,许多人留下了诚挚的祝愿,对我喊:“加油!”儿子的关注则具有非一般的意义,就像父亲当年写了文稿,总希望听到我作为第一读者的评价。但我现在往往写完就直接发表了,没能逐一请在北京的儿子提意见。他3月1日来信有这么一段(未征得同意就公开了,希望他理解):“《仿佛走进了大观园》非常发噱,我笑了好几次。《春天来了》不像六十岁的人写的,对生活那么兴致勃勃,想象力‘古灵精怪’。虽然手法仍有斧痕,那样充沛的喜意把什么都补偿了。‘签名’说得真好,引人把照片看了又看,仿佛煞有介事。”儿子肯定了进入老年的母亲心灵依然年轻,这是我最需要的精神激励。我查阅“我的文档”中“总算打出了第一行字”的日期,亦即买回电脑当天,是2007年1月28日。如此说来,2月28日我学电脑才刚“满月”,走得磕磕碰碰又算得了什么?我真该对自己夸一声:“你系得既!”(此四字应用广州话读,末一字本应加口旁。意即:你行!你真棒!)
话题好像扯远了。“回车”,再说说开篇提及的海滩留影吧。记得我当初看到博客首页那张照片时,不禁说:“哎呀,照成这个样!你看那嘴角的皱纹,脸上的褐斑,还有吹乱了的头发……”儿子却说:“妈妈,你还想怎么样?58岁的人了呀!”后来我才认同了自己。就算照片上、镜子中的我,在一天天变老,我也能坦然面对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就把岁月的痕迹化为财富好了。让历经沧桑的心继续美丽,这应该是我能做到的。
本文题照因为背光,人很显老,但我喜欢那种迎着风的感觉。
60岁以后,风继续吹,路继续走,舞继续跳,文章继续写,生活继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