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区拆墙!不如先拆思维里面的“墙”

(2016-02-24 08:25:02)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现象
小区拆墙!不如先拆思维里面的墙
文:徐万福

     近日,中央传达了一份重磅文件,即“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意味着将来的小区全面“开放”化,小区的活动不再私有化,行动而更加透明公众化,社交活动更加具有流动性,社区居民不再生活在自己认为的“家”里面了,那么问题来了,居民能接受吗?

     答案是不能!为什么不能已经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那篇博文已有概述,那些问题是长期居民习惯生活下带来的,也不是拍脑袋就有的,这是习惯性思维,可想而知要在现实生活中拆除小区围墙势必会难上加难,对居民而言势必痛上加痛,这个痛点不是不理解中央政策的大局,而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假如,你目前一无所有,但是上天给你50万,你会干什么?一般人的思维是稳定自己的生活,先贷款买房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成家立业;这是普遍思维逻辑,但有谁想过,贷款买房意味自己要有付出多少年青春去做房奴,成家之后又要耗费多少青春去做孩奴?人生短暂,有多少时间是是被“稳定”绑架消耗的?有多少时间是在“稳定”上折腾的?这是唯一最好的选择吗?马云、马化腾、丁磊等一批知名企业家的成功恰恰是他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同,用50万来创业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成就了他们现在的社会地位;可见阻挡住宅小区拆墙的不是居民的行为方式,而是思维里面的“墙”

     这扇“墙”是思想上的墨守成规,是多年来一尘不变的规律,我们既要看到未来城市规划与交通发展的局势,也要现实考量到居民的感受,小区拆墙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所以中央采取的以领导干部大院单位为引导先驱逐步打开的方式是正非常确的;能把政府自身的墙拆好,才能更好的开导小区居民的思想工作,对于建立“和谐社区”的想法才更有说服力。要想增强居民对于中央政策的这一认同感,就是政府本身要做好这个时代的先锋引导者。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十三五”规划迫在眉捷,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很多问题都要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部分家庭都有车,汽车的每年逐渐增多也给城市的交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现在的“城市病”确实越来越严重,所以城市堵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将来的城市“堵”再也不仅仅是北上广深发生出现的事,如果城市规划没有做好,国内大部分城市都会染上这种“病”,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现在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隐患,在布局未来城市发展上,提出建街区制的社区很有意义。

    建街区制的社区有人欢笑也有人愁,现在是推出街区制的试运行状态,当务之急并非马上执行,更而况还不一定能马上执行得下去,思维里的“墙”不是只有群众才有,如果在政府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意见各执一词,思维没有改变,思想没统一,内耗会很大,没有做好政府内部工作人员本身的教育引导工作就很难开展疏导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

     所以,小区拆墙,不如先拆思维里面的“墙”,要想把群众思维里面的那扇根深蒂固的“墙”拆掉,不如先把政府内部人员思维里面的“墙”拆干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