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华(愚斋)书法浅析

(2014-10-21 15:45:37)
标签:

文化

师叔姜华

姜华愚斋

书法

分类: 泥巴道人艺评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姜华(愚斋)书法浅析

                          文•熊 明

姜华(愚斋)先生是书法家吗?不是!他没有书法会员证书,没有书法博士证书,没有书法教授的头衔……但他却又是书法家中的书法家——无论是艺术美学、书史书论、古法用笔以及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姜华(愚斋)都做过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他将书法研究与实践作了物理和哲学、宗教的分析,乃至于将书法艺术同宇宙运行、阴阳八卦相关联,从而直接达到了艺术上所谓的由技入道的境界。

姜华(愚斋)自幼习书,诸如颜欧柳赵诸家,真草篆隶之体,至于二王、钟繇、张芝等等诸公墨迹,他都一一精研,心追手摹,烂熟于胸。但他却不固步自封,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地否定自我,打破自我,突破自我。在传统法帖的高地,他领略了经典的庄严肃穆,而后他另辟蹊径,转入民间书法谋求涅槃重生。举凡敦煌遗书、魏晋残纸、秦砖汉瓦、各式墓志,他穷其源,究其本,从原生态、无污染(指没有被以讹传讹的所谓法度套上紧箍的、自由奔放的书法形态)的自然书写中寻找书法的意蕴和真趣。这无异于为明清以来被所谓法度与法帖绑架的、已经气息奄奄的所谓书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令人耳目一新,让有识之士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整齐划一的仪仗队固然整饬严肃,但那种强制模式下制造出来的紧绷绷的表情和动作,绝对比不上飘如惊鸿,矫似游龙的霓裳羽衣舞姿的妙曼婀娜!!

艺术是个性的自由,人生观是意志的自由。世间一切,都被优秀的艺术家人格化了。所谓艺术,应该是性灵的,是人生所感所得的一种境界,是自然与人生观的结合。因此,才有了言为心声,字如其人的古训,也才有百花齐放百花争鸣——姜华(愚斋)的书法风格素朴简淡,柔和清雅,纯以气韵胜出。他崇尚盘马弯弓,引而不发的张力,唾弃鼓努为力装腔作势的做作。是故笔下灵幻飘渺,扑簌迷离,给人一种似象非象,似有似无,恍兮惚兮,混沌初开的感觉。姜华(愚斋)作书,放弃外相,舍弃造作,讲求神韵,听之于气,随气而行,进入心凝形释,物我两忘,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化境,使心灵与自然脉搏相通,融天地交织出仙境一片,澄澈中隔绝了尘嚣与凡迹。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快哉快哉!

苏子有云,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如果,一个人的书法,所谓好坏优劣,所谓高古鄙俗,如果只停留在与所学的法帖像与不像之争中。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人所谓的书法,完全与艺术无关。只不过是完成了写字的结构、笔画而已。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看照片,有几个人愿意看个人的标准像?君不见,身份证的标准像,在网络上都成为了被人诟病的谈资。姜华(愚斋)先生一贯强调,书法好比音乐,有节奏,有动感,更像舞蹈,一招一式,上下连绵,点划的传递搭接,如高山瀑布,如滔滔河水,自然流淌,圆融无碍。

江华先生的书法并不着意于所谓写得像与不像。他追求书法的本源,让欣赏者感受到他创作的热情与生命的律动,使他的书法作品犹如一株元气浑全的鲜花,枝叶在风中招展,颜色在太阳中辉耀,但看不出半点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化通神,了无痕迹。

观乎当今招摇过市的所谓“书法大师”,千人一面,万人同风,媚俗艳俗,装腔作势。内迎合评委,外讨好土豪,唯独不尊重自我,悲乎哉悲也! 

书法,实在是件令人为之倾心坐忘的乐事。姜华(愚斋)的书法,出入传统,超尘脱俗,望之而悠然神往。至于有人惊呼“看不懂”,不足为怪。相反,平常人说看不懂这就对了。大家都能看懂,那就不是高妙超尘的书法了,更不是姜华(愚斋)的书法了!古人云,高书不入俗眼,正是鞭辟入里!那些印刷体或者复制二王、颜柳欧赵之类的所谓“书法”,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都能看懂,但那叫艺术?那叫创新?那叫笔墨当随时代么?那不过是复制字帖或者说是完成了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的写字匠而已。说来也怪,从来没有人敢将前人的散文、小说、诗歌或者歌词、作曲等文艺作品直接署上自己的大名,招摇过市说是他的作品的。即便是傍大款欺世盗名化金庸为“全庸”,化古龙为“吉龙”,模仿名家手法,混迹武侠小说世界讨生活的写手,仍不免惹人闲话,甚至遭到口诛笔伐。又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所创造的孔雀舞。她的孔雀舞,举世无双。倘若有人将其孔雀舞模仿的一模一样,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惟妙惟肖。但是,她仅仅是复制了杨丽萍的孔雀舞而已,人们绝对不可能说她就是杨丽萍。诚如跑江湖的模仿秀之类,纵然酷似赵本山、宋丹丹,但绝对成就不了赵本山、宋丹丹的创造性的小品作品!而中国的书法却以临摹复制得像字帖为能事,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评奖展览机制,真是让人贻笑大方——事实也再次证明,一个艺术大家绝非单项技能冠军,必须要以综合修养和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强化书法审美以及艺术美学的修炼,搞清楚书法艺术的精魂所在,提升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

我只想问问那些以临摹复制为能事的所谓书法家,你们看到姜华(愚斋)先生的墨迹内心可有死水微澜的波动?可有心潮澎湃的触动?书法,不是写字。她来源于传统却又应该高于传统,是书法家心相的定格。她有思想,有体温,有学养,有胆识,而不仅仅是对照法帖看看写得“像不像”。她不是僵尸,她有形有神有韵,仪态万千,浑身上下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淡雅,一笑倾城,令人膜拜。书法,正如同文学创作一样,她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也不是流水账,她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无独有偶,日前,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朋友在微信圈里晒出两张图书的设计封面让人选择,他时不时的实时播报“投票”结果,说支持A的领先。到次日,竟说A方案胜出。哈哈哈!我当即跟帖说“不敢相信”。并直言道:那空灵轻逸,素雅简淡的封面居然落榜,这其中若不是Q君动辄有意无意晒出支持第一个方案的信息,起了误导作用,便是大众审美取向有了偏差——中国的美学崇尚空故纳万境,静故了群动。真空生妙有。简胜繁,少胜多。如今,世俗浮华,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画要画满,字要写满,处处塞满。装修,要金碧辉煌。家具,要红木檀木。喝茶,要人多热闹。却忘了道法自然,静虚圆融,怎一个“唉”字了得?!

由此观之,当下书法的创作与审美,不正也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正在逐渐沦落风尘了么?而天纵之才的书坛黑马姜华(愚斋)先生的书法探索异军突起,或许能起到一定的鲶鱼效应,吹皱一春池水,搅动中国书坛的寂静,唤醒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书法审美价值观正本清源,还原书法本质!究竟姜华(愚斋)的书法探索能否得到世俗社会的认可,估计尚须时日。令人欣慰的是,姜华(愚斋)的书法已经得到了省内外书法艺术界有胆有识之士的青睐,包括石虎、沃兴华以及著名书画家林峰等诸位名家,对姜华(愚斋)的书法予以褒奖颇多,引为艺术知音!一些独具慧眼的收藏家也闻风而动,快速跟进。这预示着姜华(愚斋)的书法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渐入佳境,假以时日,必将成为燎原之势,迎来洛阳纸贵的那一天。当年,李可染先生看了黄秋园先生的画作后,深有感触地长叹:“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也。”奈何世俗之人有眼不识金镶玉,岂不悲哀?!!

http://s10/mw690/001nHiZGty6MZhYYOHn49&690

http://s3/mw690/001nHiZGty6MZhZ8sH892&690

http://s4/mw690/001nHiZGty6MZhZocf103&690

http://s3/mw690/001nHiZGty6MZi07Xma12&690

http://s5/mw690/001nHiZGty6MZi0AFIE54&690

http://s14/mw690/001nHiZGty6MZi0OtI18d&690

http://s7/mw690/001nHiZGty6MZi16SFMd6&690

http://s15/mw690/001nHiZGty6MZja4YQS1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