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4b7a5a30jw1em2lcfd86rj20hs0dcmy5.jpg
书法篆刻名家、粤人張龙輝艺文志•赣风艺苑
2P张龙辉:掀天揭地英雄手 拔石应宜似弄丸文/熊
明客居江西南昌的青年书法篆刻名家张龙辉,可谓深谙大隐隐于市的隐士之道,他旅居南昌,先以人像摄影传神而驰名,继以好酒且能喝而著称,近年来他潜心于书法篆刻之中,废纸三千,磨石成灰,上溯秦砖汉瓦,金吉鈡鼎,一如侠客夜行,不与常人争道。龙辉的艺术之路不同寻常,他另辟蹊径,独自前行,数年之内异军突起,在江西艺坛以其别具一格的面目而独领风骚,为世人瞩目,为藏家所青睐,成为江西艺坛的一匹黑马! 与龙辉的交往大约始于2010年。当时他在省委大院一栋造型古朴的砖木建构民国建筑租了一间房子做工作室,房子不大,满屋子的名家字画、满屋子的书、满屋子他刻了或者待刻的印材,工作室内比较凌乱,但艺术氛围浓厚。走进那栋古旧的建筑,踏着木质的楼道扶梯而上,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地板,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山寨竹楼,在龙辉工作室,或喝茶或看他写字或听他讲外面的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他的书法、篆刻之路就从赣江之滨这栋见证过历史风云的古旧建筑里开始的——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赣文化将他的心性薰了个玲珑剔透。龙辉的书法以篆隶见长,方正宽博,古拙雄强,大气磅礴,奇古无比,犹如秦汉的石阙、柩铭书丹的出土再现。用笔藏锋逆入,圆笔收锋,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值得关注的是,龙辉书法结体或突出疏密对比,或强调撑满字格,气息高古,格调超尘。这看似怪异夸张的结体造型,让当世一些不知书法真脉者看了吓得魂飞魄散,继而恶意贬损,拿出所谓的法度来生搬硬套横加讥刺,其实,这正暴露了这些卫道士内心的虚弱,他们只晓得二王、米芾、董其昌,甚至只知道清人的“乌、方、光”那种僵化刻板毫无性情的馆阁体。其实,龙辉的书法与当下这个火热的时代的当代艺术一样,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审美内涵,为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极为绚烂的想象空间。龙辉的篆刻在江西同样是具有创造性的,他的篆刻结体奇诡、布局跌宕起伏,不可端倪,但实际上仍然是有根有蒂有来龙去脉的。举凡石鼓、天发神谶碑、石阙、柩铭、陶文以及他游历北方所收集到的大量的汉画像石拓片文字和墓志拓片等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龙辉采取拿来主义,放出自己的眼光,师造化,师古人,广取博收,百川归流,为我所用,遗貌取神,得其真趣。取“彝器款式以尽其变”,采“汉人碑额以博其体”,钟鼎彝器、丰碑大额的气、朴、神、致、变、体都是龙辉进行篆刻创作时所极力追求的。他以书入印,突破成法,一往无前的探索勇气,造就了他的篆刻作品无论朱文、白文都具有“骏马秋风塞北”的雄强、朴拙之壮美——这种气吞万里的壮美,它不像平易的美只可容纳一些性质相同的单调成分,龙辉的篆刻在结构以均衡为美的基调上,通过以刀代笔的线条来寄托内在的丰富情感,以浑厚略带毛糙的线条,打破外在结构均衡这单一的平易的美,使人联想到万岁枯藤相缠缭绕的雄浑劲健。龙辉篆刻以自写心灵中的情感才思为目的,所以形成了纵横捭阖,风雷激荡而又风流倜傥的真趣。他的线条并非做出来的匠气,而是具有“起伏”变化的书写意味、能产生出一种深沉丰满、圆浑的立体感的线条,践行了古人所倡导的“印从书出,书从印出”的艺术箴言。关于篆刻的美,从篆刻进入书画艺术领域的那一刻就被书法绘画的审美观所同化了,衍生出篆刻的所谓“六法”、“六要”,从气韵生动,到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等等,悉数移植过来,形成了篆刻法度——试看清朝叶尔宽以谢赫绘画六法演绎出的印章六法:气韵生动、刀法古劲、布置停匀、篆法大雅、笔与刀合、不流俗套。并且要求治印要有书卷气,要能粗鲁中求秀丽,小品中求力量,苍劲中求润泽,借物写心,表现自己的社会存在。龙辉的篆刻作品构思精巧,布局奇特,大密大疏,姿态纷繁,奇趣横生,不可端倪。他落刀大胆,以切带削,犀利劲猛。龙辉刻印时使刀如运笔,又恰如农人犁地,后羿射日,顷刻间金石相撞,嘎嘎作响,碎石飞溅,酣畅淋漓,好不快哉!这种不加修饰的快节奏用刀,强化了线条的方圆、轻重、锐钝的对比变化,造就了他的篆刻线条苍茫迟涩,刚健婀娜,令人叹为观止!龙辉不受“正宗”的成法和古法的束缚,他不随波逐流不追随世俗,大胆打破世俗的程式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创造与发挥,虽偏居一隅,却自立门户,另辟蹊径,他将篆刻与金吉鈡鼎、秦砖汉瓦、丰碑大额等古拙雄强而又自由飞动的书法糅合于一体,在浓重的古意中表现出篆刻特有的残、破、朴厚和自然率性的写意趣味性,达到了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境界,带给江西书法篆刻艺坛一股新风。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将龙辉的篆刻视作“野、怪、霸、悍”,其实是没有把他的书法与其印章相结合来比较观察的结果,离开了龙辉那率真、生拙的书法来谈其篆刻,这无异于隔鞋搔痒。龙辉遨游于书法篆刻的艺术海洋中自得其乐,将人生的阅历、古代的书法等触类旁通地注入到他的篆刻当中去,尽情地施展心中的才华,不断地突破前人的藩篱,印外求印,为篆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龙辉在书法篆刻上孜孜以求的求索精神和创新勇气,我只好借用《水浒传》中赞颂武松醉打蒋门神的一句诗——“掀天揭地英雄手,拔石应宜似弄丸”——这句诗传神地概括了武二郎的神勇,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龙辉在艺术探索中所展示出的睿智和胆略。链接:张龙辉,一九七二年生于广东吴川市,一九九四年毕业于河南艺术研究院书法篆刻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在媒体和摄影机构任职摄影师多年,现为十方艺术传媒摄影总监,《中国艺典》杂志特邀编委,生活在南昌。
作品收藏: 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
http://ww3/large/4b7a5a30jw1em2liz8nslj218g18gtrc.jpg
http://ww4/large/4b7a5a30jw1em2lj7x3ipj218g0w8wrs.jpg
http://ww2/large/4b7a5a30jw1em2ljbnr5dj20vg18g127.jpg
http://ww4/large/4b7a5a30jw1em2ljhph9lj20xc18g7dk.jpg
http://ww4/large/4b7a5a30jw1em2lf3bttjj218g0xc13m.jpg
http://ww4/large/4b7a5a30jw1em2lfaqu0oj218g0xc7gm.jpg
http://ww1/large/4b7a5a30jw1em2lfgbaxsj218g0xcakx.jpg
http://ww1/large/4b7a5a30jw1em2lfrvn2ej218g0xcws8.jpg
http://ww1/large/4b7a5a30jw1em2lj315guj218g0xc13s.jpg
http://ww2/large/4b7a5a30jw1em2lg0868cj218g0xcwrt.jpg
http://ww2/large/4b7a5a30jw1em2lga2v6nj218g0xc7h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